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行動,共創美好未來——寫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即將舉行之際
應印度尼西亞(ya) 共和國總統佐科邀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將於(yu) 11月14日至17日赴印尼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hui) 。二十國集團是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和全球經濟治理重要平台。當前,全球抗疫和經濟複蘇正處於(yu) 關(guan) 鍵時期。習(xi) 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hui) 必將為(wei) 國際社會(hui) 共同應對挑戰、促進疫後複蘇凝聚新共識、注入新動力、指明新路徑。
登高望遠,倡導二十國集團團結合作
“二十國集團承載著世界各國期待,使命重大。我們(men) 要努力把二十國集團建設好,為(wei) 世界經濟繁榮穩定把握好大方向。”習(xi) 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hui) 上的開幕辭中這樣強調。
從(cong) 2013年起,習(xi) 近平主席連續出席或主持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hui) 。習(xi) 近平主席著眼時代發展、把握曆史大勢,就推動二十國集團合作、加強國際宏觀政策協調等發表了一係列重要講話。二十國集團舞台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中國印記。
這是總攬風雲(yun) 、運籌經緯的中國主張——
二十國集團成員匯聚了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ti) 和新興(xing) 市場經濟體(ti) ,經濟總量約占全球的85%。在國際體(ti) 係變革的關(guan) 鍵階段,二十國集團加強政策協調與(yu) 合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增無減。
“要把二十國集團建設成穩定世界經濟、構建國際金融安全網、改善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力量”;“真正成為(wei) 世界經濟的穩定器、全球增長的催化器、全球經濟治理的推進器,更好造福各國人民”;“二十國集團要確定目標、指明方向、發揮領導力”……習(xi) 近平主席提出一係列倡議和主張,倡導二十國集團實現向中長期政策轉型、向長效治理機製轉型。
以平等為(wei) 基礎,以開放為(wei) 導向,以合作為(wei) 動力,以共享為(wei) 目標。中國秉持全球經濟治理觀,推動共同走出一條公平、開放、全麵、創新的發展之路。
加拿大多倫(lun) 多大學G20與(yu) 金磚國家研究項目聯席主任約翰·科頓表示:“中國為(wei) 二十國集團機製可持續發展貢獻重要力量,在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方麵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
這是撥雲(yun) 見日、勇毅前行的中國智慧——
當前,全球發展困局亟待破題。上一輪科技進步帶來的增長動能逐漸衰減,新一輪科技和產(chan) 業(ye) 革命尚未形成勢頭,世界經濟麵臨(lin) “開源”難題;主要經濟體(ti) 先後進入老齡化社會(hui) ,人口增長率下降,各國經濟遭遇“承壓”挑戰;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保護主義(yi) 、內(nei) 顧傾(qing) 向抬頭,多邊貿易體(ti) 製受到衝(chong) 擊,國際經濟合作麵對“重振”壓力。
“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辟增長源泉”“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
“堅持改革創新,挖掘增長動力”“堅持與(yu) 時俱進,完善全球治理”“堅持迎難而上,破解發展瓶頸”“堅持夥(huo) 伴精神,妥善處理分歧”;
…………
中方主張既立足當下,又著眼長遠。
法國尼斯歐洲研究所學者喬(qiao) 治·佐戈普魯斯認為(wei) ,中國方案行之有效,體(ti) 現了中國的順勢而為(wei) 、勇於(yu) 擔當,為(wei) 世界走出當下經濟困境提供了重要思路。
這是風雨同舟、兼濟天下的中國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也對全球生產(chan) 和需求造成全麵衝(chong) 擊。
2020年3月以來,習(xi) 近平主席先後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hui) 等十餘(yu) 場多邊峰會(hui) ,深刻闡述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理念,提出一係列重大倡議和舉(ju) 措。中國開展了大規模的全球人道主義(yi) 行動,用實際行動踐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理念。中國理念和中國行動,彰顯了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的堅定意誌和強大力量。
阿根廷中阿戰略合作觀察中心執行主席帕特裏西奧·吉烏(wu) 斯托表示,在全球疫情不斷蔓延的背景下,中國向阿根廷等許多國家提供了醫療物資援助,分享診療方案,積極參與(yu) 疫苗國際合作,為(wei) 構築全球抗疫防火牆發揮了重要作用。
開放發展,夯實世界經濟複蘇基礎
一段時間以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逆流”,“世界開放指數”不斷下滑,全球開放共識弱化。應該深刻認識到,大江奔騰向海,總會(hui) 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dong) 去。開放合作仍然是曆史潮流,互利共贏依然是人心所向。
在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hui) 開幕式上,習(xi) 近平主席深刻指出開放對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yi) :“世界經濟發展的曆史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
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是二十國集團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經驗,也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路徑。
從(cong) 聖彼得堡到布裏斯班,從(cong) 安塔利亞(ya) 到杭州,從(cong) 漢堡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再到大阪,中方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決(jue) 心和行動一以貫之。
麵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帶來的挑戰,習(xi) 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利雅得峰會(hui) 上提出“暢通世界經濟運行脈絡”的重要倡議,在二十國集團羅馬峰會(hui) 上提出“加強協調,促進複蘇”的重要主張,為(wei) 推動各國盡快恢複經濟指明方向,為(wei) 疫情陰霾下實現全球包容可持續發展凝聚廣泛共識,注入強勁動力。
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不僅(jin) 是積極的倡導者,更是堅定的行動派。從(cong) 構建麵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到舉(ju) 辦進博會(hui) 、服貿會(hui) 、廣交會(hui) 、消博會(hui) ;從(cong) 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連續5年縮減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到成為(wei) 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麵開放新格局加速形成,開放已經成為(wei) 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
韓國中國經濟金融研究所所長全炳瑞表示,中國呼籲維護開放、包容、非歧視等世貿組織原則,有助於(yu) 保障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利益和政策空間,推動全球共同繁榮。
擔當責任,推動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
梳理時間的坐標軸,中國作為(wei) 全球治理變革進程的參與(yu) 者、推動者、引領者的形象日益清晰。中國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全球治理體(ti) 係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加強全球經濟治理,為(wei) 世界經濟重回增長軌道並實現中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6年9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hui) ,首次全麵闡釋中國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觀,首次把創新作為(wei) 核心成果,首次把發展議題置於(yu) 全球宏觀政策協調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邊投資規則框架,首次把綠色金融列入二十國集團議程……諸多“首次”,彰顯推動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的中國方案、中國行動。
當前,全球經濟治理正步入關(guan) 鍵階段,不適應、不匹配的問題隨著疫情蔓延更加凸顯。習(xi) 近平主席強調:“我們(men) 應該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多邊主義(yi) ,堅持開放包容,堅持互利合作,堅持與(yu) 時俱進。”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hui) 上,習(xi) 近平主席就全球經濟治理作出全麵論述,在明確指導思想、完善規則機製、應對風險挑戰等方麵提出一係列重要主張。
巴西全球南方研究所所長亞(ya) 曆山大·菲格雷多表示,中國推動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經濟治理體(ti) 係,始終是踐行多邊主義(yi) 、推動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捍衛國際法的重要力量。
加強全球環境治理,開創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ti) 係。
從(cong) 積極推動G20杭州峰會(hui) 發表首份氣候變化問題主席聲明,到在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hui) 期間與(yu) 法國、聯合國舉(ju) 行氣候變化問題小範圍會(hui) 議,以實際行動支持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從(cong) 在G20利雅得峰會(hui) “守護地球”主題邊會(hui) 提出3點主張,到重申中國將力爭(zheng)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從(cong) 強調G20應秉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到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和諧共生,綠色永續”等重要主張……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以行踐言,更加積極、建設性地參與(yu) 全球氣候治理,有力推動國際社會(hui) 合力應對氣候變化。
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柯布指出:“中國給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帶來了希望之光。”
加強全球衛生治理,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
中國堅持多邊主義(yi) ,推動加強全球公共衛生體(ti) 係,推進全球疾病大流行防範應對,紮牢維護人類健康安全的籬笆,為(wei)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貢獻力量。
“團結合作是最有力武器”“二十國集團成員應該在全球抗疫合作中扛起責任”……習(xi) 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展現出中國同各國共克時艱的堅定意誌,彰顯攜手共抗疫情的責任擔當。
最先提出新冠肺炎疫苗應該成為(wei) 全球公共產(chan) 品,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提出全球疫苗合作行動倡議……中國加強全球衛生治理、彌合“免疫鴻溝”的每一步都走得堅決(jue) 而有力。
“評判每一代人時,要看他們(men) 是否正視了人類社會(hui) 最宏大和最重要的問題。”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表示,中國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並“努力指引方向”,“在國際社會(hui) 建立起一個(ge) 嶄新、強大、和平的力量”。
實幹篤行,凝聚全球繁榮發展合力
“承諾一千,不如落實一件。我們(men) 應該讓二十國集團成為(wei) 行動隊,而不是清談館。”隻有在理念上有共識、行動上有計劃、機製上有保障,二十國集團合作才能為(wei) 全球增長開辟新路徑,全麵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
中國完整、準確、全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
曆經9年耕耘,從(cong) 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巴基斯坦電力項目讓成千上萬(wan) 個(ge) 家庭亮起了電燈;種植中國雜交水稻的莫桑比克農(nong) 民喜獲豐(feng) 收,生活得到改善;阿爾及利亞(ya) 中企工人培訓中心、吉布提魯班工坊讓越來越多的當地人有了教育改變命運的機會(hui) ……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若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全部得以實施,到2030年,每年將有望為(wei) 全球產(chan) 生1.6萬(wan) 億(yi) 美元的收益,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3%,其中90%的收益都由夥(huo) 伴國分享,低收入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受益最多。
習(xi) 近平主席表示,我在聯合國發起的全球發展倡議同二十國集團推動全球發展宗旨和重點方向高度契合,歡迎各國積極參與(yu) 。
全球發展倡議提出一年多以來,得到10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在聯合國平台成立的“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發展到60多個(ge) 成員。成立國際民間減貧合作網絡,同近4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150家機構共同籌建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聯盟,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落地,1000多期能力建設項目為(wei) 發展中國家提供4萬(wan) 餘(yu) 人次培訓……中國紮實推進全球發展倡議。
第七十七屆聯合國大會(hui) 主席克勒希表示,中方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有助於(yu) 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認為(wei) ,全球發展倡議具有積極意義(yi) ,符合廣大發展中國家關(guan) 切和需求。
在人類發展的坐標係中,中國始終把自身命運與(yu) 世界各國人民命運緊密相連,始終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以實幹的精神、篤行的氣魄,匯聚起合作共贏的偉(wei) 力。
世界矚目,期待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今年G20領導人峰會(hui) 的主題是“共同複蘇、強勁複蘇”。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曆史充分表明,G20建立起相互協作的夥(huo) 伴關(guan) 係,將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傳(chuan) 遞信心,為(wei) 全球發展合作提供動力。
習(xi) 近平主席強調:“世界那麽(me) 大,問題那麽(me) 多,國際社會(hui) 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範圍蔓延,世界經濟亟待從(cong) 停滯和衰退中複蘇。國際社會(hui) 普遍期待,中國通過二十國集團平台,為(wei) 合作夥(huo) 伴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繼續為(wei) 全球經濟複蘇增長提供驅動力。
南非約翰內(nei) 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科菲·庫阿庫表示,在複雜動蕩的國際局勢中,中國始終堅持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相信在今年的二十國集團峰會(hui) 上,中國將發揮更重要作用,為(wei) 全球治理注入更多正能量。”
應對複雜形勢,需要政治遠見和創新智慧。印度尼西亞(ya) 外交政策協會(hui) 創始人迪諾說:“習(xi) 近平主席在去年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hui) 上提出‘普惠包容,共同發展’。印尼對此十分讚同。疫情給國家間和國家內(nei) 部帶來了很多問題和挑戰。世界需要包容發展、更可持續的發展。我們(men) 期待中國作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等領域加強與(yu) 各方合作,為(wei) 共同應對挑戰作出貢獻。”
“中國始終致力於(yu) 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期待中方在此次二十國集團峰會(hui) 上引導各方凝聚共識,聚焦共同挑戰,建設一個(ge) 更加包容、合作的世界。”南非前國會(hui) 議員韋斯利·道格拉斯表示。
望遠能知風浪小,淩空始覺海波平。順應和平與(yu) 發展的時代大勢,把準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航向,團結互助、攜手合作,世界各國一定能共克時艱,共建更加美好的未來。這是時代的呼喚,是世界的期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