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連山發現新物種“密疣掌突蟾”
中新網廣州11月30日電 (許青青 鄧茜元)記者30日從(cong) 廣東(dong) 連山筆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連山筆架山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確認發現了全球新物種——密疣掌突蟾。相關(guan) 科研成果已在國際性學術期刊《Herpetozoa》(中文譯名《爬蟲》)發表。
據介紹,今年5月,筆架山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對保護區核心區域進行生物多樣性監測過程中,突然聽到了一陣輕微的蟲鳴聲,常年與(yu) 動植物為(wei) 伴的他們(men) 察覺出不同尋常之處,參與(yu) 監測項目的廣東(dong) 環境保護工程職業(ye) 學院專(zhuan) 家林石獅等隨即循聲而去,經過連夜追尋,終於(yu) 發現“蟲鳴”真身!
令人驚訝的是,發出蟲鳴的竟然是一隻“蛙”!從(cong) 基本體(ti) 征觀察為(wei) 掌突蟾屬,為(wei) 進一步確認此蛙的種類,工作人員將活體(ti) 標本帶回佛山實驗室,最終通過形態和分子比對確定為(wei) 掌突蟾屬的一個(ge) 新種——密疣掌突蟾。
林石獅介紹,密疣掌突蟾貌如青蛙聲似蟲鳴,體(ti) 型小,雄性頭體(ti) 長23.2–25.9 mm,體(ti) 背皮膚粗糙,具大量錐形疣粒,腹麵乳白色,具灰白色和深棕色點斑。因身體(ti) 顏色花紋與(yu) 生存環境融合得很好,平時藏得極為(wei) 隱秘,所以即便聽到它的叫聲卻也很難尋找它們(men) 的身影。其生活習(xi) 性與(yu) 青蛙類似,夜間活動,白天則躲起來。
經過對發現密疣掌突蟾周圍的環境監測判斷,他們(men) 隻生活在保存完好的山區森林裏且沒有被汙染破壞的溪流環境中,目前僅(jin) 發現於(yu) 廣東(dong) 連山筆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據悉,截至目前,連山筆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共記載到各類保護植物54種,其中國家Ⅱ級保護植物22種;共記錄到國家重點保護的陸生脊椎動物57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6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51種。(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