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機構揭牌一周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融合創新開新局
“二線”通道海關(guan) 監管作業(ye) 場所主體(ti) 工程落成,琴澳旅遊業(ye) 務聯盟啟動,橫琴科學城一期項目主體(ti) 結構即將封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揭牌一周年之際,橫琴經濟社會(hui) 發展捷報頻傳(chuan) 。
一年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持續打造與(yu) 澳門趨同的創業(ye) 、就業(ye) 、生活環境,新注冊(ce) 澳門企業(ye) 705戶,實有澳門企業(ye) 超5000戶,較合作區成立之初增長約8%;居住的澳門居民達3632人,同比增長11.2%。守“一國”之本、用“兩(liang) 製”之利、促心手相連,琴澳奏響激昂澎湃的和鳴曲。
共商共建共管共享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ti) 方案》提出組建合作區管委會(hui) 、執委會(hui) 、廣東(dong) 省委和省政府派出機構,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創新。
一年來,粵澳雙方平穩有序組建合作區管理機構。“執委會(hui) 的管理隊伍是由澳門公務員與(yu) 內(nei) 地公務員共同組成的。我們(men) 同心同德、開拓進取、互學互鑒、交心交往,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ti) 製下努力創新探索。”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財政司司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hui) 主任李偉(wei) 農(nong) 說:“在這個(ge) 全新的實踐中,大家既做‘加法’,也做‘減法’——‘加法’就是將我們(men) 的優(you) 點互相疊加,找出一個(ge) 新的管理模式;‘減法’就是盡量將可能影響合作效率的環節減去。”
廣東(dong) 省委橫琴工委副書(shu) 記、省政府橫琴辦主任、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hui) 副主任聶新平告訴記者,執委會(hui) 的澳門公務員與(yu) 內(nei) 地公務員朝夕共處,雙方“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主動靠攏、相向而行,取得了很多創新和突破,尤其在粵澳的機製銜接、規則對接方麵,合作區揭牌第一時間就成立政策創新和規則銜接專(zhuan) 職小組,明確12個(ge) 規則銜接路徑,推出30項年度規則銜接任務清單。“充分、良好的溝通交流是合作區平穩起步的關(guan) 鍵所在,明確清晰的製度規則是合作區高效運轉的重要支撐。”
聶新平介紹,一年來合作區主要推進“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推進人員往來高度便利、推進跨境金融創新、推進市場準入和推進法律服務等5個(ge) 方麵機製銜接和規則對接工作。他說,合作區是國際國內(nei) 雙循環交匯之處,在橫琴生活就業(ye) 的澳門居民越來越多,規則銜接、機製對接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合作區將針對澳門居民與(yu) 澳資企業(ye) 生活與(yu) 發展的需求,不斷通過小切口改革,推動琴澳兩(liang) 地一體(ti) 化發展,未來3年合作區計劃實現規則銜接事項將超過100項。
促澳門產(chan) 業(ye) 適度多元
澳邦藥廠成立於(yu) 2008年,是澳門一家研發生產(chan) 外用中成藥產(chan) 品的企業(ye) 。2017年,該藥企成立澳邦製藥(橫琴)有限公司,成為(wei) 較早入駐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chan) 業(ye) 園的澳門企業(ye) 之一。
“產(chan) 業(ye) 園科研實力雄厚、優(you) 秀企業(ye) 和人才聚集。尤其是園區平台的專(zhuan) 業(ye) 孵化能力和海外市場拓展資源,給澳邦開發新產(chan) 品線和走向國際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澳邦製藥(橫琴)有限公司技術發展總監劉帝恒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他們(men) 與(yu) 園區藥企合作研製出中藥納米製劑產(chan) 品,並計劃開發口服藥產(chan) 品線;經產(chan) 業(ye) 園“國際交流合作中心”協助,他們(men) 的兩(liang) 款中成藥產(chan) 品在海外注冊(ce) 銷售。
“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chan) 業(ye) 園作為(wei) 產(chan) 業(ye) 平台的使命,就是通過推動中醫藥產(chan) 業(ye) 化和國際化,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粵澳中醫藥科技產(chan) 業(ye) 園開發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馮(feng) 準介紹,他們(men) 已經初步建成集GMP中試生產(chan) 、研發檢測、產(chan) 業(ye) 孵化、產(chan) 學研融合等於(yu) 一體(ti) 的中醫藥創新研發與(yu) 轉化公共平台,產(chan) 業(ye) 園孵化區注冊(ce) 企業(ye) 達229家。“我們(men) 一方麵創造條件吸引更多國內(nei) 外優(you) 秀企業(ye) 和項目入園,打造全球領先的專(zhuan) 業(ye) 平台及大健康產(chan) 業(ye) 環境;另一方麵,扶持澳門企業(ye) 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也培育更多入園企業(ye) 赴澳門發展,並幫助他們(men) 開拓葡語係國家的市場。”
高度聚集的產(chan) 業(ye) 資源、逐步完善的產(chan) 業(ye) 生態、中醫藥優(you) 惠政策的陸續出台、前景廣闊的海外市場,讓劉帝恒這樣的澳門中醫藥創客覺得“路子越走越寬”。去年港澳外用中成藥在內(nei) 地上市注冊(ce) 審批流程簡化政策出台後,澳邦向廣東(dong) 省藥品監管局提交了申請。劉帝恒還發現,產(chan) 業(ye) 園裏越來越多的內(nei) 地企業(ye) 負責人前來谘詢澳門的中醫藥審批注冊(ce) 、稅收、貿易等政策,他們(men) 希望產(chan) 品能借“澳門監造”揚帆出海。
激活創新創業(ye) 動能
進駐橫琴開展金融業(ye) 務長達12年的中國銀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行,日前發布“中銀科創+”平台,該平台可提供粵澳共享貸、人才貸、知識產(chan) 權抵押貸和投貸聯動等一攬子融資方案,匯聚銀行、投資機構、高等院校以及政府部門的資金、政策、服務等力量,為(wei) 合作區科創企業(ye) 及科技人才提供全鏈條的綜合金融服務。
“創新創業(ye) 是合作區的活力所在。一方麵合作區科技研發、高端製造、中醫藥等行業(ye) 的不少企業(ye) 還處於(yu) 初創期,技術尚未轉化為(wei) 產(chan) 品或服務,大量創新活動還未真正進入實體(ti) 市場,企業(ye) 資金流水和經營業(ye) 績不佳;另一方麵澳資企業(ye) 無法在內(nei) 地查詢信用分,在傳(chuan) 統授信政策下不具優(you) 勢。‘中銀科創+’平台的推出,就是幫助這類企業(ye) 解決(jue) 融資的燃眉之急。”中國銀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行行長劉湘虹介紹,滿足企業(ye) 初創期的融資需求後,還可引入投資機構通過股權融資等方式實現“投貸聯動”,為(wei) 企業(ye)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
“中行推出的貸款產(chan) 品和服務,用金融‘活水’精準地解決(jue) 了澳門中小型科創企業(ye) 融資的難點和痛點,對於(yu) 幫助企業(ye) 做大做強,在全球範圍內(nei) 打造核心競爭(zheng) 力至關(guan) 重要。”普強時代(珠海橫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蒲瑤說,公司的訂單大多來自跨國企業(ye) 和國內(nei) 大型運營商,完成訂單交付就需投入不少資金,中國銀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行此次通過人才貸、知識產(chan) 權抵押貸等產(chan) 品授信1000萬(wan) 元人民幣,為(wei) 企業(ye) 在“抽穗拔節”的緊要關(guan) 頭送上了“及時雨”。
不止有金融機構的扶持,近期出台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促進中小微企業(ye) 融資發展扶持辦法》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企業(ye) 上市掛牌專(zhuan) 項扶持辦法》,為(wei) 橫琴中小微企業(ye) 融資提供貼息、費用補貼、風險補償(chang) ,並在上市掛牌輔導、專(zhuan) 項資金扶持、重點培育澳資及綠色企業(ye) 等方麵著手,支持橫琴企業(ye) 上市掛牌。
“融資扶持是為(wei) 了給合作區中小微企業(ye) 發展加油助力,強化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功能;扶持企業(ye) 上市,鼓勵企業(ye) 上島實質性運營,將吸引更多澳門居民來合作區就業(ye) 、生活,將為(wei) 澳門產(chan) 業(ye) 多元化和琴澳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金融發展局代理局長池騰輝說。
南海風起,珠江奔流。粵澳初心如一,共譜深度合作精彩華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