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二十大代表在基層丨於川雅:一“新”一“毅”用“足尖藝術”講好中國故事、紅色故事

發布時間:2022-11-15 10:49: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沈陽11月14日電 題:於(yu) 川雅:一“新”一“毅”用“足尖藝術”講好中國故事、紅色故事

  新華社記者於(yu) 力、趙洪南

  “木蘭(lan) 、木蘭(lan) 、木蘭(lan) ……”

  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大衛·寇克劇院裏,遼寧芭蕾舞團創作和演出的舞劇《花木蘭(lan) 》落下帷幕,現場近2000名觀眾(zhong) 自發起立,一邊熱烈鼓掌,一邊用普通話熱情地高呼花木蘭(lan) 的名字。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ti) 係,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10日上午,記者見到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遼寧芭蕾舞團首席主演於(yu) 川雅時,她正用2019年8月《花木蘭(lan) 》初次海外演出時的盛況為(wei) 年輕演員講解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我覺得,那一刻,來自不同國家的觀眾(zhong) 們(men) 發自內(nei) 心地表達了他們(men) 對咱中國文化、中國形象的喜愛和認同。”花木蘭(lan) 的扮演者,正是於(yu) 川雅。

  從(cong) 北京回團後,排練緊張。在精心準備的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宣講時間之外,於(yu) 川雅也常常會(hui) 像今天這樣,趁著排練間隙,和同事們(men) 嘮嘮大會(hui) 上的新精神新部署。大夥(huo) 兒(er) 一邊壓腿一邊討論,越嘮越精神。

  芭蕾舞源自西方、風靡世界,在國內(nei) 也有不錯的“群眾(zhong) 基礎”。用這種“足尖”上的藝術來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國魅力,優(you) 勢獨特。但要如何“捅破”文化差異這層“窗戶紙”,在芭蕾舞作品中灌注中國氣派,切實體(ti) 現中國價(jia) 值?這對於(yu) 川雅是個(ge) 不小的挑戰。

  一“新”一“毅”是她的法寶。

  於(yu) 川雅堅持在芭蕾舞的表演中融入中國化時代化的創新元素。《花木蘭(lan) 》中融入了中國武術等諸多元素,將弓、箭、棍等兵器運用其中,這讓作品展現出更豐(feng) 富的文化內(nei) 容和更強烈的文化魅力。

  “要通過芭蕾舞向世界展示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需要更富時代氣息的創新。”於(yu) 川雅說。

  早在2014年主演革命題材芭蕾舞劇《八女投江》時,她就開始了探索。

  “八女投江”是抗戰期間東(dong) 北抗日聯軍(jun) 冷雲(yun) 等8名女性官兵在頑強與(yu) 日寇鬥爭(zheng) 被逼入絕境後,集體(ti) 沉江、壯烈殉國的英雄故事。

  “傳(chuan) 統芭蕾技巧處處透著‘貴族範兒(er) ’,難以準確表現這些女戰士的英勇堅貞。”於(yu) 川雅從(cong) 體(ti) 態動作開始重新雕琢,持槍開槍、肩扛擔架、跪姿前行……力求從(cong) 現實中汲取靈感,用每一個(ge) 動作去表現紅色氣質、描繪紅色英雄。

  創意靈動,落實艱難,少一點堅毅都不行。為(wei) 了演好冷雲(yun) 這一英雄角色,於(yu) 川雅挑戰了在劇中跪姿前行這一高難度動作。連續的高強度巡演中,舞台人物被她演繹得活靈活現,可作為(wei) 全劇初期唯一沒有替補演員的主演,她的膝蓋早已是傷(shang) 痕累累。

  “這部劇在俄羅斯演出時,觀眾(zhong) 中有一對當地的老夫婦看著看著就哭了。他們(men) 告訴我同事,他們(men) 也有過保家衛國的相似經曆,舞台上的中國故事激起了他們(men) 的共鳴。”於(yu) 川雅說,就為(wei) 這,吃多少苦都值。

  下一步,於(yu) 川雅準備繼續探索以“足尖藝術”講好紅色故事的新方法新技巧。“我希望未來能和我所在的院團一同創排出更多貼近時代的芭蕾舞劇,更好地把養(yang) 育我們(men) 的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展現在世界舞台上。”她還將繼續發揮傳(chuan) 幫帶的作用,通過“學演相融”的方式,推動中國芭蕾新一代成長。

  “注意動作到位,爆發力出來!”“腿繃直,女戰士要英姿颯爽!”……於(yu) 川雅又帶領演員們(men) 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排練中。鮮亮的陽光透過窗戶,潑灑在排練室的地板上。她們(men) 在這方熠熠生輝的舞台上,舞姿優(you) 美,氣勢豪邁。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