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如何從“問題依賴症”中走出來

發布時間:2022-10-24 14:15:00來源: 齊魯晚報

  “問題依賴症”常見於(yu) 不健康的家庭關(guan) 係之中,何為(wei) 問題依賴呢?“我”有著極強的和“你”親(qin) 近的願望,但是我們(men) 之間無法建立健康的親(qin) 密關(guan) 係,因此“我”不得不和“你”在一個(ge) 又一個(ge) 問題中不斷糾纏,我們(men) 就這樣相互限製著,誰都別想好過。

  一個(ge) 家庭如果想要改變,必須要有一個(ge) 人首先願意行動起來,那這個(ge) 人要如何行動呢?就是要嚐試著從(cong) “問題依賴症”中走出來。一個(ge) 人如何才能從(cong) “問題依賴症”中走出來呢?首先要從(cong) 對原因的想象中走出來,心理學把這種現象叫“原因論”。

  什麽(me) 叫原因論呢?我試著用一句話解釋清楚:“你是一切的原因,你要為(wei) 我們(men) 之間的一切問題負責。”夫妻之間鬧矛盾時,兩(liang) 個(ge) 人幾乎總是在爭(zheng) 論兩(liang) 個(ge) 問題,一個(ge) 是“你為(wei) 什麽(me) 這樣對我?”,另一個(ge) 是“我這樣對你都是被你逼的。”

  這在大家看來是兩(liang) 個(ge) 人在相互指責,他們(men) 對彼此充滿憤怒,然而從(cong) 心理學視角看,這對夫妻無比親(qin) 密。你可能會(hui) 問:“不對吧,這也能算是親(qin) 密?”好,就算像你說的,他們(men) 這是在表達親(qin) 密,那為(wei) 什麽(me) 有那麽(me) 多人會(hui) 分手呢?

  為(wei) 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試著用第一人稱描述:我為(wei) 什麽(me) 要和你吵架呢?因為(wei) 在我看來,我們(men) 的關(guan) 係之所以出問題,就是因為(wei) 你是這樣對我的。比如在一個(ge) 家庭中,夫妻之間冷戰一段時間後,妻子會(hui) 對先生咆哮:“我要和你離婚,因為(wei) 你在和我冷戰,你不愛我。”

  當妻子說出要離婚時,是在表達自己即將要采取的一個(ge) 行動,妻子為(wei) 什麽(me) 要采取這樣的行動呢?在她看來這是由先生的行為(wei) 引發的:“你(先生)和我冷戰是我們(men) 離婚的唯一原因,我和你離婚其實是在回應你的冷戰,我這樣做都是被你逼的。”而從(cong) 先生的視角看則是這樣的:“明明是你逼得我好吧?我不會(hui) 無緣無故地和你冷戰,要不是你總是無理取鬧,我是不會(hui) 不理你的。”

  這兩(liang) 個(ge) 人離婚到底是因為(wei) 什麽(me) 呢?他們(men) 已經沒有感情,隻剩下指責彼此了?還是恰恰相反,他們(men) 之間的情感很豐(feng) 富,隻是把對方的行為(wei) 當成了這段關(guan) 係出問題的唯一原因?這兩(liang) 種說法都有可能,如果來訪者因此來做谘詢,谘詢師會(hui) 提出這樣兩(liang) 個(ge) 假設。第一個(ge) 假設簡單明了,不需要有太多思考,而且可以很快做出決(jue) 定。第二個(ge) 假設有些複雜,但是很可能會(hui) 使這對夫妻重建親(qin) 密關(guan) 係,他們(men) 彼此都會(hui) 獲得成長。

  如果你想從(cong) 一個(ge) 相對積極的視角探尋這個(ge) 問題,那就需要從(cong) 第二個(ge) 假設上多下功夫。第二個(ge) 假設有一個(ge) 很形象的名字,叫做“囚徒-獄卒困境”。

  妻子堅信自己的行為(wei) 是用來回應先生的行為(wei) 的,她確信先生的行為(wei) 才是問題的原因,而且是唯一原因,先生也同樣這樣認為(wei) 。兩(liang) 個(ge) 人都是對方的囚徒,也都是彼此的獄卒。在這種情況下,兩(liang) 個(ge) 人之間的問題就成了他們(men) 表達親(qin) 密的一個(ge) 載體(ti) ,如果彼此吃不消就會(hui) 選擇放棄。

  我們(men) 也可以這樣理解,在一段不健康的關(guan) 係中,彼此表達親(qin) 密的方式就是,我把你視為(wei) 我的獄卒,我把自己當成你的囚徒,所以在我心裏有一個(ge) 堅定的信念:“我這樣做都是被你逼的,我的行為(wei) 被你的行為(wei) 牢牢控製著。”

  為(wei) 了使大家便於(yu) 理解清楚“囚徒-獄卒”困境,我在舉(ju) 例時沒有引入親(qin) 子關(guan) 係,在家庭谘詢中不少來訪者最初往往是因為(wei) 親(qin) 子關(guan) 係呈現出問題前來谘詢的,然而隨著谘詢的深入,焦點往往會(hui) 落在夫妻關(guan) 係上。

  對於(yu) 大多數家庭而言,衝(chong) 突爆發的那一刻,兩(liang) 個(ge) 成員都認定,“你”是“我”生氣的唯一原因,“我”為(wei) 了保護自己,不得不以衝(chong) 突的方式回應“你”,這就是家庭中的“囚徒-獄卒”困境。然而如果你願意脫離“囚徒-獄卒”困境,你就會(hui) 看到,不是“你”的行為(wei) 決(jue) 定了“我”的行為(wei) ,而是“你”的行為(wei) 激發了“我”的行為(wei) 。

  從(cong) “我是在受你控製”到“我是在受你影響”,這對於(yu) 一個(ge) 人的成長而言看似隻是一個(ge) 不起眼的變化,然而對當事人而言實在是太艱難了,這一小步一旦邁出,對個(ge) 人有著重要的意義(yi) ,對整個(ge) 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也會(hui) 形成強烈的影響和衝(chong) 擊。

  “囚徒-獄卒”困境在家庭中是極其常見的,這種困境無論是在夫妻關(guan) 係中,還是在親(qin) 子關(guan) 係中都很頑固。從(cong) 係統式家庭谘詢的視角看,成員是在用這樣的方式維護著整個(ge) 家庭關(guan) 係(也被稱作係統)的平衡。

  家庭成員之間究竟是被相互控製的,還是被相互影響的呢?我更傾(qing) 向於(yu) 相互影響。當我認定“我”在被“你”控製時,我也有了一個(ge) 很堅定的信念:“我不得不這樣做”,當我發現“我”在被“你”影響時,我就會(hui) 發現,這裏麵既有“你”的影響,也有“我”主動選擇的一部分,我既然有了選擇的空間,那我就一定有改變的可能。

  人這一生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帶著自由感、有創造性地活著。相信如果你能嚐試著解決(jue) “問題依賴症”,走出“囚徒-獄卒”困境,你就能重拾對生活的熱情,你的這份勇氣與(yu) 力量也一定會(hui) 影響到你周圍的人。(樹輝)

  (作者為(wei) 實戰派心理谘詢師,樹輝心理創辦人)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