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演活醜角 分享歡樂

發布時間:2022-11-02 16:25: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全身紫哇哇,雙頰似桃花,發辮翹尾巴,發梢帶個(ge) 花。”她寬闊的抹額上紮兩(liang) 朵粉花,塗紅的嘴唇上方點一顆痣,臉頰邊還晃蕩兩(liang) 隻紅辣椒耳墜,造型俏皮詼諧,加上一雙滴溜溜帶笑的眼睛,更讓人忍俊不禁。憑著這樣的形象,河南省曲劇團青年演員、知名女醜(chou) 張曉英已在抖音獲讚超1200萬(wan) ,有近280萬(wan) 粉絲(si) 。網友親(qin) 切地叫她“曉英”或“張老師”。

  張曉英出生於(yu) 梨園世家,用她的話說,“我的胎教就是聽戲”。在濃厚的戲曲氛圍下長大,張曉英從(cong) 小就展現出了極強的戲曲天賦,五六歲時已對一些戲段耳熟能詳,到了八九歲就能有模有樣地唱幾段戲了。

  起初,張曉英主攻的是黑頭。黑頭即戲曲中勾黑臉譜的花臉角色,比如包公,屬於(yu) “生旦淨末醜(chou) ”中的“淨”。她與(yu) “醜(chou) ”結緣是源於(yu) 跟一位前輩學唱段。戲曲中的醜(chou) 角是滑稽角色,多在鼻梁眼窩處勾畫臉譜,又可進一步分為(wei) 男醜(chou) 和女醜(chou) ,女醜(chou) 就是彩旦。因彩旦為(wei) 惹人發笑需要扮醜(chou) ,願意學的人不多。張曉英天生愛說笑逗樂(le) ,剛一學醜(chou) 就演得活靈活現。但她這時並沒有想以此為(wei) 主業(ye) 。

  2003年,張曉英來到鄭州打拚,在茶樓裏演出。她每天四處奔走,有時卻連一段戲也沒被點上。後來,張曉英得到機會(hui) 在一家茶樓常駐,當沒人點戲時,她就免費演。隻唱包公戲太耗嗓子,她靈機一動開始演醜(chou) ,唱些輕快小段。

  “一開始我還磨不開臉,得用毛巾蓋住半邊臉才好意思上台。”然而張曉英漸漸發現,每當自己上台演醜(chou) ,觀眾(zhong) 就會(hui) 報以巨大的熱情。漸漸地,越來越多觀眾(zhong) 點戲,專(zhuan) 門要看她演醜(chou) ,其他茶樓也開始邀請她演出。從(cong) “沒人氣”到變成“紅人”,張曉英意識到自己找對了路子。

  既然決(jue) 定演醜(chou) ,就要認真琢磨。張曉英不局限於(yu) 既定套路,將自己對“醜(chou) ”的理解融合到表演中。她改良女醜(chou) 造型,把後麵的發束用鐵絲(si) 撅起來,讓尾部的大粉花高高翹起,還在臉頰兩(liang) 側(ce) 加上兩(liang) 隻紅辣椒造型的誇張耳墜,增加了詼諧幽默感。她善於(yu) 觀察生活,熱愛自己土生土長的中原大地,也因此把鄉(xiang) 土文化、地方民俗、個(ge) 人經曆加入創作。比如她的劇目《桑林收子》。《桑林收子》原為(wei) 同名黃梅戲,講述老太太和女兒(er) 在桑林救下一位少年,引來一段美好姻緣的故事。張曉英選擇“救人”一折進行擴寫(xie) ,加入了許多自己日常積累的笑料,使其成為(wei) 了讓人笑聲不斷的詼諧小品。

  2020年,戲曲演出因疫情中斷。這促使張曉英開設了抖音賬號。她說:“一方麵,我們(men) 唱戲需要練嗓子;另一方麵,我也想借助互聯網平台,讓戲曲給大家帶來歡樂(le) 。”在短視頻中,張曉英經常自編順口溜和唱段,或分享一些生活笑料。“大家歡樂(le) ,我更歡樂(le) 。”張曉英說。每次直播時,她還會(hui) 給大家唱曲劇、越調或一些小劇種曲目。

  張曉英現在不僅(jin) 有了更多收入來改善生活,也有了更多心力去傳(chuan) 播戲曲文化。所謂“無醜(chou) 不成戲”。張曉英說:“醜(chou) 角就像是菜裏有味的佐料,雖不是最主要的,但少了它,戲就好像缺了什麽(me) ,變得平淡無味。好的醜(chou) 角能讓戲更好看。”醜(chou) 角難演,因為(wei) 它不僅(jin) 要扮醜(chou) 去逗樂(le) 大家,還要求演員具備一種恰到好處的幽默感,既誇張又不過火。張曉英正在計劃收徒,還打算在退休後專(zhuan) 門培養(yang) 彩旦,“我想把自己演醜(chou) 的心得傳(chuan) 授給更多人,讓這個(ge) 行當能出更多人才。”(張子涵)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