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稅收政策提升個人養老金實效
備受社會(hui) 關(guan) 注的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又有新進展。近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ye) 化運營的個(ge) 人養(yang) 老金予以稅收優(you) 惠。
推進多層次、多支柱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建設,有利於(yu)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養(yang) 老保險需要。其中,作為(wei) 第三支柱的一項重要製度性安排,個(ge) 人養(yang) 老金實行政府政策支持、個(ge) 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與(yu) 基本養(yang) 老保險、企業(ye) (職業(ye) )年金相銜接,實現養(yang) 老保險補充功能,個(ge) 人在退休後能夠再多一份收入保障。
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有何實效性、吸引力?關(guan) 鍵之處是可以享受稅收優(you) 惠政策。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guan) 於(yu) 推動個(ge) 人養(yang) 老金發展的意見》規定,國家製定稅收優(you) 惠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並依規領取個(ge) 人養(yang) 老金。此次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進一步明確,對政策支持、商業(ye) 化運營的個(ge) 人養(yang) 老金實行個(ge) 人所得稅優(you) 惠: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的實際稅負由7.5%降為(wei) 3%。
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隻有提高“含金量”,才能吸引更多參與(yu) 者。從(cong) 實際運行看,個(ge) 人養(yang) 老金主要分為(wei) 投資(購買(mai) 符合規定的金融產(chan) 品)、領取個(ge) 人養(yang) 老金兩(liang) 個(ge) 階段。這次明確的稅收政策,首先是個(ge) 人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在個(ge) 人養(yang) 老金購買(mai) 金融產(chan) 品階段、資金運用階段免稅,在領取階段征稅。
個(ge) 人可以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個(ge) 稅負擔明顯降低。同時,個(ge) 人養(yang) 老金領取階段雖然征稅,但實行的稅率十分優(you) 惠。近年來開展的個(ge) 人稅收遞延型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試點,領取養(yang) 老金收入的稅率為(wei) 7.5%,現在實施的個(ge) 人養(yang) 老金則進一步降至3%,可謂優(you) 惠再優(you) 惠。通過一係列稅收優(you) 惠,可有效提高個(ge) 人養(yang) 老金投資收益水平,降低領取養(yang) 老金稅負,提升這項製度的吸引力。
根據規定,參加人每年繳納個(ge) 人養(yang) 老金的上限為(wei) 12000元,個(ge) 稅稅前扣除限額也是如此,這似乎不太“解渴”。實際上,個(ge) 人養(yang) 老金更多的是起到補充養(yang) 老的作用,需要結合第一、第二支柱的水平綜合考慮,避免養(yang) 老金水平差距過大。同時,這隻是改革的起步,未來有望逐步提升保障水平。《關(guan) 於(yu) 推動個(ge) 人養(yang) 老金發展的意見》明確,根據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和多層次、多支柱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發展情況等因素適時調整繳費上限。
可以說,稅收政策在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實際上,就個(ge) 稅製度而言,在保障民生特別是應對人口老齡化中持續推出有力舉(ju) 措。比如,2018年通過的新個(ge) 稅法增加了子女教育、贍養(yang) 老人等專(zhuan) 項附加扣除,今年又增加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專(zhuan) 項附加扣除。這些措施的疊加,提升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效能。
個(ge) 人養(yang) 老金是一項全新的製度,目前政策框架已明確,下一步還有待出台具體(ti) 實施細則、配套政策。同時,金融機構要設計、推出更多有利於(yu) 養(yang) 老金保值增值的產(chan) 品。從(cong) 個(ge) 人來說,則要全麵了解三個(ge) 支柱情況,科學合理統籌安排養(yang) 老規劃。通過全社會(hui) 合力,把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落地落實,真正惠及百姓民生。(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曾金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