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300餘件元青花修複器及瓷片將在江西景德鎮展出

發布時間:2022-10-08 17: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景德鎮10月8日電 (記者 李韻涵)8日,記者從(cong) 景德鎮陶瓷大學“元青花”博物館開館暨“求古歸元”元青花國際研討會(hui) 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景德鎮陶瓷大學元青花博物館將展出300餘(yu) 件元青花修複器及瓷片。

  元青花在中國製瓷業(ye) 的生產(chan) 體(ti) 係中具有重要地位,一直受到古陶瓷研究學者的關(guan) 注,但元青花燒製時間短,文獻記載和傳(chuan) 世品稀少,於(yu) 是傳(chuan) 世或出土的元青花瓷片就成了元青花研究的重要載體(ti) 。

  “成熟的青花瓷器始燒於(yu) 公元前十四世紀的元代景德鎮,元青花的創燒極大地豐(feng) 富了陶瓷裝飾,使中國陶瓷進入了以彩繪瓷為(wei) 主流的新階段。”景德鎮陶瓷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校長呂品昌表示,隨著元青花燒製的不斷成熟,元代景德鎮的製瓷工藝也發生了劃時代的進步,由單一的瓷石到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提高了瓷器的燒成溫度,減少了瓷器的變形率,增強了瓷器的硬度,提高了白度和透明度。

  據介紹,景德鎮陶瓷大學元青花博物館將於(yu) 10月24日正式開館。該館將展出300餘(yu) 件元青花修複器及瓷片,這些元青花修複器以及瓷片代表的器型多樣,有大盤、碗、碟、罐、梅瓶、玉壺春瓶和高足杯等,而且品質極高,不亞(ya) 於(yu) 國內(nei) 外各大博物館及私人機構的收藏品,代表了元青花所能達到的水平。

  此外,6件帶銘文的瓷片較為(wei) 少見,其中一件瓷片帶年號“至正甲申”,與(yu) 英國大維德基金會(hui) 所藏元青花龍紋瓶上的“至正”年號一致,這無疑又是一件重要的“至正”元青花標準器,具有很高的研究價(jia) 值。

  景德鎮陶瓷大學館藏元青花瓷片均由景德鎮陶瓷大學1978級校友、佛山校友會(hui) 會(hui) 長、歸然書(shu) 院院長鮑傑軍(jun) 捐贈。鮑傑軍(jun) 將收集的包括300餘(yu) 件珍貴的元青花瓷標本在內(nei) 的近千件景德鎮古陶瓷標本捐贈給了學校教育基金會(hui) ,希望通過該校繼續發揮這批元青花標本的教學與(yu) 研究價(jia) 值,也為(wei) 學校博物館建設和元青花領域的教學研究貢獻力量。

  元青花博物館的建成,不僅(jin) 有利於(yu) 師生更加完整地感受元青花的曆史發展脈絡,更有利於(yu) 學校更好地開展元青花領域的考古、工藝、裝飾、修複等多元化研究。同時,以景德鎮陶瓷大學古陶瓷研究中心為(wei) 主的研究機構將對這些元青花進行深入研究,建立綜合數據庫,並對全球進行開放共享,將推動元青花研究向縱深發展。

  為(wei) 充分展示和交流元代陶瓷研究領域的新成果和新進展,景德鎮陶瓷大學將在元青花博物館開館揭牌的同時,10月24日—10月25日兩(liang) 天,主辦“求古歸元”元青花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會(hui) 議將邀請北京大學秦大樹教授、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江建新研究員、英國杜倫(lun) 大學德裏克·康耐特(Derek Kennet)博士等國內(nei) 外知名專(zhuan) 家與(yu) 業(ye) 界同仁進行報告和交流討論。(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