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涉疫發布會,信息量很大!幹貨版來了!
時間:11月29日
事件: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主題:介紹落細落實防控措施,有效抓好疫情處置有關(guan) 情況,並回答媒體(ti) 提問
一、形勢與(yu) 政策
堅持第九版、落實二十條對當前疫情有何作用?
答: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每條措施都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和證據支撐,應當堅持第九版,落實二十條,針對一些可能的風險環節,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專(zhuan) 門製定了核酸檢測、風險區劃定及管控、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居家健康監測等四個(ge) 文件,提出了防範應對措施,隻要各地嚴(yan) 格落實到位,我們(men) 就可以有效降低疫情風險。
是否會(hui) 重新考慮疫情應對政策?
答: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根據病毒變異的特點和臨(lin) 床治療的實踐認識,邊防控、邊研究、邊總結、邊調整。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chuan) 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以及重症率、死亡率等情況,包括密切關(guan) 注國際上一些疫情形勢的變化,對於(yu) 防控的措施,我們(men) 一直在研究,不斷在調整,最大程度保護人民利益,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影響。
當前疫情形勢如何?
答:當前全國疫情總體(ti) 呈較快發展態勢,疫情波及麵廣,部分地方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風險,一些地方麵臨(lin) 抗疫三年以來最複雜、最嚴(yan) 峻的形勢。
新冠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毒力如何?
答:國際和國內(nei) 監測數據證實,奧密克戎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BA.1、BA.2、BA.5係列,包括BF.7、BQ.1和重組體(ti) 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爾塔等變異株明顯減弱。
國外研究表明,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顯低於(yu) 之前原始株和關(guan) 切變異株,這既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點,也可能與(yu) 人群接種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時幹預治療等因素有關(guan) ,我國新冠重症及其關(guan) 聯死亡處於(yu) 較低水平,這與(yu) 我們(men) 積極的預防策略和統籌優(you) 質救治力量有關(guan) 。中醫藥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有基礎性疾病、高齡和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如果感染了奧密克戎變異株之後,仍然可能會(hui) 出現一定比例的重症。但是現有的疫苗對降低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導致的重症和死亡仍然有較好的效果。
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情況如何?
答: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yan) 峻複雜,疫苗接種在預防重症、死亡等方麵仍具有良好的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後容易發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接種新冠疫苗的獲益是最大的。
截至2022年11月28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4億(yi) 4345.1萬(wan) 劑次,其中吸入式腺病毒載體(ti) 疫苗共接種了4.84萬(wan) 劑次。接種總人數達13億(yi) 463.1萬(wan) ,已完成全程接種的12億(yi) 7283萬(wan) 人。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印發了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希望老年朋友們(men) ,特別是80歲以上的老年朋友們(men) 積極主動接種疫苗。
二、近期主要問題
為(wei) 何很多地方出現層層加碼?
答:當前,國內(nei) 疫情防控形勢非常嚴(yan) 峻複雜,地方防控壓力大,為(wei) 了盡快控製疫情,采取了一些措施,一些地方出現了層層加碼的行為(wei) 。
我們(men) 通過國家“九不準”留言板和輿情了解到,目前群眾(zhong) 反映的主要問題包括這幾個(ge) 方麵:
一是一些地方采取的防控措施不精準,對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影響比較大,且與(yu) 國家政策不符;
二是個(ge) 別基層工作人員工作方法單一、態度生硬、缺乏耐心,與(yu) 群眾(zhong) 溝通不暢,容易激化矛盾;
三是少數地方涉疫信息發布不及時、不充分,容易引起群眾(zhong) 的一些誤解。
要整治層層加碼,地方黨(dang) 委和政府就必須落實屬地責任,嚴(yan) 格執行國家統一的防控政策,對於(yu) 隨意封校停課、停工停產(chan) ,還有未經批準阻斷交通、隨意采取“靜默”管理、隨意封控、長時間不解封、隨意停診等各類層層加碼行為(wei) ,要加大通報、公開曝光力度,對造成嚴(yan) 重後果的要依法依規嚴(yan) 肅追責。
有網友反映他們(men) 比以前被封控的頻率更高了,如何看待?
答:近期群眾(zhong) 反映的問題主要不是針對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簡單化、層層加碼、“一刀切”、忽視群眾(zhong) 訴求等方麵,有的地方隨意擴大管控區域和人員範圍、一封了之,有的封控後長時間不解封,有的地方未經批準、動不動就“靜默”。
當前,各地已經成立了整治層層加碼工作專(zhuan) 班,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每天都在進行調度,對於(yu) 各地網民、人民群眾(zhong) 反映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有效的回應,並轉交給有關(guan) 地方予以推動解決(jue) 。
如何統籌滯留人員疏解和有效防止疫情外溢?如何防止對返回人員加碼管控?
答:在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中,有一條就是要求各地分類有序做好滯留人員疏解。當疫情發生地滯留人員較多時,發生地要專(zhuan) 門製定疏解方案,加強與(yu) 目的地信息溝通和協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穩妥安排人員疏散。目的地要增強大局意識,不得拒絕接受滯留人員返回,並按照要求落實好返回人員的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碼管控。
我們(men) 也注意到,近期部分省份在返回人員中持續發現感染者,這說明部分有疫情發生省份在防範疫情外溢方麵仍然存在薄弱環節,未能有效控製疫情跨地區傳(chuan) 播擴散風險。
對此,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專(zhuan) 門部署,強調對跨省流動人員務必開展“落地檢”,持有效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交通工具和入住賓館等規定,同時對各地加強風險人員管控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一是針對當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製的地方,要切實承擔起防範疫情外溢的首要責任,及時精準劃定風險區域,盡快排查管控風險人員和風險點位。對非隔離、非管控的人員,在離開出發地前要嚴(yan) 格查驗健康碼和核酸檢測的信息,防止非法運營車輛載客跨省運營等行為(wei) 。同時加強與(yu) 目的地的信息溝通與(yu) 協作配合,及時推送溢出的風險人員的相關(guan) 信息。
二是針對當前沒有疫情但溢入風險較高的地區,要關(guan) 口前移,麵向流入人員要提供“落地檢”服務。疫情所在縣區返回人員要主動向當地報備,社區要主動開展摸排登記,嚴(yan) 格落實間隔24小時以上的3天2次核酸檢測措施。
各地還可以基於(yu) 疫情輸入風險的研判結果,對流入的高風險人員按照相關(guan) 要求采取相應的管控措施。
同時,呼籲各地對高風險地區返回人員,加強關(guan) 心關(guan) 愛,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讓他們(men) 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
如何有效避免核酸檢測時的感染風險?
答:核酸采樣是核酸檢測過程中的一個(ge) 重要環節,因此采樣的組織管理和規範操作就非常重要,既要保證采樣的質量,同時又要避免交叉感染的風險。首先,在采樣點的現場組織管理方麵,要設立清晰的標識,規劃好進出的路線,所有的采樣人員都能夠保證單向流動,同時要明確采樣的流程和注意事項,要加強采樣秩序的維護,指導公眾(zhong) 做好在采樣過程中的個(ge) 人防護。其次,個(ge) 人在進行核酸檢測采樣過程中要規範戴好口罩,不聚集,同時與(yu) 前後的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自覺服從(cong) 現場工作人員的指引。采樣過程中,要等前麵的人走後,采樣員完成手部消毒以後再上前。同時,在采樣的時候,被采樣的人員不能夠去觸碰采樣台上的任何物品,采樣後還要盡快戴好口罩,迅速離開采樣現場。
有核酸檢測機構因為(wei) 造假等行為(wei) 被嚴(yan) 肅處理,如何進一步監管?
答:對於(yu) 核酸檢測工作,我們(men) 曆來嚴(yan) 格檢測資質的準入和質量控製,不斷優(you) 化技術規範,同時重點加強對檢測機構,包括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監管。
今年以來,北京、安徽合肥、河北石家莊、河南許昌、內(nei) 蒙古等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都對在檢測機構的監管中發現了檢測機構存在一些違法違規的問題,而且都進行了嚴(yan) 肅處罰。有的違法機構和個(ge) 人還被追究了刑事責任。
下一步,我們(men) 將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對於(yu) 出具虛假檢測報告的嚴(yan) 重違法行為(wei) ,堅決(jue) 依法依規嚴(yan) 肅處理。
一些地方長期封控給群眾(zhong) 帶來了很大影響,如何避免?
答:長期封控不僅(jin) 極大影響人民群眾(zhong) 的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還容易造成焦慮情緒,引發生活困難,這種情況必須予以糾偏和避免。
為(wei) 此,各地要進一步加強高低風險區劃分標準的培訓,組織做好風險區域劃定和管理,原則上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wei) 單位劃定,不得隨意擴大。
在疫情傳(chuan) 播風險不明確或存在廣泛社區傳(chuan) 播的情況下,可適度擴大高風險區域劃定範圍,但要及時通過核酸篩查和疫情研判,快封快解。
對風險人員的判定要以現場流調為(wei) 依據,不得通過時空伴隨擴大範圍,造成大麵積的“誤傷(shang) ”,最大限度降低因疫情給群眾(zhong) 帶來的不便。
對高風險區既要嚴(yan) 格管控,做到“足不出戶”,也要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滿足群眾(zhong) 基本生活和就醫用藥需求。
同時,做好封控隔離人員的疏導,加大對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ti) 的關(guan) 心幫助力度,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實際困難。
三、幾個(ge) 常識性問題
區別高、低風險地區的依據有哪些?高風險地區什麽(me) 條件下能夠被及時解封?
答:根據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要求,原則上是將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動頻繁且疫情傳(chuan) 播風險較高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為(wei) 高風險區,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wei) 單位劃定,不得隨意擴大範圍。高風險區所在的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劃定為(wei) 低風險區。
在高風險區連續五天沒有新增感染者,且第五天風險區域內(nei) 所有人員完成一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均為(wei) 陰性以後降為(wei) 低風險區,符合解封條件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
高風險外溢人員在居家隔離期間如果出現陽性,如何快速處理?
答:根據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的規定,對高風險區外溢人員實行7天居家隔離,期間要賦碼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離的第1、3、5、7天要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相關(guan) 人員在居家隔離期間要嚴(yan) 格落實居家隔離管理的有關(guan) 要求,一旦有陽性檢出時要及時報告並在2小時內(nei) 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或方艙醫院進行隔離觀察和治療,對同住人員要求開展核酸檢測,並開展風險研判,追蹤管理相關(guan) 的風險人員。
哪些人群感染新冠後引發重症的風險更大?
答:從(cong) 新冠肺炎臨(lin) 床醫療救治的實踐來看,有重症傾(qing) 向的包括以下幾個(ge) 方麵人群:
第一,老年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後引發重症的危險人群。而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因此,有老年人的家庭和養(yang) 老機構就更應該防範感染的風險。
第二,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在臨(lin) 床當中,有基礎病,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係統疾病、腫瘤、慢性腎功能不全等這些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後引發重症的風險更高。
第三,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建議沒有禁忌症、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群,特別是老年人,應當盡快接種新冠疫苗,符合加強接種條件的要盡快加強接種。
下一步,要加強定點醫院的建設,特別是提升綜合救治能力和多學科診療水平,提高重症救治的能力。
密切接觸者在居家隔離期間,其共同居住者如何管理?
答:居家隔離人員的共同居住者或者陪護人員要一並遵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管理要求。
一是在居家隔離期間嚴(yan) 格做到不外出,拒絕一切探訪;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人員,要向社區提出申請,經同意後安排專(zhuan) 人專(zhuan) 車,全程做好個(ge) 人防護,落實閉環管理。
二是盡量不進入居家隔離人員的房間,避免共用衛生間或生活用品等。如果有任何直接接觸或者在處理汙染物時,應做好自我防護,及時進行雙手清潔與(yu) 消毒。
三是有基礎性疾病的人員和老年人這種有重症風險的人群不要作為(wei) 居家隔離人員的陪護人員。
對一些被汙染但不能消毒的物品和環境應該如何處理?
答:那些明確被汙染但是用現有的消毒方式又沒有辦法處理的物品或者環境,可以采取密閉封存、靜置等無害化方式進行處理,這些無害化的方法都已經在我們(men) 國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中有明確列出。
對於(yu) 密閉封存、靜置的時間,需要根據汙染的風險,以及物品或者環境特性綜合進行專(zhuan) 業(ye) 研判和評估。
個(ge) 人自采核酸的做法,是否值得推廣?
答:我們(men) 注意到,有的地方嚐試以不同的形式開展核酸自采工作,但要特別注意自采核酸的規範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要製定完善的實施方案,同時要做好組織實施,加強技術指導。因為(wei) 采樣的質量規範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即便是自采核酸,也要保證采樣的質量。
四、下一步工作重點
如何為(wei) 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疫苗接種服務?
答:中國老年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處於(yu) 失能和半失能狀態,為(wei) 了能夠讓他們(men) 更加方便地接種疫苗,在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中,對優(you) 化預防接種服務、細化各項服務措施作出了安排,包括延續前期行之有效的各種便民措施,繼續設立老年人的綠色通道、臨(lin) 時接種點、使用流動接種車,最大限度的為(wei) 老年人提供便利。
同時提出,各地可以選派診療和接種經驗豐(feng) 富的醫務人員組建接種小分隊,為(wei) 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接種服務,認真細致地對老年人做好解釋,耐心回答老年人的詢問,關(guan) 注老年人的身體(ti) 狀況等。
來源:中國新聞網綜合自中國網實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