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用戲劇講述城市的動人故事(新語·讓好聲音成為最強音)

發布時間:2022-09-22 14:44:00來源: 光明網

  用戲劇講述城市的動人故事(新語·讓好聲音成為(wei) 最強音)

  易立明

  今年6月底,北京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開啟試運營。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的前身是始建於(yu) 1926年的大華電影院,有著近百年悠久曆史,是許多北京人心中的文化地標。如今,改建後的“大華”不再是單一的文化場館,而是一座擁有歌劇廳、戲劇場、環形劇場、實驗劇場、天空劇場、音樂(le) 廳6個(ge) 演出空間和10餘(yu) 個(ge) 排練廳、一家咖啡廳、一家戲劇酒吧及若幹文創空間、多個(ge) 公共藝術空間的新型綜合藝術機構。

  如何讓藝術與(yu) 一座城市以及市民深度連接?北京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位於(yu) 北京的市中心,這裏也是眾(zhong) 多劇院和劇場的所在地,藝術氛圍格外濃厚。將大華命名為(wei) 城市表演藝術中心,就是想要建設一座符合城市氣質的藝術場所,為(wei) 觀眾(zhong) 提供更多選擇,給城市注入新的藝術活力。

  城市劇院的特點之一就是便於(yu) 觀眾(zhong) 親(qin) 近。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沒有很長的前廳通道,開門即是繁華的街道。臨(lin) 街的劇院可以讓觀眾(zhong) 與(yu) 戲劇的距離更親(qin) 近,走在街上的人,跨一步就能走進戲劇營造的空間,而演出結束後,人們(men) 又能一步踏出如夢如幻的戲劇,回到平凡忙碌的日常。對創作者和觀眾(zhong) 而言,這都是一種奇妙的體(ti) 驗。除了演出空間,劇場還有咖啡廳、酒廊和餐廳,觀眾(zhong) 在看演出前可以悠閑地喝一杯咖啡、吃一餐飯,當聽到第一遍鈴聲響起時,再不慌不忙地走進劇場。

  不僅(jin) 如此,與(yu) 大華合作的簽約演員都要遵守一條獨特的規定,每晚演出結束後要留下來與(yu) 觀眾(zhong) 聊一聊,聽聽反饋、聊聊感受。劇院沒有固定的關(guan) 門時間,送走最後一名觀眾(zhong) 才熄燈。我們(men) 不希望觀眾(zhong) 買(mai) 了一張票看完戲就走了,而是可以繼續談論、思考。這樣,藝術才能真正融入大眾(zhong) 的生活,戲劇才能更好地與(yu) 觀眾(zhong) 產(chan) 生連接。

  戲劇的魅力就在於(yu) 能夠以方寸之地展現世界。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裏的每一個(ge) 演出空間都不大,我們(men) 希望身處其中的人能夠感到藝術並不遙遠,讓藝術成為(wei) 一種生活方式。大劇院和小劇場,就像一條街上既有能宴請賓朋的滿漢全席,也有日常滿足味蕾的小餐館,各有各的意義(yi) 和需求。小劇場的演出,視角更多對準個(ge) 體(ti) ,講好每一個(ge) 個(ge) 體(ti) 的故事,也是講好人民的故事。

  “中國故事國際表達,世界經典中國表達”,這是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的藝術理念。未來,元雜劇、湯顯祖的《牡丹亭》、莎士比亞(ya) 戲劇全集等作品都將在這裏上演,用藝術帶給觀眾(zhong) 精神的豐(feng) 盈。作為(wei) 一座以“城市”命名的劇院,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希望用真正的藝術作品跟市民溝通、和市場交流、與(yu) 這座可愛的城市對話,做符合時代審美、符合百姓需求的作品,講述城市的動人故事。

  (作者為(wei) 北京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院長,本報記者曹雪盟采訪整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