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有約】勾勒幸福畫卷、品味甘甜生活,當老外遇見嘉興海鹽民俗文化之美
中國日報網11月1日電 (記者 董靜)10月31日,“2022中國有約A Date with China”國際媒體(ti) 主題采訪團走進浙江嘉興(xing) 海鹽縣雪水港村,40餘(yu) 名外國媒體(ti) 駐華記者、在華外籍網絡名人及中國網絡媒體(ti) 記者在這裏領略民俗文化之美,感受傳(chuan) 統文化在傳(chuan) 承中煥發的生機。
金秋落葉、田間公路、歡歌起舞……一幅幅美麗(li) 鄉(xiang) 村的剪影躍然匾上。這些色彩炫麗(li) 的“蠶匾畫” 吸引人們(men) 駐足拍照、觀賞。外國記者和在華外籍網絡名人還踴躍體(ti) 驗了蠶匾畫的繪製。
“蠶匾畫”是海鹽民間畫特色之一,是以蠶匾作為(wei) 載體(ti) ,用毛筆勾線、均色,創作出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民間藝人在蠶匾上勾勒幸福畫卷,裝飾美麗(li) 鄉(xiang) 村。
來自英國的中國日報外籍專(zhuan) 家沃倫(lun) ·辛格·巴特萊特在手工藝人的指導下體(ti) 驗了蠶匾畫繪製。
在體(ti) 驗過蠶匾畫繪製後,采訪團來到雪水港村的“米酒記憶館”。雪水港村有著悠久的米酒釀製曆史,村裏的“雪米酒釀製技藝”被評為(wei) 海鹽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近年來,雪水港村積極複活本村特有的米酒、青團、香囊等農(nong) 特產(chan) 品製作,建設米酒記憶館,喚醒鄉(xiang) 土記憶。一杯甘甜的米酒倒映出雪水港村的村落曆史文化,展現了一代代村民的奮鬥曆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