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近百萬名返鄉大學生“向基層報到” 在基層沃土綻放青春之花
“很感謝‘團團’為(wei) 我們(men) 大學生搭建這個(ge) 假期實踐的平台,以前我們(men) 想實習(xi) 都是自己去找,還不一定能夠找到,現在我們(men) 隻需要登錄小程序就能夠看到家鄉(xiang) ‘團團’發布的崗位和活動。”在鞏義(yi) 市小關(guan) 鎮政府參加政務實踐的河南師範大學學生趙玉說。
為(wei) 進一步打破校地共青團工作信息壁壘,發揮縣級團委的“生源地”優(you) 勢,讓暑假返鄉(xiang) 大學生更方便快捷地參與(yu) 縣級團組織開展的社會(hui) 實踐活動,團河南省委今年構建了河南共青團大學生“向基層報到”係統平台,組織各縣級團委精心籌劃、定期發布一係列社會(hui) 實踐活動,吸引返鄉(xiang) 大學生積極參與(yu) 其中,培養(yang) 青年學生服務家鄉(xiang) 、奉獻社會(hui) 的責任心。
截至目前,該平台已有94.9萬(wan) 餘(yu) 名豫籍大學生完成注冊(ce) ,縣級團委先後發布1.5萬(wan) 餘(yu) 場活動,吸引了29.1萬(wan) 餘(yu) 名大學生報名參與(yu) ,幫助他們(men) 度過了忙碌充實、富有意義(yi) 的暑期生活。
一點即辦,讓報名參與(yu) 更簡單
團河南省委調研發現,寒暑假期間,大學生返鄉(xiang) 參與(yu) 社會(hui) 實踐的積極性很高、動力也很強,但仍存在大學生對崗位信息的掌握和基層團委對返鄉(xiang) 大學生的實踐意願掌握不對等的問題。為(wei) 破解症結、打通堵點,團河南省委經認真研究多方論證後,設計開發了大學生“向基層報到”係統平台,搭建返鄉(xiang) 大學生與(yu) 縣級團委的直接通道,更加精準、便捷地服務返鄉(xiang) 大學生參與(yu) 家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
在濮陽市南樂(le) 縣近德固鄉(xiang) ,南樂(le) 縣晨曦大學生誌願服務隊副隊長、河南經貿職業(ye) 學院返鄉(xiang) 大學生田雨果,在暴雨中摸黑堅持工作,疏通下水管道,清理淤泥垃圾,確保村民出行安全。田雨果說:“有機會(hui) 參加實踐活動,讓我體(ti) 會(hui) 到基層工作很累,但是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為(wei) 家鄉(xiang) 為(wei) 群眾(zhong)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很有意義(yi) 。”
焦作師範高等專(zhuan) 科學校大一學生李權說:“我的父親(qin) 是老黨(dang) 員,我是新時代共青團員,誌願服務,青年先行,我要和父親(qin) 一樣,為(wei) 家鄉(xiang) 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這‘誌願紅’照亮‘山裏紅’。”
“我曾向往能像黃文秀那樣為(wei) 自己的家鄉(xiang) 貢獻一份力量。”在舞鋼市寺坡街道做誌願服務的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學生藏潔說,大學生“向基層報到”係統平台讓身為(wei) 預備黨(dang) 員的她找到了這次實踐機會(hui) 。在實踐中,她不僅(jin) 協助街道幹部深入調研各類問題,進行數據統計核查,還開展了疫情防控、政策宣傳(chuan) 等工作。
一目了然,讓學校全麵掌握學生表現
在杞縣顧莊村,一群大學生在構圖、描圖、修整、上色……美麗(li) 田園景象躍然於(yu) 牆上,原本單調的牆體(ti) 變得趣味十足,讓鄉(xiang) 村更有顏值、更有溫度、更有活力,路過的村民讚不絕口。
團杞縣縣委通過河南共青團大學生“向基層報到”係統平台,招募具有繪畫技能的返鄉(xiang) 大學生誌願者,開展“青繪家鄉(xiang) ”助力人居環境整治社會(hui) 實踐服務活動,返鄉(xiang) 大學生結合當地鄉(xiang) 村風貌和文化,繪製了一係列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主題的牆繪作品。
“好幾個(ge) 鄉(xia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給我打電話,讓安排大學生去他們(men) 鄉(xiang) 鎮進行繪畫,沒想到這次活動這麽(me) 受歡迎。”團杞縣縣委書(shu) 記吳剛說。
“‘向基層報到’平台,改變了以往團員青年返家鄉(xiang) 實踐無組織、無激勵、無記錄的‘三無’局麵,同學們(men) 現通過微信小程序登記注冊(ce) 後,就可以查看所在地發布的活動並報名參加。這個(ge) 係統包含活動簽到、自動計算服務時長、記錄活動評價(jia) 等功能,參與(yu) 實踐的學生最終可以獲得電子證書(shu) 。”鄭州輕工業(ye) 大學團委書(shu) 記景誌勇介紹。
許昌學院團委書(shu) 記史若延認為(wei) ,“向基層報到”係統平台暢通了校地團組織協同實踐育人的“神經末梢”,構建了校地團組織協同育人的“評價(jia) 閉環”,建立了團員大學生與(yu) 家鄉(xiang) 聯係的常態化渠道,帶動了更多返鄉(xiang) 大學生成為(wei) 基層團組織的新生力量。
信陽師範學院團委負責人介紹,該校正探索把社會(hui) 實踐情況納入大學生“第二課堂成績單”和綜合素質評價(jia) 體(ti) 係,著力將該係統打造成“三全育人”的實踐育人全鏈條平台。該校目前已有近1.7萬(wan) 名學生注冊(ce) 係統,並積極參與(yu) 到各類社會(hui) 實踐活動中。
團河南省委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表示,大學生“向基層報到”係統平台投入使用以來,有效幫助了各高校團組織精準掌握本校大學生返鄉(xiang) 人數、報名參與(yu) 活動人數以及工作開展評價(jia) 等情況,實現了高校、地方、返家鄉(xiang) 學生的有效聯動,促進了彼此間的良好互動。“各高校通過典型激勵、崗位激勵、需求激勵、成長激勵、氛圍激勵等多種方法,充分發揮第二課堂在人才培養(yang) 中的作用,將大學生‘向基層報到’社會(hui) 實踐經曆和成果作為(wei) 學生實習(xi) 、綜合測評認定的印證材料,以及學校團組織評先獎優(you) 的重要依據,建構了有部署、有跟蹤、有總結的全鏈條聯動格局。”這名負責人說。
一鍵直達,讓基層組織動員更加高效
在團洛陽市孟津區區委書(shu) 記郝健麗(li) 看來,“向基層報到”係統平台開啟了青年學生返家鄉(xiang) 參與(yu) 社會(hui) 實踐活動的“智慧化”管理新紀元。
隨著大學生“向基層報到”活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返鄉(xiang) 大學生為(wei) 基層團組織注入了新生力量。
8月初商丘市新冠肺炎疫情嚴(yan) 重,為(wei) 積極配合防疫工作,團商丘市委聞令而動,緊急招募260餘(yu) 名誌願者到隔離點進行誌願服務,其中有215名是返鄉(xiang) 大學生。他們(men) 積極服從(cong) 組織安排,迅速投身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從(cong) 事為(wei) 隔離人員進行核酸采樣、測量體(ti) 溫、發放一日三餐、清理打包生活垃圾、消殺等工作。
安陽市滑縣各鄉(xiang) 鎮(街道)團工委組織返鄉(xiang) 大學生誌願者開展了人居環境整治誌願服務活動。返鄉(xiang) 大學生清理社區死角,對廢棄物、雜草、生活垃圾等進行“地毯式”清理,維護社區環境,同時積極向居民宣講環境整治的目的和意義(yi) ,引導居民積極參與(yu) 到環境整治工作中。
團長垣市市委依托河南省“向基層報到”係統平台,協調聯係25家單位,開展了返鄉(xiang) 大學生暑期政務實踐活動,大學生在不同崗位上當起了戰鬥員、宣傳(chuan) 員、誌願者,成為(wei) 一道亮麗(li) 的青春風景線。他們(men) 到對口幫扶村開展實踐調研,熟悉村情民情,積極參與(yu) 人居環境整治、交通協管等工作;配合返貧動態監測排查工作,對村中貧困戶進行信息收集和填寫(xie) ;利用自身的攝影和視頻剪輯特長,對小渠村“五寶區域”項目建設進行係統記錄和宣傳(chuan) 策劃,學習(xi) 紅色文化,傳(chuan) 承紅色文化。
團開封市祥符區委組織返鄉(xiang) 大學生誌願者開展防災減災、防詐騙、防溺水安全知識進社區、進家庭、進企業(ye) 、進農(nong) 村、進學校“五進”宣傳(chuan) 谘詢活動,加大力度普及消防、交通、用電、防電信詐騙、防溺水等安全知識,提高轄區群眾(zhong) 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過係統平台,團縣委、團區委既可以看到所有返回本地的大學生的學校、專(zhuan) 業(ye) 、年級等信息,也可以實時發布崗位和活動。”郝健麗(li) 說,這改變了過去隻能通過公眾(zhong) 號發布活動的單向被動、通過人工整理報名信息的繁瑣冗雜、通過表單簽到打卡計算服務時長的低效繁複等一係列問題,打通了團組織和大學生之間的高效溝通渠道,讓千裏鄉(xiang) 情乘著平台,輕鬆一線牽。
團河南省委書(shu) 記王篤波表示,下一步,團河南省委將結合縣域共青團改革、高校共青團改革要求,繼續完善升級平台各項功能,動員大學生有組織、常態化、大規模、小批量地參與(yu) 社會(hui) 實踐,調動高校和地方團組織積極性、統籌校內(nei) 和校外大課堂,不斷增強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的時代性、針對性、有效性,著力推動共青團在縣域強化政治功能、形成社會(hui) 功能,持續引領高校團員青年在思想洗禮、實踐鍛造中成長成才,全麵提升全省共青團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和大局貢獻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潘誌賢 通訊員 孫穎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