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堿和小蘇打都是食品添加劑嗎?
小蘇打和食用堿是廚房中常用到的兩(liang) 種調味品,但是很少有人把它們(men) 和食品添加劑聯係到一起。那麽(me) ,食用堿和小蘇打是不是食品添加劑,它們(men) 是天然提取還是化工合成的?
科信食品與(yu) 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傳(chuan) 播部主任、副研究館員阮光鋒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小蘇打和食用堿都屬於(yu) 食物膨化劑。雖然很多人並不認為(wei) 它們(men) 和添加劑有什麽(me) 關(guan) 係,但事實上食用堿和小蘇打都是不折不扣的化工合成食品添加劑。
小蘇打是碳酸氫鈉,而食用堿主要是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兩(liang) 者都是堿性調料,但略有不同。
小蘇打堿性較弱,遇熱分解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會(hui) 使得麵食變得蓬鬆和柔軟,所以人們(men) 一般都是用它來製作包子、饅頭、麵包、油條等麵食;食用堿堿性較強,加熱不會(hui) 分解,主要用來中和麵食烹飪後可能產(chan) 生的酸味,同時還可以讓麵食變得蓬鬆、潤滑。一般來說,製作麵條、餃子皮、餛飩皮時,常用到食用堿。
從(cong) 安全性上來說,小蘇打堿性較弱,也可以用來衝(chong) 調蘇打水直接飲用。而食用堿因為(wei) 堿性較強,不可直接飲用。小蘇打除了食用功能外,還可以用於(yu) 清潔,比如清潔砧板、鍋壺,清洗果蔬,甚至可以疏通下水道,清除地上的汙垢、炊具上的油汙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