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河北一七旬老人收集800餘件老物件守護“非遺”亂彈

發布時間:2022-11-03 09: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邢台11月2日電 (張鵬翔 趙國華)“這個(ge) 笙是教習(xi) 所用,苼苗外表上刻有‘工尺譜’,笙鬥為(wei) 木製,不同於(yu) 一般的錫製或銅製,鬥的表麵用生漆塗抹,經久而不掉色。這是一件老樂(le) 器,有將近400年曆史。”2日,河北省威縣文化館退休職工李雙旭向參觀威縣亂(luan) 彈紀念館的群眾(zhong) 詳細介紹藏品。

  威縣亂(luan) 彈,是我國一個(ge) 地方劇種,始於(yu) 明末,因起源於(yu) 河北省威縣而得名,被稱作中國戲曲“活化石”。2008年,威縣亂(luan) 彈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

  今年74歲的李雙旭出生於(yu) 威縣高公莊鄉(xiang) 河裏莊村一個(ge) 亂(luan) 彈世家,受家庭熏陶,對亂(luan) 彈情有獨鍾。李雙旭希望將亂(luan) 彈物件收集起來集中展示,讓大家免費參觀學習(xi) ,直觀了解“威縣亂(luan) 彈”。10年間,他騎著自行車到處走家串戶尋覓藏品。

  李雙旭說,威縣亂(luan) 彈幾經興(xing) 衰,鼎盛時期,威縣及周邊地區曾一度達到“無村不亂(luan) 彈”的景象。後來隨著現代多種藝術形式的出現,威縣亂(luan) 彈漸漸淡出了人們(men) 的視野,如今更是麵臨(lin) 失傳(chuan) 的危險。

  10年來,李雙旭的足跡遍布威縣的村村落落。他騎著自行車去離家五六十裏路的孟官莊村找威縣亂(luan) 彈傳(chuan) 承人繪製亂(luan) 彈傳(chuan) 統臉譜,向80多歲的亂(luan) 彈推偶老藝人宋之良老人拜師學習(xi) 推偶製作和表演……

  2019年10月,李雙旭創建了威縣亂(luan) 彈紀念館。“李雙旭創辦的亂(luan) 彈紀念館填補了威縣在研究亂(luan) 彈、冀南戲劇史方麵的一項空白。”威縣文化廣電體(ti) 育和旅遊局局長杜君潮說。

  據李雙旭介紹,亂(luan) 彈紀念館陳列有亂(luan) 彈檁板、三鼻銅碗亂(luan) 彈發端樂(le) 器、威縣亂(luan) 彈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孟凡真繪製的亂(luan) 彈傳(chuan) 統臉譜,還有數百張亂(luan) 彈老照片、亂(luan) 彈傳(chuan) 統劇本以及數十套亂(luan) 彈老行頭等,共計800多件亂(luan) 彈藏品,涵蓋了威縣亂(luan) 彈從(cong) 明代起源到現代的整個(ge) 發展脈絡。

  “威縣亂(luan) 彈唱腔渾厚、粗獷,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和韻味,我父親(qin) 收集這些物件就是為(wei) 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它。我現在也正專(zhuan) 心投入到亂(luan) 彈民間藝術活動和文學創作中,我會(hui) 沿著傳(chuan) 承這條路一直走下去。”李雙旭的女兒(er) 李寧說。(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