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一技傍身好就業——深圳積極開展三項工程促就業惠民生

發布時間:2022-10-10 11:27:00來源: 光明日報

  “料汁鹵20分鍾,175度熱油炸1分鍾,鴿子全身要均勻金黃。”在深圳市人社局職業(ye) 培訓中心舉(ju) 辦的“粵菜師傅”培訓班上,擁有二十多年資深經驗的廚師黃漢文手把手地向學員們(men) 傳(chuan) 授深圳特色佳肴“光明乳鴿”的製作技藝。

  這是黃漢文第二次參加“粵菜師傅”培訓班了,上一次他是以學員身份來學習(xi) 的。像他這樣的乳鴿“名廚”為(wei) 何還要來學廚藝?“其實,後廚為(wei) 了保證每道菜的出品穩定,每個(ge) 廚師就隻負責自己最拿手的兩(liang) 三道菜。經年累月,別的菜就不會(hui) 做了。”黃漢文說。

  談起這個(ge) 公益培訓班,黃漢文充滿感動,客家菜、潮汕菜、廣府菜……每一期都有不同主題,政府不僅(jin) 精心安排了課程,找好了老師和實訓場地,連做菜所需的食材、調料也全都準備好了。“以前我們(men) 想學拿手菜可不容易,很少有師傅教,得暗暗觀察,再回家自己備料慢慢摸索。”黃漢文說,作為(wei) 回報,他將自己的乳鴿製作秘訣傾(qing) 囊相授,希望大家能共同豐(feng) 富和提升職業(ye) 技能。

  為(wei) 了促進人才培養(yang) 、民生服務和產(chan) 業(ye) 發展,2019年以來,深圳積極開展“粵菜師傅”“廣東(dong) 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僅(jin) “粵菜師傅”項目就設立40家“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和大師工作室,聯合國內(nei) 各大菜係25位頂級烹飪大師開展交流活動,培訓2.5萬(wan) 人次,培養(yang) 了近5000名高級烹飪人才。

  吳芷雅是參加了“三項工程”中“廣東(dong) 技工”培訓的深圳青年。由於(yu) 父親(qin) 生病,高中畢業(ye) 後她就放棄了學業(ye) 早早參加工作,工作換了一份又一份,收入卻一直不高。

  吳芷雅將目光投向了深圳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2020年,偶然在公眾(zhong) 號看到深圳市職業(ye) 技能培訓指導中心將舉(ju) 辦“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公益培訓的消息,她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報了名。

  “我一共參加了兩(liang) 期培訓,第一期被分到了初級班,由數據標注員從(cong) 基礎內(nei) 容教起,帶領大家入門。”隨後,吳芷雅成功應聘到一家機器人公司從(cong) 事圖像標注類工作,在30歲那年順利“轉行”進入了AI行業(ye) 。今年7月,她想提升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技能,再次報名參加培訓班。這一次,她不但學習(xi) 了更高階的數據標注技能,還學習(xi) 了精度管理和質量控製等管理方向的內(nei) 容,考取了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專(zhuan) 項能力的證書(shu) 。

  “很感謝深圳麵向低保家庭成員、失業(ye) 人員等開展這類公益性職業(ye) 技能培訓,讓我有機會(hui) 掌握一技之長。”吳芷雅感慨地說。

  “我們(men) 圍繞深圳市20大產(chan) 業(ye) 集群、8大未來產(chan) 業(ye) 規劃,先是走訪調研了上千家高新企業(ye) 及上下遊生態企業(ye) ,摸清了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和行業(ye) 人才供給情況,然後再選取這些新職業(ye) 領域進行課程規劃和培訓。”深圳市職業(ye) 技能培訓指導中心培訓部部長俞益飛說,這些培訓不僅(jin) 麵向想要獲取技能的人群,也麵向正在崗位上想要提升技能的人才。

  “例如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與(yu) 計算機技術、芯片應用技術聯係密切,橫跨了多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但學計算機的人才不熟悉汽車製造工藝,汽車專(zhuan) 業(ye) 的人才又缺乏芯片應用技術,我們(men) 提供的課程剛好彌補了這一需求。”俞益飛說,現在相關(guan) 企業(ye) 甚至派員工全脫產(chan) 參加培訓。

  據了解,2021年以來,深圳將人工智能、芯片技術應用、直播電商、網約配送員、智能樓宇等14類近70個(ge) 新職業(ye) (工種)納入公益性培訓項目,累計開展470個(ge) 班次,1.3萬(wan) 人參加培訓。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