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之歌》:致敬奮鬥者 禮讚新時代
日前落下帷幕的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全麵展示了我國近幾年來舞台藝術創作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作為(wei) 受邀在中國藝術節進行展演的優(you) 秀劇目之一——大型情景歌舞史詩《奮鬥者之歌》於(yu) 9月9日和10日連續兩(liang) 天在北京上演,獲得首都各界好評。
《奮鬥者之歌》創排於(yu) 2020年,迄今為(wei) 止已赴全國多地巡演,一路收獲了廣泛的好評與(yu) 口碑,逐漸成為(wei) 一部經得起市場檢驗的經典之作。此番,《奮鬥者之歌》再度登上首都舞台,是經過打磨升級後的嶄新亮相。同時,它是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唯一一台“工”字題材的劇目,飽含熱情、充滿力量。
一部獻給勞動者的奮鬥史詩
“全總文工團是中華全國總工會(hui) 直屬的國家級綜合性文藝院團,成立66年來,始終以深入國家重點工程、重點科研項目、勞動競賽現場及一線艱苦行業(ye) 、扶貧脫困一線演出為(wei) 主業(ye) ,大力創作表現當代職工生活、弘揚工人階級奮鬥精神的優(you) 秀作品,逐步形成了我們(men) 的藝術風格。”全總文工團黨(dang) 委書(shu) 記、團長錢磊介紹,“《奮鬥者之歌》用藝術的方式禮讚勞動模範,謳歌各行各業(ye) 的勞動者,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勵億(yi) 萬(wan) 職工不斷奮進,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大型情景歌舞史詩《奮鬥者之歌》是一部獻給勞動者的奮鬥史詩,整台演出由序《勞動暢想曲》、一幕《奮起》、二幕《奮鬥》、三幕《奮進》、尾聲《奮鬥進行曲》組成,從(cong) 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一直到奮進新時代跨越半個(ge) 多世紀的時光,以時空長廊的方式生動展現了不同時代先進勞動者的風采,禮讚了中國工人階級在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時期的貢獻。《奮鬥者之歌》通過昂揚震撼的歌舞表演和傾(qing) 情塑造的奮鬥群像,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激情謳歌中華民族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奮鬥曆程,壯美展現勞動人民自力更生、勇於(yu) 創新、建功圓夢的奮鬥風采,豪邁禮讚中華兒(er) 女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永創輝煌的奮鬥精神。
《奮鬥者之歌》用3組情景歌舞表演展現火熱的勞動場麵、感人的奮鬥情景,《咱們(men) 工人有力量》《我為(wei) 祖國獻石油》《金梭和銀梭》《年輕的朋友來相會(hui) 》等經典歌曲凝聚了幾代人的回憶,情景表演《勞動楷模》《澎湃的春潮》緊密承接情景歌舞,用生動的角色及或幽默、或深情的語言,立體(ti) 展現了勞動者奮鬥拚搏、努力建設新時代的火熱激情。“東(dong) 方破曉飄紅旗,華夏雷鳴現曙光。風雨不動勢如虹,沙場揮戈凱歌揚……”全總文工團常務副團長兼藝術總監、歌唱家陳思思傾(qing) 情演唱主題歌曲《奮鬥進行曲》,以昂揚奮進的旋律和歌聲為(wei) 演出畫上句號,以此向激勵著人們(men) 奮進的一代又一代前輩奮鬥者致敬。
既要老歌新唱,又要化繁為(wei) 簡
“《奮鬥者之歌》是全總文工團集全團之力精心籌劃、潛心創作、傾(qing) 情打造的情景歌舞巨製。我們(men) 在劇中想要展現的是中國工會(hui) 始終與(yu) 新中國億(yi) 萬(wan) 勞動者相伴相隨的曆史,也是表達和弘揚每個(ge) 時代勞動榜樣的理想、堅守、熱情、奉獻和創造的曆史。”陳思思表示,經典是打磨出來的,自創排以來,《奮鬥者之歌》在保持原有的風貌基礎之上不斷進行著完善,“為(wei) 參加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展演,我們(men) 對《奮鬥者之歌》再次進行了打磨,比如在主題立意上,更加緊扣時代的精神譜係深入挖掘素材;在藝術呈現上,無論表演還是燈光、服裝、道具都精雕細琢,力爭(zheng) 既攀高峰又接地氣。”
“《奮鬥者之歌》在這兩(liang) 年的創排和巡演過程中,根據觀眾(zhong) 的反饋,邊演邊調整、邊演邊打磨。為(wei) 了參加本屆中國藝術節,我們(men) 在很多曲目上都進行了重新錄製,在舞美燈光上也做了全新的升級,演員陣容上更是做了擴充。”《奮鬥者之歌》執行導演、全總文工團創編室編導易傑坦言,本次重新打磨推出的難點之一是如何讓老歌新唱,讓一些非常經典的歌曲經過重新錄製帶來一些新感受、新表達,用新時代的視角去呈現。“我們(men) 既要腳踏實地,也要放眼未來,在整台演出中讓這種熱血的感覺和對奮鬥精神的禮讚,通過不同曆史時期的講述,讓它氣韻貫通地傳(chuan) 遞下來。”易傑說,在音樂(le) 創新方麵,尾聲部分《奮鬥進行曲》創新地以進行曲的方式演唱,質樸、接地氣、具有力量感地表達奮鬥者的豪邁與(yu) 期許,傳(chuan) 達出《奮鬥者之歌》這場演出的宗旨。
帶給一線工作者的感動和溫暖
全總文工團被廣大勞動者親(qin) 切地稱為(wei) “咱們(men) 工人自己的文工團”,藝術家的創作源泉永遠來自於(yu) 火熱的一線勞動和生活,他們(men) 也永遠掛念著勤奮的勞動者。此輪在北京演出前,全總文工團聯合中國職工之家和中國職工發展基金會(hui) 在“月壇小哥”驛站進行的慰問一線勞動者誌願服務活動中,貼心地為(wei) 在驛站就餐的快遞員、外賣員、建築工人、社區服務人員等戶外勞動者送上《奮鬥者之歌》演出票。因此,演出時,坐在觀眾(zhong) 席間的除了熱愛藝術的首都市民,還有眾(zhong) 多來自生產(chan) 和建設一線的行業(ye) 勞模和普通的勞動者。
28歲的孫越是“餓了麽(me) ”平台的一位騎手,他始終嚴(yan) 格遵守各項交通規則,並且培訓、督促站點內(nei) 同事也嚴(yan) 格遵守,為(wei) 平安北京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平時送外賣時,曾好幾次路過全總文工團,還往裏麵張望過。平時確實很少有機會(hui) 去劇場欣賞藝術家的表演,這次終於(yu) 能夠在現場看《奮鬥者之歌》演出,非常開心。”孫越說。
中秋節演出當晚,抗疫一線的社區工作者吳玲拿著寫(xie) 滿藝術家簽名的節目單走出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這個(ge) 夜晚對她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yi) 。《奮鬥者之歌》的贈票是她收到的一份特殊禮物。這一晚,她帶著一份感動和溫暖,與(yu) 每一位觀眾(zhong) 在《奮鬥者之歌》喜慶熱鬧的歌舞中感懷激情歲月,感念美好的新時代。(記者 胡 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