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58:麻質畫

發布時間:2022-10-08 17:07:00來源: 光明網

  中國好手藝56

  麻質畫

  講述人:常德市武陵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麻質畫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李健鷹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men) 就以麻織成夏布印花。至清代時,發展出以麻布為(wei) 載體(ti) 、以純天然黃麻纖維設色的麻質畫。因為(wei) 防腐防蟲防黴變、不易龜裂、可揉折、不褪色,麻質畫被譽為(wei) “千年不爛軟黃金”。

【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58:麻質畫

  一副麻質畫,需經選麻、染色、晾幹、篩選、構圖、上膠、上色、勾勒等步驟。選擇有硬度、韌度的原麻,染成不同顏色,用剪刀絞碎,細至粉末狀,用做顏料。

【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58:麻質畫

  從(cong) 前都是手工剪製,將一根根長達2米的麻絞碎,雙手都會(hui) 磨出水泡。如今,有了切麻機,麻粉末製作更輕鬆,也更加細膩,大大提高了麻質畫的質感。

【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58:麻質畫

  做畫過程,一是“刷”,用毛筆蘸上膠水,在麻布畫板上,勾勒出想要的圖案;二是“撒”,各色麻粉末於(yu) 手指撚搓間,躍然畫板之上,一副層次感豐(feng) 富的麻質畫就成了。“撒”顏料,看似簡單,卻十分考驗畫師的功夫。

【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58:麻質畫

  畫麵的最終效果,全憑手指間的撚搓來把握。顏料撒下時,顏色層層疊加,底層的基色會(hui) 被下一層的粉末完全遮蓋。撒完後,吹走多餘(yu) 的粉末,完整的畫麵才能呈現出來。

【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58:麻質畫

  我曾是黃麻紡織廠製作麻質畫的技術骨幹。1997年工廠倒閉了,我對麻質畫的熱愛卻延續下來。您看到的這副作品《花開盛世》,是我為(wei)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而繪製,今年作為(wei) 湖南館特色展品展出。左右兩(liang) 邊正盛開的牡丹化緊緊相連,象征著兩(liang) 地共同繁榮昌盛。

【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58:麻質畫

 

【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58:麻質畫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7日 01版)

  總策劃:楊穀

  監製:張寧 廖慧

  統籌:李方舟 李宜蒙

  誦讀:王蕾

  動畫:曾震宇

  視覺設計:孔鵬

  采訪: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趙嘉偉(wei) 通訊員 王笙

  製作:光明網新聞中心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