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旋律唱響雲直播 淮劇《宋公堤》亮相梅蘭芳大劇院受好評
9月21日晚,由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hui) 、江蘇鹽城市鹽都區人民政府主辦,鹽都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鹽城市淮劇團創演的大型現代淮劇《宋公堤》在北京梅蘭(lan) 芳大劇院上演。由於(yu) 疫情防控原因,該劇全程采用線上直播形式,當晚線上觀看人數達60萬(wan) 。
“一位築堤縣長的公仆情懷,一段鐵軍(jun) 東(dong) 進的燃情歲月,一曲民心大堤的生命壯歌,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豐(feng) 碑。”近代以來,鹽城沿海地區海潮襲擊頻發,災禍延綿,房屋遇浪而摧,人畜隨波而逝,田滿折鹵留霜堿,煙火萬(wan) 家夷平地。該劇講述了1941年,八路軍(jun) 五縱隊供給部長宋乃德隨部隊編為(wei) 新四軍(jun) 三師後,出任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率領所屬新四軍(jun) 部隊和當地人民群眾(zhong) 兩(liang) 萬(wan) 之多,在日偽(wei) 匪頑的重重困厄之下,鏖戰77天,築成了一條近百裏的攔海大堤,飽受台風海潮襲擊的鹽阜人民從(cong) 此有了一條阻擋海潮侵襲的屏障。
淮劇《宋公堤》取材於(yu) 這段真實的曆史和人物原型。通過“臨(lin) 危受命”“楊門立雪”“冰釋前嫌”“押糧勸驢”“魂歸滄海”“聽潮立碑”等戲劇場麵,塑造了宋乃德、楊芷江、李母、大碗等新四軍(jun) 和沿海百姓真實生動的人物群像,藝術地再現了新四軍(jun) 全心全意保護人民群眾(zhong) 的偉(wei) 大壯舉(ju) 和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人民群眾(zhong) 血肉聯係的深情。
該劇由一級編劇陳明、二級編劇袁曉亞(ya) 共同創作,一級導演、上海戲劇學院導演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建平執導,文化和旅遊部優(you) 秀專(zhuan) 家、江蘇省音樂(le) 家協會(hui) 副主席、一級作曲吳小平在該劇中擔任作曲,安徽著名音樂(le) 配器專(zhuan) 家董潤淮,鹽城優(you) 秀唱腔設計潘龍生,福建省戲劇家協會(hui) 副主席、廈門市戲劇家協會(hui) 主席、一級舞台美術設計黃永碤擔任舞美。演員方麵,由一級演員王雷領銜,第二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一級演員王書(shu) 龍,一級演員程紅、徐紅珠及全體(ti) 演員共同演繹。舞台上,演員聲情並茂,用淮腔淮調唱出共產(chan) 黨(dang) 人一心為(wei) 人民的豪邁壯歌!
讓人驚喜的是,當天《宋公堤》劇組還請到了宋乃德的兒(er) 子宋齊生。演出結束後,宋先生激動地表示,這部戲有兩(liang) 個(ge) 地方特別感動:一是李潮生的犧牲。小時候經常聽父親(qin) 講李潮生為(wei) 民修築大堤,獻出寶貴生命的故事。今天劇情再現感到悲痛萬(wan) 分;二是看到警衛員與(yu) 他的父親(qin) 一起上場時不禁流下了熱淚。因為(wei) 父親(qin) 說過,警衛員曾兩(liang) 次救過他的命,是他家的大恩人!非常感謝鹽城市淮劇團排出這麽(me) 好的一部劇目。劇情引人入勝,宋乃德就是家人眼中的宋乃德形象,好聽好看的淮劇更加全麵、立體(ti) 地演繹了父親(qin) 當年帶領鹽阜人民共同修築大堤的紅色故事。
之後,淮劇《宋公堤》專(zhuan) 家研討會(hui) 在梅蘭(lan) 芳大劇院貴賓室舉(ju) 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第一屆主席仲呈祥,中國戲劇家協會(hui) 顧問、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hui) 會(hui) 長季國平,總政宣傳(chuan) 部藝術局原局長汪守德,中國戲曲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中國戲劇》雜誌原主編賡續華,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馗,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副主任胡一峰,《劇本》雜誌副主編、編審朱旭輝,中國戲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hui) 秘書(shu) 長孔培培,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專(zhuan) 業(ye) 教授、碩士生導師邊文彤,《劇本》雜誌副主編、編審武丹丹,中國戲劇家協會(hui) 《劇本》雜誌社編審許可共11名戲劇界專(zhuan) 家參加研討,他們(men) 在高度肯定該劇的同時,也給出了相關(guan) 修改建議,使得這部劇目在將來打磨和提升的過程中有了一定的方向和目標。
鹽城市鹽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周昉、鹽都區文廣旅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韋琴先後感謝領導專(zhuan) 家對鹽城市淮劇團長期以來的支持和關(guan) 注,並表示認真吸收專(zhuan) 家提出的修改意見和建議,時刻關(guan) 注淮劇《宋公堤》的提升和進展,使之成為(wei) 專(zhuan) 家叫好,觀眾(zhong) 滿意的紅色劇目。
在今年5月5日鹽城市領導幹部大會(hui) 上,中共鹽城市委書(shu) 記徐纓指出,以實際行動更好地踐行“有鹽同鹹、無鹽同淡”的價(jia) 值擔當,在鹽阜百姓心中築起新時代的“宋公堤”。鹽城上下正以“宋公堤”精神引領發展,淮劇《宋公堤》當以顯現文藝作品的價(jia) 值追求、藝術作為(wei) 和文化擔當。
近年來,鹽都區在鹽城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強化文藝精品打造,文化事業(ye) 得到了較好發展。鹽城市淮劇團精心創作的《雞毛蒜皮》《十品村官》《半車老師》《菜籽花開》《送你過江》《宋公堤》等六部劇目先後9次進京,4次向黨(dang) 的全國代表大會(hui) 獻禮演出。此次進京獻禮演出淮劇《宋公堤》,主創和演出團隊均以高漲的政治熱情和高標準的藝術追求,精心籌備、精益求精,用高質量的藝術水準保障了演出的完美呈現,促進了鹽都淮劇在全國平台的展示、交流、推廣,進一步擴大了鹽都文化的知名度。(劉華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