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千年古城裏的新鮮和永恒

發布時間:2022-09-29 16:1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10年前,80後小夥(huo) 龐中元決(jue) 定回到平遙古城,重開家裏的爐食鋪——這是這間鋪子100多年來第四次開業(ye) 。

  家人極力反對這個(ge) 決(jue) 定,但他給出的理由是:“有的古城已經人去城空,而我們(men) 的平遙城是一座活著的城。”

  在他看來,作為(wei) 世界文化遺產(chan)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來,山西平遙古城綿延不息的人間煙火,讓這座曆經滄桑的城,始終充滿生命力。僅(jin) 這一點,就令身為(wei) 平遙人的他自豪不已。

  “想象一下,100多年前,晉商的掌櫃、夥(huo) 計在這裏,燙一壺黃酒,吃著糕點喝著油茶,談著天下生意,那是怎樣的光景?”龐中元說。從(cong) 那時起,他將自己的微信名改為(wei) 了“龐掌櫃”。

  爐食鋪經營的是平遙傳(chuan) 統美食。在龐家人的記憶中,其家族的爐食鋪生意,百年來坎坷不斷。

  1912年,龐中元的曾祖父便開了晉昇昌爐食鋪。後來,龐中元的奶奶又以晉昇昌為(wei) 字號,在東(dong) 劉村開了小作坊製作、銷賣油茶等爐食。1989年,龐中元的父親(qin) 將爐食鋪遷建到平遙古城內(nei) ,並在爐食鋪的基礎上創立了晉升掛麵廠。後來,掛麵廠成了這個(ge) 家的主要營生,爐食鋪又冷了下來,直到龐中元的晉升爐食鋪在平遙古城重新開張。

  創新是讓古老的店鋪延續下來的重要方式之一。

  “父親(qin) 不太懂品牌運營,10年前我回來的時候,家裏的產(chan) 業(ye) 正在遭遇瓶頸。”龐中元介紹,晉升爐食鋪再次開張後,結合了傳(chuan) 統的山西爐食文化和潮流元素,成了國內(nei) 外遊客的打卡店。

  “我想這是一種對文化的自信,年輕人更喜歡傳(chuan) 統的東(dong) 西,更愛國風。”龐中元說,他的顧客有很多是年輕人。“誰能夠抗拒‘穿越’的魅力?”近些年,在這座千年古城中,年輕的身影隨處可見。當龐中元看到眾(zhong) 多年輕人在古城中流連忘返時,他對古城的未來也有了信心。

  過去10年間,晉升油茶的年銷售額,從(cong) 當初的100多萬(wan) 增至5000多萬(wan) 元,“油茶是個(ge) 傳(chuan) 統行業(ye) ,但是網絡銷售有著廣闊的空間”。

  龐中元說,在生意不錯的年景,晉升爐食鋪一年能接待近20萬(wan) 人。晉升油茶被列入山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晉升爐食鋪也成了“三晉老字號”。

  過去10年龐家生意的發展,隻是這座古老城市的街角一景。

  斑駁的老城牆、規矩的院落、精美雕刻……均延續著這座城2800餘(yu) 年的生活記憶。如今,這裏的一張紙、一團麵,在一雙雙巧手下千變萬(wan) 化,沉澱的是深厚的晉商文化底蘊,吸引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2020年8月的一天,一個(ge) 外國青年來到平遙古城,幾天中數次打卡晉升爐食鋪。在隨後的聊天中,龐中元得知他來自德國,名叫馬丁,因為(wei) 傾(qing) 心平遙古建築,慕名而來。

  龐中元和馬丁一起聊天,騎自行車逛古城,同吃家常飯……他們(men) 建立了深厚友誼,龐中元一家把他看作一個(ge) 遠方親(qin) 戚,馬丁則視平遙為(wei) 他的第二故鄉(xiang) 。

  龐中元和平遙古城,都在期待更多的朋友。“平遙人做的不是生意,是德行。”如今到平遙,看一場《又見平遙》演出是遊客必不可少的選擇。同時,隨著平遙國際攝影展、平遙國際電影展、平遙中國年等活動的舉(ju) 辦,越來越多外國遊客走進古城,感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氣息。

  “他們(men) 喜歡在古城的石巷中徜徉,近距離接觸古建築,和人們(men) 在街頭巷尾聊天。我想最吸引他們(men) 的還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龐中元說,古城吸引著來客,來客也影響著古城裏的人。

  龐中元明顯感受到,近些年,古城日益注重挖掘傳(chuan) 統文化,保護文化氣息。2012年以來,地方政府開始用更精準科學的手段來保護古城。10年間,一批傳(chuan) 統民居陸續得到修繕。2020年啟動的平遙古城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令古城生活更加便捷。

  近年來,平遙古城還推進了古城“青春修煉計劃”。“3D燈光秀、藝術博物館、科技秀等,使用新技術、新業(ye) 態、新產(chan) 品,古城正在煥發新活力。”龐中元說。

  公開信息顯示,平遙已公布各級非遺名錄110項。其中,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冠雲(yun) 平遙牛肉傳(chuan) 統製作工藝、平遙紗閣戲人、平遙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4個(ge) 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19個(ge) 項目列入省級非遺名錄,31個(ge) 項目列入市級非遺名錄。

  如今的古城內(nei) ,各種業(ye) 態交叉出現,其中不乏手工藝體(ti) 驗店、陳醋文化館、黃酒品嚐店等以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內(nei) 容的業(ye) 態,也有不少文創店、書(shu) 店、咖啡館等,讓遊客在古城內(nei) 也能享受現代生活方式。

  在龐中元的老顧客裏,有些人每年都會(hui) 到平遙住上三五天。早上喝油茶,上午拿著相機,從(cong) 不同的角度記錄古城,下午去老街老巷走訪聊天、觀摩平遙推光漆器製作等傳(chuan) 統技藝,晚上在古城的酒吧裏享受休閑時光。這一路線是這類古城遊客的經典選擇。

  平遙縣文旅局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古城遊客中,40歲以下遊客占比超過六成。年輕身影的增多,正在給古城帶來青春範兒(er) 。

  走過古城北巷,路過兒(er) 時的學堂舊址,龐中元感慨:“小時候我在古城裏讀書(shu) ,以為(wei) 全國的城都這樣,後來離開古城,越走越遠,才發現隻有我的家是這樣。”胡誌中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