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閉症兒童更好地隨班就讀
保障特殊人群享受高質量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環節。自閉症兒(er) 童是特殊人群的一部分,因為(wei) 病因不明確,目前沒有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可以緩解自閉症的核心障礙,教育是唯一有效的手段。對於(yu) 學齡期的自閉症兒(er) 童來說,融合教育是一種高效的幹預方式,是他們(men) 融入社會(hui) 、成長進步的最佳途徑。那麽(me) ,如何讓自閉症兒(er) 童隨班就讀,更好地接受接受教育呢?
如何準備?
在自閉症兒(er) 童進入具備融合教育條件的學校之前,老師及家長不僅(jin) 需要在學業(ye) 方麵為(wei) 其做好準備,更需要培養(yang) 孩子的安坐能力、服從(cong) 與(yu) 自理能力、讀寫(xie) 能力等綜合能力,避免在普通學校中出現“隨班混讀”“隨班就座”等情況。準備工作要按部就班地開展:第一,家庭需要培養(yang) 自閉症兒(er) 童在複雜環境中持續安坐的能力。安坐訓練過程中需要進行積極的強化與(yu) 鼓勵,並做好記錄,以便把握訓練的進度和效果。在訓練進行到一定程度後,家長可與(yu) 學校溝通,利用暑期進入學校教室開展安坐訓練,讓孩子熟悉實際環境,為(wei) 隨班就讀做好切實準備。第二,要讓自閉症兒(er) 童了解和熟悉學校的基本規則,實現基本生活自理,並能進行基本的社交活動。這是進行融合教育的基礎。可以匹配一名自閉症兒(er) 童喜歡的同齡小夥(huo) 伴,打造社交場景,讓自閉症兒(er) 童逐步習(xi) 得基本的社交溝通技巧,學會(hui) 與(yu) 同齡人和睦相處。第三,需要培養(yang) 自閉症兒(er) 童一定的聽讀和書(shu) 寫(xie) 能力,並提前預習(xi) 相關(guan) 課程。認知能力訓練一定要從(cong) 簡單到複雜層層推進,在此過程中要保證進展平穩,避免難度提升過快造成情緒問題。
如何開展?
在通過測試評估和精準安置後,自閉症兒(er) 童隨班就讀正式開始。在他們(men) 進入普校教育係統的第一個(ge) 學期,家長需要根據《關(guan) 於(yu) 加強殘疾兒(er) 童少年義(yi) 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配合學校和老師做好隨班就讀的各項工作,為(wei) 今後的融合教育做好鋪墊。第一,讓自閉症兒(er) 童提早接觸特教老師,通過相處和磨合,形成較為(wei) 融洽的師生關(guan) 係。自閉症兒(er) 童在情感上認同特教老師,接下來的陪讀工作才能有效開展。第二,家長和特教老師需要配合班主任及科任老師製定個(ge) 別化教育計劃。家長要與(yu) 老師們(men) 多溝通,根據孩子自身的能力與(yu) 水平,明確短期和長期的教育目標,開發潛能、補償(chang) 缺陷。在製定個(ge) 別化教育計劃的過程中,特教老師也要和班主任及科任老師們(men) 處理好關(guan) 係,在隨班就讀工作上達成共識。第三,為(wei) 自閉症兒(er) 童打造和諧友愛的班級環境,把生命多樣化觀念、融合發展理念傳(chuan) 遞給其他同學以及他們(men) 的家長,尋求最大的支持。可以通過開班會(hui) 、舉(ju) 辦家長會(hui) 、發放科普小冊(ce) 子、組織相關(guan) 班級活動等方式,鼓勵同學們(men) 對自閉症兒(er) 童給予關(guan) 心和幫助。第四,老師和家長要配合隨班就讀巡回指導老師的工作。巡回指導老師以巡回教學的方式對一定區域內(nei) 的自閉症兒(er) 童進行定期及專(zhuan) 項輔導,對隨班就讀的個(ge) 案進行跟蹤調查,及時關(guan) 注隨班就讀對象的發展情況,動態地處理個(ge) 別化教育方案。
接受義(yi) 務教育,是自閉症兒(er) 童的基本權利;融合教育,是自閉症兒(er) 童成長進步的主要方式。將隨班就讀落到實處,為(wei) 自閉症兒(er) 童的成長創造更好的融合環境,需要家庭、學校、社區教育共同努力、互相協作。
(作者:石靜,係廣東(dong) 外語外貿大學語言障礙與(yu) 言語診療研究中心副教授;胡曉毅,係北京師範大學孤獨症兒(er) 童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