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 】正定古城,唐韻悠悠今猶存
【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 】
光明日報記者 劉夢 耿建擴
穿越古今的風,打臉頰輕輕拂過;那條流淌了不知多少年的滹沱河,仍在身旁靜靜地流淌……
河北正定縣城,記者不是頭一回來。七八年前初識正定,就被這裏的古跡狠狠震撼了一把:歲月磨洗下仍傲然挺立的古老城牆,被梁思成譽為(wei) “藝臻極品”的摩尼殿,被魯迅譽為(wei) “東(dong) 方美神”的五彩懸塑倒坐觀音,中國保存最好、最高的銅鑄千手觀音……
這個(ge) 有著1600多年曆史的古城,有“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譽。曆史上,它是古代北方重要的政治、經濟、軍(jun) 事、文化中心,與(yu) 保定、北京並稱為(wei) “北方三雄鎮”。
盛夏時節,再次來到正定。走進街巷,猶如在曆史的長廊裏穿行——從(cong) 隋、唐到民國,各個(ge) 時期不同風格的古建築和古文物俯拾可見。作為(wei) 軍(jun) 事重鎮,飽經歲月風塵,這座古城緣何仍能以真實、高古的一麵,迎接八方來客?
1947年8月,解放軍(jun) 對正定城發起進攻。敵人占據了廣惠寺華塔作為(wei) 製高點,並借助古塔二層的瞭望平台,向外射擊。
這座塔可是被梁思成譽為(wei) “海內(nei) 孤例”的寶貝!它不僅(jin) 年代久遠,且造型獨特:塔身第四層由低到高、參差錯落排列著力士、獅、象、佛陀等,生動傳(chuan) 神、形態逼真,遠遠望去猶如巨大花束。
為(wei) 免華塔遭受炮火侵襲,率軍(jun) 追擊至此的晉察冀軍(jun) 區四縱隊十旅二十九團副團長趙生明果斷下令:停止使用重武器,而改用輕武器強攻。經過激戰,解放軍(jun) 消滅了敵人,保護了華塔,然而趙生明卻不幸犧牲,年僅(jin) 30歲。
時鍾再撥至上世紀八十年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正定工作期間,將正定的古文物、古建,甚至古樹,每一件、每一處、每一地都劃出保護範圍,立上了明顯的標誌。在他主持下,還修複了隆興(xing) 寺,開展文物普查,組織編寫(xie) 《正定古今》……正是有了這些舉(ju) 措,正定這些文化遺存才更彰唐風華韻、更顯璀璨奪目;珍視曆史、保護古城的思維,亦隨之根植於(yu) 正定人內(nei) 心。
向導付耀輝雖不是本地人,但說起正定如何嗬護古建,他如數家珍:1982年修繕天寧寺淩霄塔、1986年修繕臨(lin) 濟寺澄靈塔、1988年修繕開元寺鍾樓、1994年修繕廣惠寺華塔、2005年修繕須彌塔……
“瞧,那是個(ge) 考古現場——開元寺南遺址保護開發。誰路過都能去圍觀一下。”順著小付手指方向,隻見四方的玻璃圍住一片窪地,竟是個(ge) 全透明的考古場地。柔和的燈光照進遺址,清楚地展示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7個(ge) 曆史時期的連續文化層疊壓。
“你知道‘九樓四塔八大寺’中‘九樓之首’,是哪裏嗎?”付耀輝帶記者來到一座古樓前,“正是這座被梁思成先生稱為(wei) ‘莊嚴(yan) 尤過於(yu) 羅馬君士坦丁的凱旋門’的陽和樓了!它在正定人心中的地位不一般。”
陽和樓位於(yu) 正定城中心至南城門的中段,始建於(yu) 金末元初,元明清三朝均有修繕,解放前主樓被毀……
掃描二維碼 和記者一起走進正定古城
許多年來,落寞的陽和樓一直是正定人的心結。正定縣政府多次提出複建陽和樓,更多正定普通居民也為(wei) 之奔走、呼籲、貢獻自己的力量。在2010年的正定政協會(hui) 議上,正定人傅誌偉(wei) 聯合9位政協委員,向大會(hui) 提交議案,建議“複建陽和樓”。
2017年8月23日,當“陽和樓”“廣大高明”兩(liang) 塊匾,終於(yu) 懸掛於(yu) 陽和樓南北樓麵,多少人喜極而泣!
我們(men) 援梯而上,登臨(lin) 這座傳(chuan) 奇城樓。眼前豁然開朗:古街古樓、古寺古塔、古色古韻,盡收眼底;中軸線、天際線、輪廓線,一覽無餘(yu) 。遙望遠方,付耀輝繼續介紹:“正定曆史文化實在太富饒,為(wei) 了保護好這些寶貝,讓更多人知曉,近些年來,我們(men) 又劃定了8.9平方公裏曆史城區範圍,啟動實施了24項古城保護風貌恢複提升工程,還出台了河北省第一部古城保護專(zhuan) 門法規——《石家莊市正定古城保護條例》,可以說是有章有法!”
在這樣的規劃下,正定共動遷24個(ge) 片區,將13家企業(ye) 遷出了古城,又拆除違章建築7萬(wan) 餘(yu) 平方米,最大限度為(wei) 古城騰出公共空間,這才讓千年古郡、北方雄鎮的風采得以重現。
正定博物館所在的位置,以前是個(ge) 供孩子遊樂(le) 的商業(ye) 設施,雖然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卻與(yu) 旁邊隆興(xing) 寺古樸肅穆的風格不相稱。在24項古城保護風貌恢複提升工程中,這片地方被重點規劃。隨著舊建築徹底拆除,正定博物館拔地而起。如今,這裏還是孩子們(men) 最喜歡的地方,不過吸引他們(men) 到來的,不再是商業(ye) 的喧鬧,而是深厚的曆史積澱和廣博的文化遺存……
“一路走來,我們(men) 形成了‘做減法’‘重傳(chuan) 承’的共識:寧可少掙點錢,也要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這寶貴的‘遺產(chan) ’!”小付語氣滿是欣慰。
於(yu) 是,正定成了一座“有記憶的城市”:一磚一瓦都是文化,城牆街巷皆有故事。而保存完好、可見可觸的古城姿容,又吸引來遠近遊客。旅遊旺季,正定古城一天接待遊客可達十萬(wan) 人次。
夜幕降臨(lin) ,華燈初上。我們(men) 隨著人流,走進燕趙南大街上一家“網紅”餐廳。
餐廳負責人鮑澤鵬,是一位90後,打小在正定長大。他說自己時常去隆興(xing) 寺望著“東(dong) 方美神”發呆,或是躲在參天古樹的蔭蔽下,目光追隨著燕兒(er) 環繞廟宇一圈又一圈。因為(wei) 發自內(nei) 心熱愛這座古城,他用自己的餐廳開辟了觀察正定的另一個(ge) 視角——
慕名而來的年輕人聚集在二樓露台,爭(zheng) 相拍照“打卡”:隻見蒼穹之下,微星閃爍,古城牆、古廟、古塔,悉數被暖黃燈光點亮,它們(men) 安詳矗立,溫柔關(guan) 照著夜色中的人群。古樸的曆史和繁華的煙火交相輝映,好一幅“夜色正定圖”!
此情此景,讓人不禁咂摸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先生對正定的評價(jia) :
這裏,已經把古城作為(wei) 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文化遺產(chan) 在現實生活中有尊嚴(yan) 地複活,有價(jia) 值地存在,正定做到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