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大國基建提速 釋放發展活力——2022中國經濟觀察之投資篇

發布時間:2022-12-14 14:44: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題:大國基建提速 釋放發展活力——2022中國經濟觀察之投資篇

  新華社記者樊曦、王優(you) 玲、周圓

  做好穩投資工作,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是擴大國內(nei) 需求、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

  今年以來,麵對複雜國內(nei) 外形勢,各地各部門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wei) 穩經濟的關(guan) 鍵舉(ju) 措,加快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揮基建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促進投資平穩增長。

  穩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加碼發力

  千古百業(ye) 興(xing) ,先行在交通。

  寒冬時節,內(nei) 蒙古阿拉善左旗。包銀高鐵銀巴支線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挖掘機有序作業(ye) 、工程車來回運輸、工人在鋼筋水泥間忙碌穿梭……

  “這條鐵路建成後,阿拉善盟將接入國家高鐵網,迎來發展新契機。”中鐵十五局項目負責人崔寶紅說。包銀高鐵銀巴支線全長115公裏,投資估算約69億(yi) 元,建成後將明顯改善邊遠地區對外通行條件,促進區域經濟加快發展。

  今年以來,穩投資力度持續加大。據統計,前10個(ge) 月,我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3.1%,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到位資金增長22%。同期,國家發改委審批核準的固定資產(chan) 項目總投資額達到14233億(yi) 元,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水利等行業(ye) ,是去年同期的2.9倍。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成為(wei) 穩投資的關(guan) 鍵一招。央行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兩(liang) 批金融工具合計已投放7400億(yi) 元,支持重大項目2700多個(ge) ,開工率超過90%。

  進入四季度,各地各部門進一步搶抓拓展經濟回穩向上態勢的關(guan) 鍵窗口期,一批重大項目密集開工:“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之一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昌九高鐵開工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通道成渝中線高鐵開工建設;“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工程山東(dong) 蒙河雙堠水庫開工建設……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劉立峰表示,基建投資增速保持穩定增長,對穩投資穩增長發揮了重要基礎作用。在專(zhuan) 項債(zhai)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支持下,基建投資增速將延續回升態勢。

  促發展,新基建釋放新動能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支撐新業(ye) 態、新產(chan) 業(ye) 、新服務發展的戰略性基石。

  在寧夏中衛市西部雲(yun) 基地數據中心,建成不久的機房內(nei) ,一排排服務器高速運轉,海量信息數據在這裏匯聚、分流;機房外,中國聯通中衛雲(yun) 數據中心三期項目施工現場,機械聲轟鳴、切割聲不斷……

  中衛市雲(yun) 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局局長薛軍(jun) 勇表示,當地以新基建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今年前三季度,雲(yun) 計算和大數據產(chan) 業(ye) 帶動全市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約18%。

  從(cong) 數據中心、5G基站到特高壓、人工智能,從(cong) “東(dong) 數西算”到北鬥導航定位,梳理各地項目清單,新基建頻頻成為(wei) 發展關(guan) 鍵詞。

  今年2月,“東(dong) 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麵啟動,一個(ge) 個(ge) 數據中心項目在貴州、甘肅、寧夏等地加快落地,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開拓新空間;9月,西南地區首個(ge) 特高壓交流工程——國家電網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工,建成後每年可輸送清潔電能超過350億(yi) 千瓦時;11月,深圳出台24條措施支持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通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信息“大動脈”……

  今年以來,麵對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等多重壓力,更多企業(ye) 開展“5G+工業(ye) 互聯網”創新實踐,以新基建打造發展新優(you) 勢。最新數據顯示,我國5G基站數量超過222萬(wan) 個(ge) ,“5G+工業(ye) 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4000個(ge)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feng) 文猛表示,推進新基建項目投資建設,為(wei) 穩住經濟大盤注入動力,長期來看還能夠賦能生產(chan) 、消費、社會(hui) 治理等多領域,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補短板,持續發力惠民生

  日前,貴陽電網迎峰度冬重點項目——220千伏趙斯變電站3號主變擴建工程順利投運。

  “擴建工程投運後,將為(wei) 貴陽北部地區65萬(wan) 多戶居民提供堅強電力保障,讓大家溫暖度冬。”南方電網貴陽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主網項目管理科經理羅軼說。

  悠悠萬(wan) 事,民生為(wei) 大。當前我國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正是投資持續發力的方向。

  12月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在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guan) 鍵作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shu) 長楊蔭凱表示,下一步,要加強社會(hui) 民生領域補短板建設。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和排水設施建設,著力加強社會(hui) 領域建設。

  推進社區適老化、適兒(er) 化改造,建設公共活動場地和公共綠地,開辟健身休閑運動場所……在河北,由中鐵十六局集團承建的保定市重大民生工程——主城區城中村改造二台村安置區項目正式交付,居民翻開社區生活新篇章。

  據統計,今年1至10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21萬(wan) 個(ge) 、859.25萬(wan) 戶,按小區數計開工率為(wei) 101.7%。到“十四五”末,我國將力爭(zheng) 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預計拉動投資達到萬(wan) 億(yi) 元級。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水電氣信等基礎設施方麵的城市更新是解決(jue) 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方麵。”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jun) 表示,各領域補短板空間大,蘊含著巨大的投資潛力。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持續顯效和接續政策措施落地落實,一項項惠及當下、著眼未來的基礎設施工程正加速落地,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釋放強大活力。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