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外衣下是人的成長
作者:金 燕
近期,一部奇幻懸疑題材的劇集《唐朝詭事錄》意外走紅。這個(ge) 非熱門題材、無流量明星、無強勢宣傳(chuan) 的“三無”作品,本該是小眾(zhong) 中的小眾(zhong) ,開播之初並不被人看好,後期卻口口相傳(chuan) ,成為(wei) 許多不關(guan) 注古裝懸疑劇的觀眾(zhong) 們(men) 津津樂(le) 道的網絡熱點,持續占據著播出平台的熱門榜首。
複盤該劇低開高走的過程會(hui) 發現,該劇前期的不被看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wei) 創作者在節奏上沒有遵循“黃金七分鍾、生死前三集”的法則,在人物設定上則一反古裝劇男主情商智商雙在線的套路。而其在後期口碑出圈,則是因為(wei) 主創在懸疑探案玄幻的故事外殼下,講好了一個(ge) 動人的成長故事。
作為(wei) 懸疑探案故事集,開篇的故事《長安紅茶》表現得中規中矩,情節緊湊但也說不上多麽(me) 驚心動魄,缺少特別的記憶點,屬於(yu) 不難看但也不驚豔的及格水準。男一號人物、中郎將盧淩風雖然身居高位儀(yi) 表堂堂,但其性格傲慢、莽撞、冒失、衝(chong) 動、簡單到幼稚、耿直到低情商、為(wei) 人處事直愣愣硬邦邦,智商雖高,卻因性情的不圓融而顯得笨拙,甚至屢屢壞事,可以說除了外形俊朗毫無亮點。
讓人看下去的是作為(wei) 他對立麵及搭檔的區區縣尉蘇無名。這個(ge) 官階低微貌不驚人的中年男人,身上有著與(yu) 盧淩風截然相反的人物個(ge) 性。他人情練達,深諳官場潛規則,有著圓融的世俗智慧,初看起來油滑老辣,但卻內(nei) 心剛正,隻求真相不畏權貴,時刻以師傅狄仁傑為(wei) 行為(wei) 標準。性情截然相反的兩(liang) 人圍繞同一案件的屢次碰撞妙趣橫生,讓人有了繼續追劇的欲望。
及至第二個(ge) 案件《甘棠驛案》時,被貶為(wei) 平民已經一無所有的盧淩風雖然還努力保持著貴族出身的矜持和驕傲,但已經開始信任足智多謀的“一介書(shu) 生”蘇無名了,兩(liang) 人在詭事連連的甘棠驛中開始有了合作的默契。第三個(ge) 案件《石橋圖案》中,盧淩風依然處在放不下世家出身的包袱、情感麵前放不下麵子的人生尷尬階段。但隨著劇情的一點點鋪陳,大家都看到,楞硬耿直的盧淩風對追求真相的癡迷和對蒼生黎民的不忍,不管身處何種窘迫境地,都不曾改變過。於(yu) 是他的正直純良連同他的明顯的性格缺陷都開始被觀眾(zhong) 看見和接受。整部劇中段以後,上帝視角的觀眾(zhong) 都看得明白,擁有赤子之心的盧淩風猶如一塊璞玉,正在被蘇無名信念篤定有條不紊地打磨。
十分有趣的一個(ge) 觀劇現象是,作為(wei) 一個(ge) 懸疑探案劇,兩(liang) 三個(ge) 故事過後,案件本身如何發展已經不是很重要,主角的境遇是否慘淡是否能重歸高位也不重要,這個(ge) 天資優(you) 秀但性格並不討喜的核心人物如何在辦案過程中得到錘煉,如何成長蛻變才是觀眾(zhong) 最值得期待的事。
隨著劇情進展,盧淩風複雜的身世被漸漸解密,他性格中的各種缺陷也都有了可信的落腳點。比如傲慢背後是來自童年被遺棄的自卑,不會(hui) 談情說愛是因為(wei) 從(cong) 小沒有受到過情感灌注等等。而與(yu) 男女老少組成的探案五人組協同辦案的過程中,他的創傷(shang) 被一點點治愈。他的成長也與(yu) 案件的發展絲(si) 絲(si) 相扣,一次次尋找真相的過程,也是智慧超群又深得狄公真傳(chuan) 的蘇無名手把手教盧淩風專(zhuan) 業(ye) 與(yu) 做人的過程。一年的曆練,讓曾經傲慢急躁的中郎將漸漸變得謙卑謹慎,在情感上,也不知不覺卸下自己堅硬的盔甲,敢於(yu) 麵對自己的創痛和真實的內(nei) 心。看似脫軌的人生旅程與(yu) 人物內(nei) 心的成長交織在一起,其變化令人信服。
縱觀該劇,我們(men) 會(hui) 發現,人物的性格有由來,人物的成長有依憑,人物的思想情感有至高的歸屬地,這一完整的生長鏈條,結實地附著在一個(ge) 又一個(ge) 奇幻案件上,通過辦案的曆練,盧淩風從(cong) 少年輕狂傲慢自負到心懷蒼生有勇有謀,其成長軌跡清晰自然合情合理,人物不扁平不甜膩,在古裝劇裏算是一股清流。
可以說,這部貼著懸疑探案玄幻標簽的詭異故事集,真正的內(nei) 核是一個(ge) 人的成長,奇幻懸疑的案件和精良的服化道隻是它的外衣。一部小眾(zhong) 題材的作品能破圈,正是因為(wei) 這部劇的精神內(nei) 核給人帶來的鼓舞和安慰。實際上,拔高主題的古裝網絡劇現在並不少見,天下、蒼生、家國、自我、成長等等字樣屢見不鮮,但很多劇的中心思想會(hui) 流於(yu) 口號,與(yu) 劇情本身並不能緊密貼合,所以很難像《唐》劇這樣形成一股貫穿全劇的精神氣韻。
當盧淩風通過重重曆練已經成長為(wei) 業(ye) 務幹練成熟穩重心存敬畏與(yu) 謙卑的優(you) 秀探案人才,一向示弱隨時求武力保護的蘇無名在狄公排位前正色跪拜道:“恩師狄公在上,當年您說過,之所以不收盧淩風為(wei) 徒,是因為(wei) 他年少輕狂,恃才傲物,但您又說,此人心地純良天資聰穎,性格率真,心懷天下,是可塑之才,若終有一日,他能經過曆練,知曉民間疾苦,真正懂得百姓即社稷的道理,便可由蘇無名代師收徒。”這一段義(yi) 正辭嚴(yan) 的獨白,不僅(jin) 震撼了盧淩風,也震撼了觀眾(zhong) 的心。盧淩風經曆了蛻變之後,終於(yu) 找到了精神上的父親(qin) 。相較於(yu) 古裝網絡劇中隨處可見的男歡女愛,這是更能給予觀眾(zhong) 以高級精神滿足的大團圓結局。
當然,單有正能量的思想主題和巧妙構思的劇情,也並不足以讓一部劇引發如此廣泛的關(guan) 注,該劇在各個(ge) 方麵的表現都超出了水準線,是一部整體(ti) 上製作精良的用心之作。
首先,演員演技全體(ti) 在線,兩(liang) 位男主角的表演與(yu) 角色的契合度更是妙不可言,楊旭文把中郎將盧淩風的酷與(yu) 楞、楊誌剛把蘇無名的滑與(yu) 正,都表現得絲(si) 絲(si) 入扣。其次,劇中武打場麵是一大亮點,場麵的巧妙調度,動作推陳出新的精彩設計,使得每一個(ge) 案件都有一個(ge) 高燃的結尾。再者,環境造型和布景製作也甚為(wei) 用心,將晚唐時期的風土人情、民間習(xi) 俗依次展現給觀眾(zhong) 。或破敗陰森或富麗(li) 堂皇,每個(ge) 段落的布景都與(yu) 劇情相得益彰,給觀眾(zhong) 帶來十足的視覺享受;高度還原唐朝服裝樣式,雙男主的每一套圓領袍在用料和紋路細節處都極為(wei) 考究,劇中人物的襆頭裝扮也頗具美感,令觀眾(zhong) 充分體(ti) 會(hui) 到唐裝之美。
回過頭來看,該劇的反套路設計是一種極大的冒險,如果不是有明確的價(jia) 值追求,不是對思想內(nei) 涵精神內(nei) 蘊的力量有著高度的信念,通常是不敢這樣操作的。我想該劇的主創團隊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麽(me) ,所以能夠自信地把精彩留在後半程,讓人物在越來越精彩、格局越來越開闊的故事情節中,一步一個(ge) 腳印地穩步成長,在每個(ge) 段落都有小高潮的基礎上,最後疊加成整部劇的大高潮。觀眾(zhong) 需要娛樂(le) 不假,但有靈魂的作品才能真正擊中觀眾(zhong) 的心。
(作者為(wei)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副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