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作家蔡崇達新書《命運》:用舊故事治愈當下的人

發布時間:2022-09-26 15:1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9月25日電 (記者 程景偉(wei) )作家蔡崇達24日攜新書(shu) 《命運》來到廣州購書(shu) 中心,與(yu) 廣大讀者分享了書(shu) 中九十九歲女性“阿太”的“命運交響曲”。這是蔡崇達繼暢銷400萬(wan) 冊(ce) 的非虛構作品《皮囊》之後,睽違八年創作的長篇小說。

  《命運》以九十九歲的阿太一生的故事為(wei) 主線,串聯起閩南沿海小鎮幾代人的人生故事、命運選擇與(yu) 時代浮沉。小說中的阿太,原型正是蔡崇達母親(qin) 的外婆。

  一個(ge) 人的生活故事,所有人的命運頌歌

  出生於(yu) 福建小漁村的阿太,15歲時被預言命裏“無子無孫無兒(er) 送終”。為(wei) 了改寫(xie) 這個(ge) 命運,她做了一個(ge) 女性所能做的全部努力,包括孕育子女、收養(yang) 孩子,與(yu) 艱難且無常的生活抗爭(zheng) ,將自己的人生譜寫(xie) 成一首“命運交響曲”。蔡崇達說,這是阿太與(yu) 命運相處、和解,最終“生下”命運的故事。

  分享活動現場,蔡崇達表示,這部作品起心動念於(yu) 三年前,也是對當時自己生命中遇到的諸多命題——故鄉(xiang) 與(yu) 遠方、理想與(yu) 現實等等的回答。“家鄉(xiang) 蘊藏著許多寶貴的生命秩序、精神秩序,它會(hui) 帶給我們(men) 堅定的力量。”

  “讀懂中國”文學院秘書(shu) 長、詩人歐亞(ya) 評價(jia) 稱,這是蔡崇達對“向死而生”的另一種詮釋。“如果我在青春時代讀了這本書(shu) ,也許我的很多選擇和努力會(hui) 更釋然和勇敢。”他感慨道。

  蔡崇達認為(wei)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ge) 老人的力量。如阿太一般已過耄耋之年的老人,他們(men) 已經“趟”過了自己的命運,也同樣可以陪伴後代“趟”過他們(men) 的命運。

  在蔡崇達看來,文學具有一種很重要的力量,就是“回應孤獨”。當你不理解自己、也表達不出自己、更沒法讓他人明白自己時,文學可以幫助你認識自己、溝通他人,讓人們(men) 互相陪伴、互相擁抱。

  小說中的阿太、阿妹、楊萬(wan) 柳……無一不在命運的洪流中篤定前行。“我也希望這本書(shu) 能夠陪大家好好地活著。”蔡崇達對在場讀者說。用過去的故事治愈當下的人,這也許就是命運交響曲最振聾發聵的回音。

  調動文字的千軍(jun) 萬(wan) 馬,通往心底的真誠

  繼處女作《皮囊》之後,時隔八年,長篇小說《命運》才與(yu) 讀者們(men) 見麵。蔡崇達直言,創作《命運》的過程確實並不容易。

  16萬(wan) 字篇幅的《命運》中,開篇約占7000字,蔡崇達卻寫(xie) 了足足27個(ge) 版本,各個(ge) 版本都寫(xie) 了近萬(wan) 字。談及如此艱難的起筆,蔡崇達坦言,推動這條命運的厚重河流淌起來並非易事。“《命運》不是我來講故事給你聽,而是訴說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的故事。”

  他把小說創作比作構築大樓,與(yu) 傳(chuan) 統小說不同的是,構築《命運》這座大樓的鋼筋水泥不是矛盾衝(chong) 突,而是情感結點和人心命題,串聯起具有人類共性的幾十個(ge) 人生命題。“長篇小說不需要用故事去娛樂(le) 讀者,而是要呼喚出人心最深處無法表達的真誠。”

  “這是一部關(guan) 於(yu) ‘底部’的書(shu) 。”在《命運》的序言中,文學評論家、中國作協副主席、書(shu) 記處書(shu) 記李敬澤寫(xie) 道,《命運》終是關(guan) 於(yu) “根”的,耐心的、千回百轉的講述,是一次遠行——向著我們(men) 的根、向著我們(men) 精神的故鄉(xiang) 和遠方。(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