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旅觀察:德壽宮的牆為什麽是紅的?
中新網杭州10月20日電 題:杭州文旅觀察:德壽宮的牆為(wei) 什麽(me) 是紅的?
記者 童笑雨
這幾天,德壽宮的紅牆成了“網紅”牆,吸引不少人來此拍照打卡,大有成為(wei) 新晉頂流之勢。有網友發圖表示,“在這裏也能拍到故宮的紅”。
此德壽宮並非韓國首爾景點,而是位於(yu) 浙江杭州的南宋宮殿。它始建於(yu) 紹興(xing) 三十二年,是宋高宗、宋孝宗退位後居住的宮殿,坊間也稱“北內(nei) ”。
據悉,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項目已進入內(nei) 部裝修和布展的掃尾階段,預計今年11月底可建成開放。
相隔千年,即將重見天日的德壽宮以“一牆之力”出圈。紅牆配灰磚,這個(ge) 搭配看似很“故宮”,一點也不“江南”。
身處水墨江南“核心地段”杭州的德壽宮,它的牆為(wei) 什麽(me) 是紅色的?
這和德壽宮的“定位”有關(guan) 。在中國古代,曆代統治者都賦予色彩以等級的禮製要求。其中紅色則是古代表尊貴的顏色。
如周代,崇尚紅色;漢代,宮殿與(yu) 官署亦大多為(wei) 紅色。這種以“紅”為(wei) 高貴色彩的傳(chuan) 統一直延續下來。宋代社會(hui) 雖然崇尚素雅之色,但宮殿建築則使用白石台基、紅牆。
德壽宮是宋高宗、宋孝宗退位後的居所,也是一處皇家宮苑,有紅色的宮牆並不稀奇。
作為(wei) 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設計主持人,浙江省古建築設計研究院原院長黃滋說,德壽宮紅牆的複原,絕非隻憑猜測,還要靠曆史說話。
為(wei) 精準再現德壽宮,該團隊綜合曆史文獻、宋代界畫、《營造法式》及五代吳越國至宋元時期現有遺存尋找答案。
北宋李誡編修的《營造法式》,對統治者的宮殿、寺廟、官署、府第等木構建築使用方法和原理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記載。
黃滋表示,書(shu) 中就提到,粉刷牆時“紅灰做法”。考古學家對現存的宋塔進行發掘時,發現其最初的塗層也是紅色的。“有文獻記載,宋高宗很節儉(jian) ,移居新宮前,提出維修房子要用紅土刷牆。”他說,相關(guan) 考古結果也證明,德壽宮的宮牆是紅的。
此前,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對原杭州工具廠地塊進行發掘,發現了與(yu) 南宋德壽宮密切相關(guan) 的西宮牆、便門、水渠等重要遺跡。其中,水渠底部以堅硬平整的灰紅色夯土夯築。
再結合南宋文史研究專(zhuan) 家傅伯星比對諸多宋畫,發現“南宋首創大紅宮牆”這一結果,德壽宮的紅牆,就這樣呈現在公眾(zhong) 麵前。
但也有網友發現,牆是紅的,為(wei) 何瓦是灰的?一直以來,在許多人的認知中,琉璃瓦是皇家的“標配”。德壽宮不用琉璃瓦,是那個(ge) 年代技術不達標?
並不是。南宋畫家趙伯駒的《阿閣圖》中,所有建築的屋頂用黃色或綠色琉璃瓦,顯得無比華貴。可見,在那個(ge) 年代,琉璃瓦早就運用到建築中。
對於(yu) 南宋時的德壽宮為(wei) 何不用琉璃瓦,黃滋沒有給出答案。
但他表示,在宋代,宮室營造用灰瓦也比較常見。如宋徽宗趙佶親(qin) 繪的《瑞鶴圖》,描繪了一群白鶴飛過宣德門之瑞象。畫中,殿脊上塊塊灰瓦整齊排列。
最終令團隊選用灰瓦的原因,在於(yu) 德壽宮的考古現場,沒有出土一片琉璃瓦,都是灰瓦。“沒有依據的東(dong) 西,我們(men) 不會(hui) 用於(yu) 德壽宮複原。”他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