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米! 中國巨樹首次攀測綜合科考完成
2022年10月9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辰山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園、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hui) 、“野性中國”工作室、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林業(ye) 和草原局等組成的中國巨樹科考隊發布了目前“中國第一高樹”雲(yun) 南黃果冷杉(學名:Abies ernestii var. salouenensis)的準確高度為(wei) 83.4米,同時發布了巨樹等身照。
獨特氣候孕育察隅原始森林群落
察隅縣位於(yu) 喜馬拉雅山脈與(yu) 橫斷山脈過渡地帶的藏東(dong) 南高山峽穀區,地勢由西北向東(dong) 南傾(qing) 斜,平均海拔2800米。氣候獨特而複雜多樣,年降水量大、氣候溫和、日照適中。縣域內(nei) 有雅魯藏布江支流察隅河、怒江為(wei) 主體(ti) 的河係,形成了縱橫切割的複雜地貌。而孕育了巨樹的原始森林位於(yu) 察隅河支流崗日嘎布曲流經的上察隅區域。
今年5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郭柯研究員團隊對上察隅鎮布宗村巨樹群落進行植被調查,連續發現多棵高75米以上的巨樹。其中一棵雲(yun) 南黃果冷杉經過無人機初步測量達到了83.2米,超過了分布於(yu) 雲(yun) 南省貢山縣的72米禿杉、西藏自治區墨脫縣的76.8米不丹鬆,以及台灣南投縣的81米禿杉的測量記錄,作為(wei) “第二次青藏科考”重要成果被媒體(ti) 廣泛報道。
今年8月,中國巨樹科考隊赴上察隅鎮,對5月發現的這棵雲(yun) 南黃果冷杉進行了人工攀樹測量和區域調查,並結合無人機輔助測量,最終將這棵樹的準確樹高定格在83.4米。這也是中國第一次對80米高以上的巨樹樹冠層進行攀測、攝影和種質資源采集的綜合科考,是第二次青藏科考“森林和灌叢(cong) 生態係統與(yu) 資源管理”專(zhuan) 題的重要組成,也是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野外種質資源采集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這是繼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對高黎貢山72米禿杉攀登采集之後,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進行種質資源收集的第二棵創紀錄巨樹。
50餘(yu) 種高等植物組成巨樹“空中花園”
這棵雲(yun) 南黃果冷杉,矗立於(yu) 察隅河支流崗日嘎布曲邊的河穀漫灘森林之中。孟加拉灣暖濕氣流被察隅縣東(dong) 北部的伯舒拉嶺和西部的崗日嘎布阻擋形成了充沛降水。這片針闊混交林以雲(yun) 南黃果冷杉為(wei) 建群種,其他主要樹種還有曼青岡(gang) 、油麥吊雲(yun) 杉、華山鬆等。巨樹群落地形平緩,整體(ti) 林層在70米左右,森林完整度極高。有成片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西藏紅豆杉、地表生長的二級保護植物雲(yun) 南黃連、虎頭蘭(lan) 、西藏八角蓮等。經攀樹采集調查,目前中國最高樹上共發現有高等植物50餘(yu) 種,包括攀緣植物、附生植物、寄生植物等多種類型,顯示了獨特的生物多樣性。
科考隊完成中國巨樹攀測、拍攝、采集三個(ge) 目標
本次科考使用了國際測量巨樹的“金標準”——攀樹直接測量法,即人工攀爬到巨樹頂端,確定最高樹梢之後,將金屬卷尺從(cong) 樹梢放下至地麵測量。由於(yu) 樹體(ti) 龐大,且處在一個(ge) 斜坡,樹幹中心最低點無法觸達,考察隊員使用兩(liang) 種方法進行多次測量,並同時測得傾(qing) 斜樹樁出露部分上下高差為(wei) 0.8m。在確定樹樁中心點位置後,最終得出樹幹中心最低點到樹梢高度差為(wei) 83.4米。樹高超過70米以上的樹,科學家稱之為(wei) 巨樹。目前全世界最高的樹是一棵生長於(yu) 美國加州的北美紅杉“亥伯龍神”,高度是115.85米,相當於(yu) 40層樓高。中國巨樹83.4米,則相當於(yu) 28層樓高,科考隊也創造了中國巨樹新的攀測和采集紀錄。
通過胸徑環測和實地倒木樹輪調查,測得該巨樹胸徑達207厘米,樹齡在380歲上下。巨樹目前處於(yu) 壽命周期中期,樹梢有新芽萌發,結實正常,仍處於(yu) 健康生長階段。
在巨樹群落的科考過程中,中國巨樹科考隊同期對察隅縣崗日嘎布曲流域的原始森林植被進行了進一步調查,基本摸清該巨樹森林的分布格局、群落結構及其物種組成。調查期間發現中國新分布屬2個(ge) ,新種2個(ge) ,采集了200餘(yu) 份標本及50號種子及活體(ti) 材料。目前所有已獲取材料保藏於(yu) 中國國家標本館和上海辰山植物園-國家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辰山中心,後續研究正在進行。
(總台記者 陳琴 徐小龍 陳福軍(jun) 趙耀 察隅融媒 部分素材提供:中國國家地理融媒體(ti) 中心、 “野性中國”工作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