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法官嚴肅活潑 案例照進現實 一部法治正劇如何讓人欲罷不能

發布時間:2022-09-23 15:20: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法官嚴(yan) 肅活潑 案例照進現實

  《底線》一部法治正劇如何讓人欲罷不能

  靳東(dong) 扮演的基層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方遠,在上班途中被騎摩托的當事人攔截,塞給他一大包現金;焦灼的法庭上,嫌疑人雷星宇因母親(qin) 受討債(zhai) 人羞辱而殺人,就雷星宇行為(wei) 是否構成“正當防衛”,合議庭審判員進行著激烈辯論;網絡主播因過勞猝死,網紅孵化公司是否承擔工傷(shang) 賠償(chang) 責任的“駱優(you) 優(you) 案”,以及交互並行的“女銷售職場性騷擾案”和“女秘書(shu) 狀告男老板性騷擾案”,都屬於(yu) 近年備受矚目的新型案例……

  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導創作,首部全景展現我國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法治題材電視劇《底線》,本周一在湖南衛視、愛奇藝一開播,就讓觀眾(zhong) 感歎“真敢拍”,嗅到了《人民的名義(yi) 》味道。

  雷星宇案

  法官在法理與(yu) 情理間求索

  《底線》作為(wei) 一部以當代中國法治事業(ye) 為(wei) 主線的正劇,卻拍得引人入勝,除了以“雷星宇案”“駱優(you) 優(you) 案”為(wei) 引子,開篇便拋出了吊足觀眾(zhong) 胃口的熱點議題“正當防衛”“主播過勞死”“職場性騷擾”。更重要的是,主創將新的法治理念融於(yu) 生活,由法官視角將觀眾(zhong) 代入到一個(ge) 既嚴(yan) 肅又活潑的基層法院場景中,圍繞著被稱為(wei) “方嬸”的立案庭庭長方遠、年輕法官周亦安、從(cong) 最高法來基層學習(xi) 的年輕女幹部葉芯等辦理一宗宗案件的過程,展開當事人的故事,挖掘人物背後的社會(hui) 百態,探討現代司法的法理與(yu) 情理,更通過案件的層層鋪開展現當代司法改革的進步成果。

  例如,“雷星宇案”中,嫌疑人雷星宇因母親(qin) 受討債(zhai) 人羞辱而奮起反抗,導致討債(zhai) 人身亡。主審法官宋羽霏與(yu) 合議庭審判員就雷星宇行為(wei) 是否構成“正當防衛”進行了激烈辯論,從(cong) 法理、事實、情感等多方麵論證,完整展現了我國司法合議庭製度的現實依據。一審判處雷星宇無期引起很大爭(zheng) 議,法官宋羽霏在33歲生日的一個(ge) 意外中突然醒悟:“我犯了一個(ge) 錯誤,刑法不僅(jin) 保護被害人,也應當保護被告人。如果出現在門外真的是想報複我的外賣員,我會(hui) 不會(hui) 真的用手裏錘子去砸他,我這麽(me) 做的話算正當防衛嗎,站在雷星宇的處境下,我能夠自如地、理智地去行動嗎?我之前以嚴(yan) 苛的標準去評價(jia) 雷星宇的行為(wei) ,這對他公平嗎?”

  “雷星宇案”二審改判後,宋羽霏法官在法院內(nei) 部工作群“法師的後花園”發表長文,表達一個(ge) 充滿正義(yi) 感和責任心的法官的自省精神,“自以為(wei) 為(wei) 雷星宇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卻在我認為(wei) 他有罪的前提下。不知道從(cong) 什麽(me) 時候開始,我的眼裏隻有一個(ge) 又一個(ge) 的案子,而案子中的人卻消失了。我越來越習(xi) 慣看到人性中的惡,而忽略可能存在的善。更忘記了人性是複雜的,善惡總是交替出現……坐在高高的法台上,我不停提醒自己,要理智,要冷靜,不要情緒化,久而久之,抹去了對善的洞察,可審判不是為(wei) 了報複惡,而是為(wei) 了提振善……”劇中這些法官口中的肺腑之言和動人細節,從(cong) 人性化的角度,表現了法官在法理與(yu) 情理之間的掙紮求索,也是普通觀眾(zhong) 在現實中和影視劇中鮮能看到的。

  駱優(you) 優(you) 案

  聚焦網絡主播過勞猝死

  現實中,新型案件層出不窮,有時候法院判決(jue) 的一小步往往就構成司法實踐的一大步,“駱優(you) 優(you) 案”就讓觀眾(zhong) 清晰地看到了這樣一次判例的全過程。該案例講述了網絡主播因過勞猝死,家人與(yu) 經紀公司從(cong) 調解賠償(chang) 走向對簿公堂的對抗過程。主播跟網紅孵化機構簽訂的都是經紀合約,不構成勞動關(guan) 係,猝死不需要承擔工傷(shang) 賠償(chang) 責任。法官們(men) 在判定的時候怎麽(me) 想的?值得一提的是,本案中庭長方遠與(yu) 葉芯展開了一場兩(liang) 代法律人之間關(guan) 於(yu) “務實與(yu) 理想”的思想交鋒,究竟是根據既有判例遵從(cong) 舊經驗,還是勇做“拓荒者”開辟司法實踐新路徑,二人在據理力爭(zheng) 中又相互吸收融合觀點,最終做出了符合法律正義(yi) 的審判決(jue) 議。這兩(liang) 代法律人之間觀念的交鋒,正是中國司法改革推進中的一個(ge) 側(ce) 麵。最終,法院認定雙方勞動關(guan) 係成立,公司需承擔工傷(shang) 賠償(chang) 責任,但是這個(ge) 案件並沒有終結於(yu) 此,宣判後,方遠法官又特別指出,“人不是機器,人有極限,可當公司的製度設計完全趨向於(yu) 利益最大化方向時,將是對人和人性的扼殺,這個(ge) 扼殺它利用奮鬥、實現自我價(jia) 值作為(wei) 話術,來讓勞動者自發進行自我剝削。”這些劇情讓觀眾(zhong) 感受到,法官的工作既有難度、深度,更有溫度。

  李芳凝案

  涉性騷擾如何保護當事人

  值得一提的是,本劇還挖掘了法院“調解”這一關(guan) 鍵又鮮少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的重要環節,打破了存在於(yu) 不少人心目中“調解=和稀泥”的粗暴片麵認識,同時讓觀眾(zhong) 理解基層法官的任務,不是背法條,不是開庭——判案這麽(me) 簡單,是要實實在在給當事人解決(jue) 問題。例如涉及職場性騷擾的“李芳凝案”,“老大姐”王秀芬就全力以赴促成調解,與(yu) 極力主張庭審的葉芯展開激烈衝(chong) 突。主創借王秀芬之口,表達了法官在此案中“調解是對當事人最大保護”的理由。王秀芬說:“開庭會(hui) 引來更多社會(hui) 關(guan) 注,大家在意的都是‘性騷擾’,這三個(ge) 字會(hui) 伴隨李芳凝一生。”此案最終走向庭審,法官宣判後也拋出了女性的權益為(wei) 何遭受傷(shang) 害之後,還要遭遇輿論的二次傷(shang) 害,法官如何用判決(jue) 維護社會(hui) 的公序良俗等話題。

  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底線》繼續以小見大,通過方遠、宋羽霏與(yu) 周亦安、葉芯兩(liang) 代法律人的工作作風與(yu) 法理思考,展現了中國法治思想的不斷進步;又在“大案套小案”“一案接一案”的敘事結構中,逐步體(ti) 現中國司法改革路上“民法典施行”“員額法官製”“辦案責任製”等一個(ge) 又一個(ge) 成果。

  《底線》目前已更新6集,開局鋒芒畢露,“員額製”“成文法”“訴前調解”等法律專(zhuan) 業(ye) 話題也破圈成為(wei) 大眾(zhong) 好奇和研究的對象。而靳東(dong) 、成毅、趙子琪、黃小蕾、印小天等再度開啟“數星星”的全明星陣容也助燃了觀眾(zhong) 的期待值。從(cong) 預告片看,後續還將有“幫你拉跳車身亡案”“中介喝酒致死案”“肝癌媽媽離婚案”“跨國醫藥集團在華行賄案”等等,基層法官如何司法為(wei) 民、守護底線,後續值得期待。 文/本報記者 楊文傑 統籌/滿羿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