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風景線)盛裝歸來,“蘭心”依舊
中新網上海9月23日電 題:(申城風景線)盛裝歸來,“蘭(lan) 心”依舊
作者 王笈
暗紅色的泰山磚牆麵,富有曆史感的轉角大門,標誌性招牌“Lyceum”……曆經一年半的修繕和試運營,承載著上海城市記憶、典雅摩登的蘭(lan) 心大戲院終於(yu) 盛裝歸來。91年前的它曾是一扇“窗”,演劇的歐風便是從(cong) 這裏吹入了上海。
“蘭(lan) 心”傳(chuan) 奇
蘭(lan) 心大戲院是上海開埠至今曆史最久的劇場之一,留下了海內(nei) 外音樂(le) 家的餘(yu) 音繞梁,承載了眾(zhong) 多戲劇人的演藝夢想。在這裏接待過的各國友人、海外華人不計其數。
這座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歐式劇場,原名“Lyceum”為(wei) 拉丁文,原指哲學家亞(ya) 裏士多德在雅典建立的學府,也是歐洲許多劇院常用的名字。著名思想家王韜將其音譯成“蘭(lan) 心”,以此來比喻藝術如蘭(lan) 花般高雅純潔。
19世紀60年代。在滬外僑(qiao) 集資建造了一座木板結構的西式劇場,第一代“蘭(lan) 心”由此誕生。上海最早的京劇戲班“丹桂茶園”就曾應邀在這裏上演過京劇和昆曲。而在“蘭(lan) 心”出現以前,傳(chuan) 統的中國戲劇都是在茶園表演,並沒有專(zhuan) 門的舞台。
1931年,第三代“蘭(lan) 心”在新址落成,成為(wei) 上海西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彼時的上海十分繁華,西洋戲院、電影院、舞廳、交響樂(le) 隊、咖啡廳等都成為(wei) 當時社會(hui) 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蘭(lan) 心”發展的“黃金時期”。息演8年的梅蘭(lan) 芳重返舞台後的首場演出、著名音樂(le) 家蔣英歸國後的首場個(ge) 人音樂(le) 會(hui) 等一批大家名角的經典劇目都曾登上過這方舞台。
“蘭(lan) 心”煥新
2020年,蘭(lan) 心大戲院迎來大修。此次修繕修舊如舊,保留了歲月的滄桑凝重。修繕期間,上海建工四建集團團隊走遍城建檔案館,嚴(yan) 格考據曆史資料,複刻了1930年代建造樣式,通過3D掃描、數字化建模等技術手段“原汁原味”還原劇場風格。
劇場觀眾(zhong) 廳的圓穹頂,是“蘭(lan) 心”的一個(ge) 標誌性部位。服役91年後,其飾麵已不複當年,但作為(wei) 重點保護部位又無法整體(ti) 更新替換。修繕團隊靈活使用現代技術,做好穹頂保護修繕的同時,在關(guan) 鍵部位安裝監測傳(chuan) 感設備對其服役狀態進行實時動態監測,保障了劇場的安全使用。
觀眾(zhong) 廳內(nei) 的“蘭(lan) 心紅”配色亦是有依據的。修繕設計總負責人左承岦透露,此次修繕過程中,其團隊在“蘭(lan) 心”二層發現了一些此前修繕時未被擦除的紅色及金色圍邊的曆史線條裝飾,並根據查證到的曆史文獻中的描述,將此配色沿用至觀眾(zhong) 廳牆麵的裝飾。
另一處比較大的“升級”是觀眾(zhong) 廳設施——座位數從(cong) 681個(ge) 增加至702個(ge) ,且新的排布讓人感覺更為(wei) 寬敞;穿孔吸音板的聲學效果也提升了整體(ti) 的觀劇體(ti) 驗。“蘭(lan) 心一直以來都是一個(ge) 非常精致的劇場。這次我們(men) 在舞台機械、燈光、音響、總控係統、聲學等方麵都做了很大的提升。”
“蘭(lan) 心”依舊
正式運營後,觀眾(zhong) 有望在蘭(lan) 心大戲院欣賞到更多的喜劇作品。按照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的定位,“蘭(lan) 心”將逐步成為(wei) 一家喜劇專(zhuan) 屬劇場,集中呈現脫口秀、摩登喜劇等主題演出,並成為(wei) 演藝大世界·上海國際喜劇節的駐演劇場。
“蘭(lan) 心大戲院是我所有藝術夢想起源的發生地。”在演藝大世界·上海國際喜劇節藝術總監徐崢看來,喜劇的形式在上海已經有了更多新的可能性,不僅(jin) 僅(jin) 局限於(yu) 傳(chuan) 統的曲藝類,還包括新穎的喜劇方式,如肢體(ti) 劇場、脫口秀等。“我們(men) 很希望把這些內(nei) 容全部匯總到一起,讓蘭(lan) 心變成一個(ge) 以喜劇為(wei) 核心內(nei) 容的優(you) 質演出聚集地。”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騁表示,蘭(lan) 心大戲院將是一個(ge) 能夠銜接上海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文化場所,“我們(men) 希望這個(ge) 劇院能夠一直經典下去,讓更多年輕人走進劇場,感受劇場中喜劇的魅力。”
事實上,一代“蘭(lan) 心”誕生後,早期演出的劇目便是以薩沃伊歌劇等喜劇為(wei) 主。蘭(lan) 心大戲院由喜劇開始,又將在未來成為(wei) 一座喜劇專(zhuan) 屬劇場。(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