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創新支持政策激發活力

發布時間:2022-11-17 15:27:00來源: 新華社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數據顯示,工業(ye) 生產(chan) 持續增長,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同比增長5%,1至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0%,比1至9月份加快0.1%。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表示,盡管存在不少製約因素,但是我國工業(ye) 體(ti) 係完整、規模優(you) 勢明顯,隨著創新驅動增強,結構升級、質量提升態勢持續發展,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產(chan) 業(ye) 基礎。

  透過數據看支撐。今年以來,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一係列創新支持政策全麵發力,企業(ye) 創新活力持續迸發。

  作為(wei) 全國首個(ge) 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把大數據作為(wei) 後發趕超的戰略選擇和轉型發展的重要支點。通過“千企改造”“萬(wan) 企融合”“企業(ye) 上雲(yun) ”等專(zhuan) 項行動,貴州累計推動2.3萬(wan) 餘(yu) 戶企業(ye) 上雲(yun) 用雲(yun) ,超8000戶實體(ti) 企業(ye) 與(yu) 大數據進行了深度融合。

  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政策規劃處負責人王佳衛表示,圍繞搶抓國家數字經濟戰略新機遇,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新突破,推動數字經濟高增速高質量發展。

  “世界工廠”東(dong) 莞擁有20多萬(wan) 家工業(ye) 企業(ye) 、150餘(yu) 萬(wan) 戶市場主體(ti) 。東(dong) 莞出台了一係列紓困保鏈政策,涉及減免緩返等各類資金約540億(yi) 元。2022年1-3季度東(dong) 莞地區生產(chan) 總值為(wei) 8001.18億(yi) 元,同比增長1.9%。工業(ye) 生產(chan) 逐步回穩,新動能較快增長。

  同樣,得益於(yu) 國家實施的各項稅收優(you) 惠政策,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創新發展速度明顯加快。“通過稅收優(you) 惠政策,我們(men) 企業(ye) 節約了很大的一筆資金,我們(men) 節約的資金用於(yu) 研發費用的投入和新產(chan) 品的開發。”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高級經理石磊說。

  稅收政策的“升級”與(yu) 運用,為(wei) 加快關(guan) 鍵領域技術研發,打造創新產(chan) 業(ye) 集群提供了製度保障,對於(yu) 培育優(you) 質的產(chan) 業(ye) 生態起到了積極作用。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表示,我國產(chan) 業(ye) 升級發展態勢持續,技術含量較高、附加值較高的高技術製造業(ye) 持續保持較快增長。10月份,高技術製造業(ye) 同比增長10.6%,增速比9月份加快1.3個(ge) 百分點。

  11月12日,工人在安慶一家汽車企業(ye) 生產(chan) 線上工作。 近年來,安徽省安慶市逐步打造完備的汽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形成了從(cong) 整車製造到關(guan) 鍵零部件研發、生產(chan) 、銷售,覆蓋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的汽車產(chan) 業(ye) 生態係統,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新華社記者 劉軍(jun) 喜 攝

  當前,我國已建成700多個(ge) 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工業(ye) 機器人年產(chan) 量逾36萬(wan) 台,5萬(wan) 多家“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加快成長……

  剛剛獲評第四批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上海複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wei) 全球數萬(wan) 家企業(ye) 的研發和生產(chan) 部門提供辦公環境使用的3D打印設備,國外市場收入占銷售總額的85%。

  “我們(men) 樓下就是技術交易所,原來樓下還有東(dong) 部轉移中心(國家技術轉移東(dong) 部中心),現在東(dong) 部轉移中心在我們(men) 對麵樓,所以你需要什麽(me) 技術到這個(ge) 平台上去挖掘,找到技術是很容易的。”上海複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封華說。

  封華提到的國家技術轉移東(dong) 部中心,以數字科技打造技術、人才、服務、資本融合匹配的創新生態圈,建設科技成果轉化雙向快車道。如今中心在全球範圍內(nei) 已促成技術交易額22億(yi) 元。國家技術轉移東(dong) 部中心副總裁陳超說,從(cong) 前期成果轉化開始,中心會(hui) 全流程支持企業(ye) 發展。

  以推動市場主體(ti) 提質增效為(wei) 目標,多地多部門正在加快通過創新賦能,持續激發市場主體(ti) 新活力。

  11月16日,在位於(yu) 天津市濱海新區的深之藍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生產(chan) 車間組裝水下機器人產(chan) 品。天津市為(wei) 中小企業(ye) 製定梯度培育政策和惠企政策體(ti) 係,已累計認定市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1689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92家。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