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澳司法合作破除“製度之異” 構建跨境多元解紛體係
中新社珠海10月9日電 (方偉(wei) 彬 曾潔贇 吳家盈)珠海橫琴與(yu) 澳門一水之隔,先天具備粵澳合作的地理優(you) 勢。
自去年9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ti) 方案》出台以來,粵澳在司法交流方麵破除“製度之異”,正逐步構建跨境多元解紛體(ti) 係。
記者9日從(cong)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橫琴法院”)獲悉,合作區成立一年來,該院共審結各類涉港澳案件數達1263件,其中,今年1至8月審結764件,同比上升66.81%。
破除“製度之異” 拓展規則銜接渠道
今年6月,廣東(dong) 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第四批粵港澳大灣區典型案例,其中,橫琴法院對一起涉澳門華人銀行訴內(nei) 地居民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入選。
“在審理類似案件時,我們(men) 除了通過當事人提供的法律專(zhuan) 家意見書(shu) 去查明相應的澳門法律,還會(hui) 直接查閱一些澳門法律的書(shu) 籍以及澳門相應的官網去綜合評判。”承辦法官聶斌華說。
“目前這個(ge) 案件已經大部分執行完畢了。通過這個(ge) 案件,澳門的金融機構得到一個(ge) 訊息,他們(men) 的債(zhai) 權在內(nei) 地也是有法律保障的,也是可以在內(nei) 地進行追索,並且得到執行。”澳門華人銀行代理律師林鋒告訴記者。
類似這樣的探索,在橫琴法院已非個(ge) 例。針對“域外法查明難”等涉司法規則銜接難題,今年9月,廣東(dong) 省高級人民法院出台指引,對法律專(zhuan) 家協助查明的情形、查明範圍、查明費用等十項內(nei) 容作出規定。截至目前,橫琴法院已適用域外法審理案件24件,其中19件適用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
澳門大學法學院院長唐曉晴一直關(guan) 注內(nei) 地法院探索“一國兩(liang) 製三法係四法域”的規則銜接。他表示:“橫琴法院自合作區成立以來,充分體(ti) 現了服務澳門的特征,尊重澳門當事人的生活習(xi) 慣,多次適用澳門法律,兩(liang) 地法院密切交流溝通,在琴澳兩(liang) 地融合方麵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內(nei) 地+港澳”聯動化解跨境糾紛
走在橫琴街頭,隨處可見澳門牌照的車輛。澳門居民往來粵澳生活、工作已是稀鬆平常之事。
記者在橫琴法院見到澳門籍調解員許冰。自擔任橫琴法院特邀調解員以來,她已參與(yu) 調解糾紛53件。她告訴記者:“從(cong) 橫琴口岸過關(guan) ,僅(jin) 用了30分鍾便從(cong) 澳門的家裏來到橫琴法院。”
橫琴法院院長陳曉軍(jun) 說:“立足橫琴地理位置和糾紛類型的特殊性,我們(men) 建立了‘內(nei) 地+港澳’跨境糾紛聯合調解機製,其目的在於(yu) 更好地發揮港澳籍調解員熟悉當地法律規定、社會(hui) 觀念的優(you) 勢,提高解紛質效。”
記者了解到,跨境多元解紛體(ti) 係構建,一定程度上也為(wei) 司法規則銜接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隨著橫琴法院跨境糾紛聯合調解機製的逐漸成熟和完善,目前珠海全市調解聯動機構和組織已達11個(ge) ,為(wei) 跨境糾紛的高效化解提供了“最優(you) 解”。
“橫琴法院推動的非訴訟爭(zheng) 端解決(jue) 方式在大灣區具有廣泛的推廣價(jia) 值。”全國人大代表、澳門力圖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huo) 人林笑雲(yun) 對記者說。
全方位提速打造橫琴訴訟模式
走進橫琴法院訴訟服務大廳,一摞摞標記著“速裁”的綠色卷宗整齊擺放著。在審理一起涉澳速裁案件時,速裁法官當庭宣判並送達判決(jue) 書(shu) ,僅(jin) 曆時19天。
“‘橫琴速度’也得到越來越多澳門當事人的認可,當事人甚至會(hui) 千方百計找到糾紛中由內(nei) 地法院管轄的連接點,來我院立案。”速裁團隊法官鄭恒說。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支持下,跨境“送達難”這一瓶頸也得到有效解決(jue) 。根據最高法院授權,橫琴法院與(yu) 澳門法院建立了直接委托送達和調取證據機製,實現琴澳直接對接司法協助,減省轉遞環節,目前已委托送達100餘(yu) 件。(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