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喜迎二十大】吉林:積厚成勢促振興

發布時間:2022-09-23 16:2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喜迎二十大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李層 光明日報記者 任爽

  9月20日,2022人參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在吉林省拉開帷幕,計劃總投資543.6億(yi) 元的55個(ge) 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此時,在亞(ya) 洲最大的人參貿易專(zhuan) 業(ye) 市場——吉林省白山市撫鬆縣的萬(wan) 良人參市場,紅參、林下參、野山參等精品參琳琅滿目,大規模上市的園參鮮香撲鼻。人參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吉林省農(nong) 業(ye) 轉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亮麗(li) 名片。

  8月26日,首屆“遙感·創新大會(hui) ”舉(ju) 辦,專(zhuan) 家學者齊聚長春,探討和分享衛星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活動主辦方——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衛星研發、生產(chan) 、試驗、發射及應用開發於(yu) 一體(ti) 的全產(chan) 業(ye) 鏈公司。

  8月10日12時50分,由長光衛星研製的16顆吉林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與(yu) 已經在軌的54顆吉林一號衛星組網成功。至此,70顆吉林一號衛星點亮蒼穹,組成了我國目前最大的商業(ye) 遙感衛星星座,其衛星應用係統及衛星遙感應用產(chan) 品已為(wei) 農(nong) 林、水利、環保等14個(ge) 領域提供了150餘(yu) 項高質量的遙感信息服務。

  中秋佳節,衛星視角下的白城,大安市海坨鄉(xiang) 鹽堿地裏飽滿的稻穗隨風舞動,豐(feng) 收在望。誰能想到,這裏正是世界三大蘇打鹽堿地集中分布區之一。

  “金秋的稻海本是年初的擂台!”大安市自然資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王長誌說,“為(wei) 了係統總結鹽堿地改良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技術,省自然資源廳在海坨鄉(xiang) 建立鹽堿地土壤改良試驗示範基地,吸引科技團隊和企業(ye) 進駐基地打擂。”

  近年來,白城市通過實施引嫩入白、大安灌區、龍海灌片及吉林西部土地整理等項目,對已經開發整理的鹽堿地采取脫硫石膏治堿、有機肥調堿、以水衝(chong) 堿等技術手段進行改造,讓農(nong) 田土壤PH值降到適宜水稻種植的7.5左右,昔日的貧瘠地變為(wei) 今日的米糧川。

  從(cong) 特色市場,到田間地頭,再到企業(ye) 工廠,振興(xing) 圖景如一個(ge) 個(ge) 坐標點亮了白山鬆水。9月6日,哥倫(lun) 比亞(ya) 西部有軌電車項目模型車在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亮相。這不僅(jin) 是中車長客今年全麵複工複產(chan) 後的又一個(ge) 成績單,更是“中國智造”的再次聲名遠揚。

  今年年初,吉林省遭遇嚴(yan) 重疫情。疫情平穩後,吉林迅速提出“止跌、回升、增長”要求,率先在工業(ye) 領域部署開展攻堅行動。日前,記者從(cong) 吉林省統計局獲悉,8月份吉林省工業(ye) 經濟運行延續恢複發展態勢,全省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27.2%,增速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23個(ge) 百分點,增速居全國各省區市第1位。

  在吉林發展的美好畫卷上,吉林兒(er) 女以實踐為(wei) 筆,描繪出一幅幅振興(xing) 美景。在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熱烈氛圍中,吉林兒(er) 女正以實際行動昂首闊步走在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you) 、優(you) 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