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學紮實 工作更踏實(實施就業優先戰略②)
核心閱讀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健全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製度,推動解決(jue) 結構性就業(ye) 矛盾。”
產(chan) 教融合提升學生職業(ye) 技能、崗前培訓幫助新職工盡快成長、職業(ye) 技能培訓為(wei) 農(nong) 民工拓寬就業(ye) 渠道……各地各領域通過多種形式加強職業(ye) 培訓,促進創業(ye) 帶動就業(ye) 。
校企合作——
理論結合實際
增強就業(ye) 信心
“老師,這張圖色彩偏暗,導致衣服整體(ti) 看起來有點色差,該如何調整呢?”10月20日上午,走進江西省共青城市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園產(chan) 業(ye) 學院的培訓課堂,來自江西財經職業(ye) 學院的大三學生楊文傑正在向老師請教。“從(cong) 店鋪運營、貨品拍攝到供應鏈物流等,所有我想了解的跨境電商實操知識,在這裏都可以學到!”
電子商務是近幾年的熱門專(zhuan) 業(ye) 。“填報專(zhuan) 業(ye) 的時候沒多想,可兩(liang) 年多下來,學的內(nei) 容都偏理論化,對於(yu) 電商行業(ye) 的整體(ti) 了解仍然‘雲(yun) 裏霧裏’。”今年5月,學校組織了包括楊文傑在內(nei) 的部分學生到共青城市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園參觀,“當時,園區把業(ye) 內(nei) 創客都聚到一起為(wei) 我們(men) 做了介紹。”楊文傑說。
據了解,共青城市於(yu) 2020年3月創建共青城市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園,並於(yu) 當年10月正式投入運營。截至目前,園區入駐企業(ye) 近700家,出口產(chan) 值近7億(yi) 美元。同時,共青城市有8所高校,近10萬(wan) 名大學生。
今年6月20日,共青城市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園產(chan) 業(ye) 學院正式揭牌。該學院是由共青城市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園和本土院校合作共建的示範性培訓基地。學院基礎設施由共青城市政府出資建設,師資方麵由合作院校承擔。同時,借力園區企業(ye) ,學院開設了跨境電商、市場營銷、現代物流關(guan) 係、國際貿易、軟件開發、商務英語等專(zhuan) 業(ye) 實操課程。目前,已同江西財經職業(ye) 學院、九江職業(ye) 大學、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南昌大學共青學院、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5所院校開展合作,首批有308名學生於(yu) 今秋正式進入培訓。
“我們(men) 學院助教、老師一共有10人,由高校老師、專(zhuan) 業(ye) 講師和外聘教師組成。”共青城市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園副總經理馮(feng) 成來介紹,“對企業(ye) 來說,可以更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人才。對於(yu) 學生來說,可以更快速地學到東(dong) 西以便於(yu) 求職。”
“這裏像是一個(ge) 小型大學,吃住學一條龍,我們(men) 不用出一分錢,實現了把課堂搬到企業(ye) 。”作為(wei) 首批參與(yu) 培訓的學生之一,楊文傑對當下的環境適應得挺快。馮(feng) 成來告訴記者,未來,如果學生想要就業(ye) ,產(chan) 業(ye) 園可以直接與(yu) 園區企業(ye) 對接。若有創業(ye) 意願,後期配套服務也很健全,比如場地免費提供、貨源先賣後付、導師一對一幫扶指導等。
近年來,共青城市積極探索職業(ye) 學校辦學模式改革,大力推進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讓高校與(yu) 企業(ye) ‘無縫對接’,專(zhuan) 業(ye) 與(yu) 產(chan) 業(ye) ‘同頻共振’,學院建設與(yu) 地方發展‘攜手並進’!”共青城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楊太平說。
崗前培訓——
開展實踐操作
提升崗位技能
最近,西藏礦業(ye) 新入職的青年員工羅浪十分忙碌。白天,他要聽課學習(xi) ,內(nei) 容涉及公司基本情況、未來要開展的項目情況以及各類專(zhuan) 業(ye) 設備的操作;夜裏,他打開電腦,對照筆記,一條條複習(xi) 。
翻著老師給的學習(xi) 資料,羅浪指著一張複雜的機器結構圖說:“公司安排我們(men) 近期前往安徽合肥等地開展實地學習(xi) 培訓。到時候,我們(men) 就有機會(hui) 開展實踐操作,並向專(zhuan) 家當麵請教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西藏礦業(ye) 隸屬於(yu)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進入公司的仁增次旺,今年3月份才從(cong) 武漢回來。經曆了為(wei) 期半年左右的學習(xi) ,作為(wei) 財務人員的他輪轉了多個(ge) 科室,不斷熟悉著公司財務工作的各個(ge) 流程。
“次旺,最近怎麽(me) 樣?”公司安排的帶教老師賀瑞十分關(guan) 心他的情況。
“老師,今天我在科室裏學著用合同結算的係統,辦公室裏資深的老師都在認真指導我的工作呢!”仁增次旺興(xing) 奮地匯報學習(xi) 進度。
在武漢培訓期間,仁增次旺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寫(xie) 下一篇長長的總結。回到西藏,仁增次旺把自己培訓所得做成了PPT,手把手教給了西藏礦業(ye) 的同事們(men) ,大家都從(cong) 中收獲滿滿。
西藏礦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兩(liang) 年,西藏礦業(ye) 針對70多名新員工開展形式多樣的崗前培訓,幫助員工在崗位上順利成長,切實提高員工專(zhuan) 業(ye) 技術水平。據介紹,崗前培訓主要分為(wei) 入職培訓和實踐培訓兩(liang) 個(ge) 階段,前者在西藏開展,後者則是前往經濟發達地區開展。“特別是針對今年剛入職的新員工,我們(men) 後續還將開展進一步培訓實習(xi) ,讓他們(men) 前往河南、江蘇、安徽、湖北等地開展學習(xi) 實踐活動,在崗位上提升技能,實現持續成長。”該負責人說。
農(nong) 民工培訓——
拓寬就業(ye) 渠道
打造職業(ye) 品牌
“有一技傍身,不用再為(wei) 工作發愁了!”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金色裏程小區,36歲的白曉紅剛剛和新雇主簽訂了家政服務協議。
白曉紅是石家莊市欒城區東(dong) 不落營村的村民,前些年一直靠打零工補貼家用。“零工不穩定,隔三差五就得重新找。”2021年,欒城區人社局組織工作人員來到東(dong) 不落營村入戶走訪做宣傳(chuan) ,鼓勵就業(ye) 困難的村民參加職業(ye) 技能培訓。“費用全免!還有美容師、按摩師、家政服務員、麵點師等多個(ge) 方向可供選擇。”白曉紅聽說這個(ge) 消息後,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家政服務員的培訓。
新生兒(er) 和產(chan) 婦護理、嗆奶急救法、輔食製作……近兩(liang) 個(ge) 月的課程培訓後,白曉紅順利通過考核,拿到了家政服務員的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不僅(jin) 如此,欒城區人社局還主動聯係職業(ye) 技能培訓定點機構為(wei) 她推薦工作,幫助她在長安區一家家政服務公司順利就業(ye) 。“我現在做月嫂,一個(ge) 月有7000多元的收入。收入高,離家近!”白曉紅特別開心。
在石家莊市,像白曉紅一樣通過職業(ye) 技能培訓擺脫就業(ye) 難題的農(nong) 民工不在少數。近年來,石家莊市精準施策,以穩崗位、提技能、促就業(ye) 為(wei) 中心,持續推動就業(ye) 促進工程,幫助眾(zhong) 多農(nong) 民工實現高質量就業(ye) 。
“近年來,根據產(chan) 業(ye) 轉型、區域發展需求,我們(men) 把全市有參加就業(ye) 培訓意願的農(nong) 民工都納入免費培訓範圍,通過開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職業(ye) 技能提升工程、農(nong) 民工穩就業(ye) 培訓計劃、轉移就業(ye) 培訓工程等行動,確保人人都有接受技能培訓的機會(hui) 。”石家莊市人社局就業(ye) 促進科科長田聰說,“我們(men) 還進一步加強了定點培訓機構的建設和管理,努力提升培訓後就業(ye) 率,確保達到70%以上。”
豐(feng) 富技能培訓內(nei) 容,拓寬農(nong) 民工就業(ye) 渠道。石家莊市還實施勞務品牌創建行動,著力打造特色勞務品牌。
在井陘縣,作為(wei) “井陘卡友”勞務品牌主體(ti) 建設單位,河北利安駕校近3年來為(wei) 社會(hui) 輸送了大量合格駕駛員。井陘縣微水村村民劉國輝便是其中一員。
這些年,劉國輝沒少為(wei) 工作的事兒(er) 發愁。“父母跟著操心,日子過得都不踏實!”今年4月,劉國輝經村幹部介紹參加了河北利安駕校的駕駛證培訓課程,並於(yu) 8月取得了A2駕駛證。“不僅(jin) 拿到了證,而且駕校還給我推薦了工作!”劉國輝說,如今他在當地一家企業(ye) 做貨車司機,一個(ge) 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
截至目前,石家莊市共創建勞務品牌27個(ge) 。今年以來帶動就業(ye) 17.43萬(wan) 餘(yu) 人,9.39萬(wan) 餘(yu) 人參與(yu) 培訓。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重點群體(ti) 就業(ye) 支持體(ti) 係,加強困難群體(ti) 就業(ye) 兜底幫扶。我們(men) 將進一步優(you) 化就業(ye) 服務,把實現就業(ye) 服務增穩定、技能培訓增能力、權益維護增福祉作為(wei) 目標,為(wei) 農(nong) 村勞動力就業(ye) 貢獻更大力量。”石家莊市人社局副局長張佐禮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01日 1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