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今天我們需要什麽樣的禮樂文化

發布時間:2022-09-26 14:53:00來源: 光明日報

  去年“七一勳章”頒授儀(yi) 式上,紅毯鋪道,紅旗漫卷,在國賓護衛隊護送下,英雄們(men) 前往人民大會(hui) 堂,登上授勳台。看到電視屏幕上閃現“國家最高禮遇”那一瞬間,我們(men) 百感交集。

  今年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盛典上,雪花飛舞,火炬點燃,煙花綻放,中國在冰雪的世界,向世界張開熱烈的臂膀。當冰雪之約如遇而至的那一刻,我們(men) 激動萬(wan) 分。

  禮序乾坤,樂(le) 和天地。一場場盛大莊嚴(yan) 、氣勢恢宏的儀(yi) 式,彰顯著中國的禮樂(le) 文化。

  “樂(le) 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禮樂(le) 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基與(yu) 靈魂。西周開國之初,周公製禮作樂(le) ,奠定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基調。如今,在新的時代環境下,中華禮樂(le) 文化仍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yi) 和時代價(jia) 值。

  當然,一提起禮樂(le) 文化,一些人可能會(hui) 想到封建禮教,如“克己複禮”“三綱五常”“男尊女卑”。這些都是傳(chuan) 統禮樂(le) 文化中的消極內(nei) 容。對於(yu) 傳(chuan) 統禮樂(le) 文化,我們(men) 要在全麵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重新考訂梳理、去蕪存菁,既要整理挖掘其中積極、合理、有價(jia) 值的思想資源,也要警惕其中消極、落後的文化糟粕,並予以揚棄。比如,古代的禮製,過於(yu) 強調人與(yu) 人之間的等級差別,具有服從(cong) 、統一、強製等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人的自由與(yu) 全麵發展,也不符合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中“平等”的理念。再比如,古時有很多繁文縟節,見麵、告別時要“三請三辭”,對同一個(ge) 人在不同場合稱呼不一樣,這些在現代社會(hui) 容易讓人望而生畏。其實,有些禮儀(yi) 流程在互相尊重的原則下,是可以簡化變通的。總之,為(wei) 滿足現代人的需求,我們(men) 要推動傳(chuan) 統禮樂(le) 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在宏觀層麵,我們(men) 應有計劃地建立和規範一些禮儀(yi) 製度,如升國旗儀(yi) 式、成人儀(yi) 式、入黨(dang) 入團入隊儀(yi) 式等,利用重大紀念日、民族傳(chuan) 統節日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chuan) 播主流價(jia) 值,增強人們(men) 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古代,禮樂(le) 文化是廟堂之上的“陽春白雪”,普通老百姓隻能對其“敬而遠之”。現代社會(hui) ,禮樂(le) 文化要想在和諧社會(hui) 關(guan) 係、增強價(jia) 值認同等方麵發揮實際作用,需要在微觀層麵,引導普通人將禮樂(le) 文化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

  在推廣普及禮樂(le) 文化方麵,學校和媒體(ti) 應該發揮更大作用。近些年,一些大學圍繞培育和弘揚禮儀(yi) 文化,開發出大量現代禮儀(yi) 課程,受到學生和社會(hui) 人士的熱烈歡迎。比如,湖南大學袁滌非老師的《現代禮儀(yi) 》視頻公開課,開課7個(ge) 學期,就有近70萬(wan) 人次選修。很多中小學把禮儀(yi) 文化教育融入“立德樹人”的全過程,持續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學生確立符合禮儀(yi) 文化規範的行為(wei) 方式。這些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也在持續開展,提升了學生們(men) 的審美情趣,陶冶了學生們(men) 的道德情操。

  媒體(ti) 方麵,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日前推出的全國首檔中華禮樂(le) 傳(chuan) 習(xi) 節目《中國禮 中國樂(le) 》也進行了積極探索。節目一方麵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解讀傳(chuan) 統禮樂(le) 知識,另一方麵積極推廣適合現代人生活的中華新禮儀(yi) 。比如,在《婚禮》篇中,結合傳(chuan) 統婚禮中“同牢合巹”“撒豆撒帳”等習(xi) 俗,推出以“傳(chuan) 席、撒穀豆、拜禮、卻扇、盥手、合巹、結發、執手、敬茶”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新中式婚禮;在《尊師禮》篇中,設計了“正衣冠、獻桃枝、敬茶、訓誡、贈書(shu) ”等現代拜師禮儀(yi) ;在《相見禮》篇中,展現了“拱手禮”“執手禮”“疊手禮”等符合中華審美的相見禮儀(yi) 。

  無論是傳(chuan) 統禮樂(le) 文化,還是新推出的現代禮儀(yi) ,要想在現代社會(hui) 紮下根、傳(chuan) 下去,都要與(yu) 現代人的生活相適應,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相契合。《中國禮 中國樂(le) 》中的《成人禮》篇,從(cong) 花木蘭(lan) 從(cong) 軍(jun) 出征保家衛國,講到排爆英雄張保國的女兒(er) 張汝佳女承父誌選擇當警察,讓人看到“愛國敬業(ye) ”等價(jia) 值觀念從(cong) 古至今其實一直是貫通的。

  禮樂(le) 文化很古老,上下幾千年;禮樂(le) 文化又很年輕,它活在當下,也用在當下。“承百代之流而會(hui) 乎當今之變”,重拾禮樂(le) 文化在現代社會(hui) 的應用價(jia) 值,踐行“人文化成”的使命任務,需要學校、媒體(ti) 、專(zhuan) 家學者等一起進行更多探索。

  (作者:殷慧,係湖南大學嶽麓書(shu) 院哲學係主任、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禮教思想史”首席專(zhuan) 家)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