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沈飛“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熱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 逐夢藍天航空報國 踔厲奮發不負囑托

發布時間:2022-11-14 10:2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11月12日給中國航空工業(ye) 集團沈飛“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們(men) 回信,勉勵他們(men) 學習(xi) 貫徹好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建設航空強國積極貢獻力量。習(xi) 總書(shu) 記在回信中說,希望你們(men) 繼續弘揚航空報國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推動航空科技自立自強上奮勇攀登,在促進航空工業(ye) 高質量發展上積極作為(wei) ,爭(zheng) 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出新貢獻。

  2012年11月2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殲-15艦載機研製現場總指揮、中國航空工業(ye) 集團沈飛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羅陽因公殉職一事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廣大黨(dang) 員、幹部學習(xi) 羅陽同誌優(you) 秀品質和可貴精神。2013年以來,中國航空工業(ye) 集團以“羅陽青年突擊隊”為(wei) 載體(ti) ,組織廣大青年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學羅陽、做先鋒,累計有37萬(wan) 人次參與(yu) 其中。近日,沈飛公司第一批“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代表給習(xi) 總書(shu) 記寫(xie) 信,匯報10年來在科研生產(chan) 一線學習(xi) 踐行羅陽同誌精神的收獲,表達繼續奮力拚搏、矢誌報國的決(jue) 心。

  一時間,習(xi) 總書(shu) 記的回信在“羅陽青年突擊隊”中引起強烈反響。

  “今年正好是‘航空報國英模’羅陽同誌犧牲10周年,也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羅陽同誌犧牲作出重要批示10周年,還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殲-15艦載機成功著艦10周年。”沈飛數控加工廠高級技師、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剛說。作為(wei) 秉承羅陽同誌遺誌、踐行羅陽精神的第一批“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王剛和其他11名代表滿懷激動和期待的心情給習(xi) 總書(shu) 記寫(xie) 了這封信,他表示,將始終牢記總書(shu) 記的殷切囑托和諄諄教誨,繼續弘揚航空報國精神,推動航空技術自立自強,促進國防建設的高質量發展,讓青春在建設航空強國的火熱實踐中綻放光芒,讓黨(dang) 的二十大繪就的美好藍圖在青年一代手中變成現實。

  “這封回信是給我們(men) 航空工業(ye) 40萬(wan) 餘(yu) 名航空人的‘助力劑’。”沈飛標準件中心鉗工、航空工業(ye) 首席技能專(zhuan) 家、全國青聯副主席方文墨說。他是中航工業(ye) 集團沈陽飛機製造廠的一名80後鉗工,創造了一個(ge) 用他名字命名的加工精度——“文墨精度”。作為(wei) “羅陽青年突擊隊”的優(you) 秀代表,他和11名航空青年聯名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寫(xie) 信,匯報了“羅陽青年突擊隊”自成立以來在組織帶領下攻克諸多重點項目的點點滴滴。

  方文墨說,青年是航空工業(ye) 的未來,羅陽精神就猶如航空人的精神航標。作為(wei) 完成各項任務的“尖刀”,哪裏有急難險重任務,“羅陽青年突擊隊”就出現在哪裏。一麵麵“羅陽青年突擊隊”隊旗正是航空報國精神、羅陽精神的真實寫(xie) 照,“要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把我們(men) 的青春奉獻給祖國的藍天。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紮根航空工業(ye) 一線,以工匠精神和科技創新引領航空裝備上水平,這是我們(men) 全體(ti) 航空人和航空青年的理想和追求”。

  “10年來,我們(men) 的祖國發生了曆史性變革、取得了曆史性成就;航空工業(ye) 實現了從(cong) 望其項背到同台打擂的實質性跨越;航空工業(ye) 沈飛踏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羅陽青年突擊隊’也從(cong) 星星之火發展為(wei) 燎原之勢。”沈飛公司工程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總工藝師張永亮感慨地說,10年前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記憶猶新,10年後總書(shu) 記的回信讓他們(men) 備受鼓舞,“新時代的我們(men) 生逢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我們(men) 既麵臨(lin) 著幹事創業(ye) 、建功立業(ye) 的人生際遇,又肩負著航空強國、民族複興(xing) 的時代使命”。

  沈飛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錢雪鬆表示,在羅陽精神、航空報國精神引領下,10年裏,我國艦載戰鬥機建設實現新跨越、新突破,加速向下一代裝備深化探索。

  “10年來,我們(men) 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時刻未忘羅陽同誌航空報國遺誌,更未停止逐夢藍天、為(wei) 國鑄劍的奮進步伐。”沈飛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邢一新表示。

  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黨(dang) 委書(shu) 記奚繼興(xing) 說,羅陽同誌是航空人的傑出代表,“羅陽青年突擊隊”是羅陽精神品質在新時代的生動發揚和傳(chuan) 承,2013年以來,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緊密圍繞科研生產(chan) 、經營管理等工作中的急難險重任務,勠力攻堅、勇毅前行,突破了一個(ge) 個(ge) 技術難關(guan) 、完成了一項項艱巨任務,已成為(wei) 敢打仗、能打仗、打硬仗的生力軍(jun) 。

  沈飛公司工程技術中心總冶金師劉豔梅收到總書(shu) 記的回信後備受鼓舞,“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一代型號、一代技術、一代人才、一代管理、一代標準,我們(men) 對航空事業(ye) 的發展充滿信心,對國防科技工業(ye) 能力建設充滿信心。”

  “羅陽精神就是一麵旗幟,就是我們(men) 的精神財富,就是我們(men) 一代代航空人為(wei) 之奮鬥的精神。”沈飛公司十七廠數控車工、高級技師孫明幹勁十足地說,“總書(shu) 記的回信更加堅定了我們(men) 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決(jue) 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航空事業(ye) 就是一代代航空人薪火相傳(chuan) ,現在接力棒已經傳(chuan) 到我們(men) 的手中”。

  本報北京11月13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吳曉東(dong) 崔麗(li)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