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麵人宋”:身殘誌堅 “守”藝人捏出“多彩”人生
中新網邢台9月22日電 (張鵬翔 武娜)扭秧歌、踩高蹺的鄉(xiang) 藝表演,穿著唐裝、手提燈籠的幸福之家……22日,走進河北邢台“麵人宋”宋軍(jun) 方的麵塑工作室,一個(ge) 個(ge) 惟妙惟肖的麵塑作品,栩栩如生,令人驚歎。
今年52歲的宋軍(jun) 方是河北邢台市任澤區東(dong) 固城村人,自小因小兒(er) 麻痹症導致右腿殘疾。“我爺爺、父親(qin) 都會(hui) 捏麵人,當時就跟著學了一些技巧,沒想著靠此謀生。”宋軍(jun) 方說,他先後從(cong) 事過針灸店、建築業(ye) 、養(yang) 殖業(ye) ,直到1998年為(wei) 了傳(chuan) 承這門手藝,才開始鑽研這個(ge) 行業(ye) 。
麵塑,是指以麵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麵等為(wei) 原料製成熟麵團後,用手和各種專(zhuan) 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種花、鳥、魚、蟲、景物、器物、人物、動物等具體(ti) 形象的手工技藝。
為(wei) 了博采眾(zhong) 家之長,宋軍(jun) 方於(yu) 2000年到北京拜著名麵塑老藝人馮(feng) 三杏為(wei) 師。“師傅開始不收,我就天天往師傅家跑,最終被我的堅持打動了,收我為(wei) 徒。”宋軍(jun) 方回憶說,麵對來之不易的學習(xi) 機會(hui) ,他白天學,晚上就反複練,慢慢地“十二金釵”、“千手觀音”、“十八羅漢”、“八仙過海”等人物都能捏得惟妙惟肖。
在河北省第四屆殘疾人技能大賽上,宋軍(jun) 方的參賽作品“千手觀音”被河北省殘聯收藏。宋軍(jun) 方說,麵塑不等於(yu) 簡單的捏,一個(ge) 作品從(cong) 構思到成品,要經過反複推敲與(yu) 打磨。
手藝提高了,宋軍(jun) 方又琢磨著改良麵團。 “對於(yu) 麵塑作品來說,麵團很重要。”喜愛鑽研的宋軍(jun) 方說,經過多次實驗,他終於(yu) 研究出了麵團新配方,“用這種麵團捏出的作品不崩、不裂、不縮水”。
除了“麵人宋”,如今的宋軍(jun) 方有了更多身份——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會(hui) 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會(hui) 員、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家。
為(wei) 了傳(chuan) 承這門手藝,並讓更多人擁有一技之長,宋軍(jun) 方不但把他的創作“舞台”搬到了校園,更招收了3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徒,凡是殘疾人,一律免費教學。他說,手藝人也是“守”藝人,隻有代代心手相傳(chuan) ,才能讓中華傳(chuan) 統手藝發揚光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