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要2D還是3D?未來由市場決定
如今打開視頻網站的國產(chan) 動畫頻道,在映入眼簾的作品中,我們(men) 能看到很多3D技術製作的動畫,一部分人的觀感是:這些年的3D動畫越來越多了。互聯網上關(guan) 於(yu) 2D還是3D的爭(zheng) 論從(cong) 未停止,有人認為(wei) 這是中國動畫技術進步的體(ti) 現,也有人質疑3D藝術表現難以企及2D動畫。從(cong) 數據表現上看,3D動畫的觀看量遠超2D,數量上也逐年增加。那麽(me) 未來會(hui) 是3D動畫的天下嗎?新京報專(zhuan) 訪業(ye) 界和學界的諸多專(zhuan) 家,聽他們(men) 分享自己的看法。
觀點
3D動畫會(hui) 成為(wei) 國產(chan) 動畫主流
2020年開播的《凡人修仙傳(chuan) 》是第一部全程用動捕技術製作的國產(chan) 3D真人CG動畫長劇。據製片人周頡介紹,動畫的拍攝過程和真人影視劇非常相似。演員在片場根據劇本和導演的要求進行表演,攝影師、燈光師、道具師等提供支持。
“動捕”工作大致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部分,一部分是“掃臉建模”,另一部分是“現場拍攝”。比如動畫中要用到某位演員的臉,會(hui) 先給演員做一個(ge) 臉部掃描。他需要戴上動捕設備做幾十個(ge) 基礎表情,動畫師以此為(wei) 基礎建立模型。“現場拍攝”是讓演員穿上動捕衣服,麵部戴上動捕設備,根據導演要求進行動作、形體(ti) 、表情(基礎表情之外)和對白的表演。“掃臉建模”與(yu) “現場拍攝”可分別由兩(liang) 個(ge) 人完成。
通過動捕技術製作的3D真人CG動畫,不僅(jin) 異於(yu) 傳(chuan) 統手繪2D動畫,也與(yu) 此前流行的三維(3D)CG動畫風格很不相同。它追求呈現的效果極致、接近真實。
手繪2D動畫受限於(yu) 人力和產(chan) 能,難以保證高品質的連續更新,這恰好是三維(3D)CG動畫的優(you) 勢。“連續更新就會(hui) 建立起非常好的動畫IP積累。”
相比傳(chuan) 統的三維(3D)CG動畫,動捕技術製作的3D真人CG動畫在高品質連續穩定輸出方麵更勝一籌。導演王裕仁舉(ju) 了個(ge) 例子:比如某個(ge) 動畫角色做一個(ge) 往前飛撲的動作,傳(chuan) 統三維(3D)CG動畫要求動畫師根據經驗處理好飛撲過程中手腳與(yu) 身體(ti) 其他部位的位置關(guan) 係。如果處理不好,這個(ge) 動作看上去就會(hui) 比較假。而用動捕技術捕捉演員往前飛撲的動作,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會(hui) 讓動畫的製作流程大幅加快。另一方麵,動畫角色往前飛撲之後往往還有後續的表現,使用動捕技術的話,演員把這一係列動作演完即拍完,一氣嗬成。
周頡、王裕仁都認同,在未來,動捕技術製作的3D真人CG動畫跟真人影視劇之間的差別會(hui) 越來越小。因為(wei) 二者本就采用了同樣的拍攝製作流程,並且現在許多真人影視劇都會(hui) 主動尋求虛擬拍攝,主打特效的作品更是如此。這樣的“雙向交流”越來越多,會(hui) 進一步消除二者的差距。他們(men) 認為(wei) ,3D真人CG動畫會(hui) 成為(wei) 國產(chan) 動畫未來的一種主流形式,也相信觀眾(zhong) 會(hui) 越來越了解和喜歡這種3D真人CG動畫作品。
2D動畫更體(ti) 現個(ge) 人風格
沈琰入行就是二維(2D)手繪動畫師,後來學習(xi) 了三維(3D)動畫製作。作為(wei) 原力數字科技動畫總監的沈琰,對2D和3D動畫製作都有深入的了解。她認為(wei) 在同等製作水平下,2D動畫的確比3D更容易體(ti) 現個(ge) 人風格。
“比如二維動畫《霧山五行》,導演林魂一人身兼16職,以規模很小的團隊用三年時間就做出來了。但如果這個(ge) 片子要用三維呈現,三年哪裏夠?因為(wei) 三維動畫需要藝術之外的條件比較多,比如硬件、軟件等,還需要更多工業(ye) 化的係統支持。二維的話,隻要創作者藝術水準足夠就可以做出來。”沈琰表示,在藝術之外的條件都能滿足的前提下,3D動畫也可以製作出個(ge) 人風格很鮮明的作品,比如《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裏的《證人》。
至於(yu) 3D動畫會(hui) 否在市場上取代2D動畫?她的答案是不會(hui) 。雖然目前好萊塢2D動畫已經基本上被3D動畫取代,但2D動畫在歐洲仍有一席之地。“在亞(ya) 洲那就另當別論了。日本的動畫還是二維為(wei) 主,三維隻是一種技術支持手段。在中國,很多三維動畫甚至會(hui) 采用‘三渲二’(將3D動畫渲染成2D效果)的方式來呈現。我們(men) 現在看到的很多優(you) 秀國產(chan) 動畫《霧山五行》《時光代理人》《羅小黑戰記》《刺客伍六七》等,都是二維的。所以中國的二維動畫並未衰落,甚至可以說是又一次的崛起。”
發展建議
2D動畫需要政府支持
繪夢動畫李豪淩表示,技術驅動未來,由技術驅動的3D動畫在未來肯定會(hui) 占上風,而由人才驅動的2D動畫需要不斷積澱。“現在能做2D的人都是前幾年的,2D的從(cong) 業(ye) 者每年可能就增加幾十人、一百人,不是能夠一下子起來的。”他向記者解釋了這個(ge) 惡性循環:“做2D的人特別少,內(nei) 容就會(hui) 少,這導致觀眾(zhong) 也特別少,因為(wei) 他看到的少了,然後2D收益就不好,以後就更沒錢或者更沒有意願去培養(yang) 人才。”對此,他認為(wei) 行業(ye) 需要政府進行推動,給予催化劑程度的支持,對2D人才進行扶持和培養(yang) 。
市場行為(wei) 更能留住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媒體(ti) 藝術與(yu) 設計學院副教授、動畫藝術係係主任於(yu) 水解釋了2D動畫人才困境,他總結為(wei) 兩(liang) 點:需求和供給。2D動畫之所以缺人,一方麵是行業(ye) 需求量低,“3D的出路很多,各個(ge) 行業(ye) 都需要。2D其實就局限在動畫行業(ye) ,以前還有教培行業(ye) ,現在也很少了。”另一方麵是2D動畫對創作者的要求更高。“要達到2D的原畫級別,要求非常高,有很多學習(xi) 2D的人去3D行業(ye) ,發現那邊的要求有時候比不上2D。因為(wei) 2D需要繪畫功底特別強,不用參照物,不用寫(xie) 生,也能畫出特別生動的動態,這在每年畢業(ye) 的學生裏找不到太多。”
他認為(wei) ,2D動畫想要發展需要市場引導。“隻有2D動畫真的被觀眾(zhong) 認為(wei) 好看,甚至比三維動畫都好看,大家為(wei) 這個(ge) 東(dong) 西買(mai) 單,2D才能真的起來。不能光憑理想和奉獻,這個(ge) 東(dong) 西不長久,更長久的還是通過市場行為(wei) ,真正讓人才流到這個(ge) 地方來。”
新京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