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貫通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蔣菡)記者從(cong) 水利部獲悉,10月29日,隨著“粵海42號”TBM掘進機在廣東(dong) 東(dong) 莞大嶺山破岩而出,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長達135公裏的48條盾構隧洞全部貫通,工程建設轉入全麵內(nei) 襯階段,為(wei) 早日實現2023年底通水目標、全麵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國務院部署加快建設的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從(cong) 西江佛山順德鯉魚洲取水,向珠江三角洲東(dong) 部的廣州市南沙區、東(dong) 莞市和深圳市供水,並為(wei) 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dong) 省番禺、順德等地區提供應急備用供水條件,惠及1140萬(wan) 人。
工程采用深埋隧洞輸水方式,其中盾構隧洞總裏程135公裏(部分線路雙洞),開挖直徑4.1米至8.3米,同時投入了29台土壓平衡盾構機、18台泥水平衡盾構機和1台TBM掘進機,輸水隧洞開挖深度和盾構機投入規模之大均屬國內(nei) 罕見。
秉持“把方便留給他人、把資源留給後代、把困難留給自己”的建設理念,瞄準“打造新時代生態智慧水利工程”的建設目標,工程全線采用深埋隧洞方式,在縱深40米至60米的地下空間建造輸水管道,永久征地僅(jin) 2600畝(mu) 。與(yu) 傳(chuan) 統地麵輸水方式相比較,節約了約兩(liang) 萬(wan) 畝(mu) 土地資源,為(wei) 未來發展預留寶貴地表和淺層地下空間。
然而,由此帶來的挑戰大幅增加,該工程建設須攻克長距離深埋盾構施工、高水壓襯砌結構設計及施工、寬揚程變速水泵研發、長距離深埋管道檢修等多項世界性難題。
據了解,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的“盾構征程”曆時900多個(ge) 日夜,一大批院士、專(zhuan) 家與(yu) 上萬(wan) 名建設者一道,克服重重困難,實現全線盾構貫通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