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的殯葬網劇,是一場嚴肅的生命教育
作者:沈彬
近日,《三悅有了新工作》正在熱播,將殯葬行業(ye) 置於(yu) 聚光燈下,引發了公眾(zhong) 的熱議。這些殯葬從(cong) 業(ye) 人員注定站在所有人的人生盡頭,那麽(me) ,他們(men) 接受了什麽(me) 樣的教育,中國殯葬行業(ye) 教育又是如何呢?有媒體(ti) 調查發現,殯葬行業(ye) 人才需求量大,僅(jin) 殯儀(yi) 館每年的人才缺口就在1萬(wan) 人左右,而全國現有的8所開辦殯葬類專(zhuan) 業(ye) 的中、高職院校,殯葬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每年總計不足千人。
隨著老齡人口的持續增長,預計殯葬行業(ye) 的人才缺口將越來越大。值得關(guan) 注的是,雖然我國有8所院校開設了殯葬類專(zhuan) 業(ye) ,專(zhuan) 業(ye) 方向主要有殯葬服務、殯葬設備、防腐整容、陵園設計四大類,但是,尚無學校在本科層次設立殯葬專(zhuan) 業(ye) 。
人們(men) 往往忌諱談死亡,也連帶著忌諱“和死亡有關(guan) 的人”,殯葬從(cong) 業(ye) 人員也被置於(yu) 黑色的陰影當中,伴隨這個(ge) 行業(ye) 的總是“鬼故事”和反複出現的“火葬場上班一晚掙1600元”之類的謠言。殯葬行業(ye) 眼下遇到的問題,需要全社會(hui) 拿出更大勇氣直麵,這個(ge) 行業(ye) 的從(cong) 業(ye) 者不應被畫上可憎的臉譜。
如果說,電影《人生大事》講述的是殯葬業(ye) 頗有些江湖氣的前端業(ye) 務,那麽(me) ,《三悅有了新工作》則試圖從(cong) 殯葬業(ye) 的專(zhuan) 業(ye) 性出發,打消公眾(zhong) 對於(yu) 殯葬從(cong) 業(ye) 者的恐懼和偏見。三悅並非殯儀(yi) 專(zhuan) 業(ye) 科班出身,卻仍能擔任遺體(ti) 化妝師。這個(ge) 身份設定也的確反映出殯葬行業(ye) 的現實,北京社會(hui) 管理職業(ye) 學院生命文化學院院長何振鋒曾對全國150家殯葬服務機構1500多名從(cong) 業(ye) 者做過調查,隻有21.52%的人專(zhuan) 業(ye) 為(wei) 殯葬,有專(zhuan) 業(ye) 學習(xi) 背景的人占比很低。
另一個(ge) 耐人尋味的現象是,不少殯儀(yi) 館的招聘時要求學曆是本科,而目前中國並沒有殯葬行業(ye) 的本科教育,最高僅(jin) 僅(jin) 有專(zhuan) 科教育。這似乎很能勾勒出當下殯葬教育和就業(ye) 的尷尬所在:全社會(hui) 期待有高水平、高學曆的殯葬人才,能夠給予逝者最後的溫情,但在整個(ge) 學曆教育中,殯葬業(ye) 又被想當然地放在了被忽視的位置之上。
今年,《人生大事》《三悅有了新工作》兩(liang) 部有關(guan) 殯葬行業(ye) 的影視劇熱映、熱播,得到公眾(zhong) 的積極反饋,也說明公眾(zhong) 對殯葬這個(ge) 特殊行業(ye) 的集體(ti) 情緒和認知,正在發生改變,走進電影院接受一場“人生大事”的生命教育,或者,拿起手機與(yu) 三悅共享對死亡、相愛、活著的認識,這說明中國社會(hui) 越來越包容,正在完成對死亡“祛魅”,更多人有了更多勇氣直麵、討論殯葬行業(ye) 的利弊症結。
正像劇裏的那句台詞:“我們(men) 離死亡太遠,能平靜麵對死亡的人,少之又少。”因為(wei) 熱愛生命,所以更要嚴(yan) 肅麵對生命的盡頭,對死亡有嚴(yan) 肅的態度,對殯葬業(ye) 也是如此。希望這個(ge) 行業(ye) 不再被種種流言所困擾,我們(men) 能更坦然麵對生死問題,對殯葬行業(ye) 的討論不再是禁忌。殯葬網劇熱播,是一場嚴(yan) 肅的生命教育,讓我們(men) 有機會(hui) 思考那些嚴(yan) 肅的話題。(沈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