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鷹突擊 所向披靡
近日,京郊某野外綜合訓練場,武警“獵鷹突擊隊”官兵在寒冬中展開一場攻防戰鬥,隊員們(men) 持續鏖戰數小時。戰幕落下,該支隊支隊長米彥廣帶領官兵圍坐在一起,對演練進行複盤總結,並結合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練兵備戰,提高人民軍(jun) 隊打贏能力”的要點闡述,就地展開交流分享。
2014年4月9日,習(xi) 主席親(qin) 自為(wei) “獵鷹突擊隊”授旗,並勉勵官兵,特戰隊員戰鬥在反恐第一線,時刻麵臨(lin) 生與(yu) 死、血與(yu) 火的考驗。要堅持從(cong) 難從(cong) 嚴(yan) 訓練,保持高度戒備,真正成為(wei) 特戰精英、反恐尖兵。
“戰旗在手,使命扛肩。”米彥廣表示,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我們(men) 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麵對複雜多變的未來戰場環境,“獵鷹突擊隊”作為(wei) “反恐國家隊”,訓練轉型的步伐從(cong) 未停歇,官兵們(men) 在一次次與(yu) 國內(nei) 外多個(ge) 王牌勁旅互為(wei) 條件互為(wei) 對抗的實兵演練中,實現了戰鬥力的整體(ti) 躍升。
忠誠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軍(jun) 史學習(xi) 教育,繁榮發展強軍(jun) 文化,強化戰鬥精神培育。作為(wei) ‘反恐國家隊’的我們(men) 更應該在強軍(jun) 實踐中探尋勝戰基因,燃旺信仰之火,強化職責擔當……”初冬時節,武警“獵鷹突擊隊”的榮譽史館內(nei) ,副教導員張誌明正在結合自己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的心得感悟為(wei) 新隊員講述紅色隊史。
官兵們(men) 在一張張記錄“獵鷹突擊隊”光榮曆史的照片前駐足凝望,整齊的隊伍裏還有兩(liang) 名肩扛上校警銜的幹部,他們(men) 是剛剛到支隊任職的新任支隊參謀長西西瑪和新任支隊政治工作部主任肖華興(xing) 。盡管年齡比新隊員大不少,但他們(men) 和眾(zhong) 多新隊員一樣,都有一個(ge) 共同的名字——“雛鷹”。
“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如期實現建軍(jun) 一百年奮鬥目標,加快把人民軍(jun) 隊建成世界一流軍(jun) 隊’的戰略要求,作為(wei) ‘獵鷹突擊隊’的一員,雛鷹的基礎不一樣,靠什麽(me) 讓我們(men) 最快融入作戰體(ti) 係、最快展翅高飛?”新班子組成後的第一次碰頭會(hui) 上,西西瑪和肖華興(xing) 將共同的疑慮講了出來。
“不看職務看態度,不比兵齡比貢獻。”經過一番討論後,該支隊常委一致認同,“每名同誌從(cong) 踏入‘獵鷹突擊隊’的營門那一刻,首先就是要將這一標準銘記於(yu) 心,苦練製勝本領。”
責任如山,使命催征。盡管事務繁多,但支隊參謀長西西瑪和政治工作部主任肖華興(xing) 都會(hui) 堅持每天抽出整塊時間跟隨新隊員一起訓練。從(cong) 一起鞏固強化體(ti) 能素質,到一起練習(xi) 運用戰術動作,再到一起操作使用武器裝備,隻要是新隊員的訓練內(nei) 容,他們(men) 都逐一課目對照新《大綱》標準,檢驗自己能否過關(guan) 。
模擬演練中,西西瑪與(yu) 搭檔緊密配合,交替掩護,快速突入房屋後,順勢占據有利位置,圓滿完成演練任務;戰鬥射擊課目訓練中,肖華興(xing) 麵對出槍速度慢、上靶率低等問題自我加壓,不斷進行步手槍互換訓練,並配合負重據槍練習(xi) ,射擊成績不斷提升。
“領導帶頭做表率,官兵奮勇齊跟隨。”在大家普遍認為(wei) 最難的18米全裝抓繩上課目考核中,麵對結滿霜的麻繩和身上將近20公斤的負重,所有人都咬牙堅持苦練。最終,39名“新隊員”的成績全部進入40秒以內(nei) ,達到了“優(you) 秀”的標準。
在新隊員完成第一個(ge) 階段的訓練後,西西瑪和肖華興(xing) 深入基層大隊、中隊廣泛調研,在與(yu) 官兵深入交流後發現,“半路出家”的隊員不在少數,但他們(men) 正是憑借著堅定的強軍(jun) 信念和對“獵鷹突擊隊”的熱愛,逐步成長為(wei) 標兵骨幹。某隊隊長陳文哲從(cong) 舞台小號手成長為(wei) 揚威國際賽場的比武冠軍(jun) ;隊員郭尚霖僅(jin) 用一年時間就從(cong) 一名特戰“門外漢”成長為(wei) 同批隊員裏的佼佼者。
該支隊在原有“獵鷹”典型人物故事的基礎上加入新內(nei) 容,編輯成冊(ce) 後和新隊員的第一份入黨(dang) 申請書(shu) 一起印發。他們(men) 還搭設車廂小講台、開辦戰地小課堂,開展“學大會(hui) 精神,當戰場先鋒”活動。同時,邀請優(you) 秀隊員登上講台,麵對麵與(yu) 新隊員分享成長心得,手把手為(wei) 新隊員傳(chuan) 授戰鬥技能,為(wei) “雛鷹”成長注入“信仰基石”。
擔當
南國夜空,星光璀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開展‘學習(xi) 強軍(jun) 思想、建功強軍(jun) 事業(ye) ’教育實踐活動。”不久前的一天,正在駐香港部隊某特戰營代職副營長的王惠強撰寫(xie) 好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心得體(ti) 會(hui) 後,抬頭眺望著窗外,思緒一下回到了4年前。
2018年年底的一天,“獵鷹突擊隊”全體(ti) 官兵整齊列隊,為(wei) 這名即將輪換任職的老隊員單獨舉(ju) 行了一場出征儀(yi) 式。
“忠誠、勇敢、團結、奉獻。”儀(yi) 式上,高喊“獵鷹突擊隊”隊訓的環節讓王惠強熱血沸騰,他下定決(jue) 心,“代表‘獵鷹突擊隊’去任職,就要把‘獵鷹精神’輻射傳(chuan) 播到更大範圍。因為(wei) ,一名‘獵鷹’隊員就是一麵‘獵鷹’旗幟。”
在駐香港部隊某特戰營開展的城市反恐訓練中,王惠強將“獵鷹突擊隊”的先進作戰理念融進訓練過程,帶著大家反複練習(xi) 排除爆炸物、判讀戰術手語、快速記憶“恐怖分子”與(yu) “人質”信息等課目;同時,王惠強將這裏水下滲透、低空傘(san) 降、野外生存等課目的訓法,與(yu) 支隊官兵實時共享。
“我在京畿守忠誠,你在南疆衛和平。”在兩(liang) 個(ge) 單位黨(dang) 委的牽頭下,“獵鷹突擊隊”隊員與(yu) “香江利刃”官兵結合對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xi) 理解在線上展開探討交流。大家圍繞“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這一話題暢談個(ge) 人感悟,共話使命擔當。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習(xi) 主席號召廣大青年立誌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在“獵鷹突擊隊”,官兵們(men) 習(xi) 慣用“蒼而不老”來形容老隊員。
該支隊某大隊副大隊長李知雨,與(yu) 王惠強同年加入“獵鷹突擊隊”,同一年在國際比武中摘得桂冠,同一年榮立一等功。
李知雨被官兵們(men) 譽為(wei) “戰場知風者”,他熟悉國內(nei) 各種狙擊槍的性能,結合近幾年參加狙擊比武競賽的經曆,將自己與(yu) 國內(nei) 外頂尖狙擊手交流探討的“論風向對彈道產(chan) 生的影響”“特戰部隊狙擊分隊建設”“狙擊手射擊與(yu) 集訓”等話題仔細梳理總結,撰寫(xie) 成書(shu) 後被支隊當作教材使用。
從(cong) 一名“狙擊手”到一名“特戰指揮員”,肩上增加的責任與(yu) 擔子也促使他不斷思索與(yu) 戰場無縫對接的帶兵方法。在陣地環境的構設上,李知雨將靶標類型的出場次序打亂(luan) ,並在每次訓練前都進行重新排列。同時,靶標設置也不再局限於(yu) 100米、200米的固定距離,讓原本習(xi) 慣於(yu) 在正前方一線擺開的靶標放置在於(yu) 各個(ge) 角度,讓原本隻靜態搖擺的靶標增加了運動屬性,隊員們(men) 的實戰化能力進一步提升。
製勝
“前方山洞情況不明,偵(zhen) 察員迅速前出。”接到小隊指揮員女子特戰大隊一隊隊長崔婕下達的命令後,隊伍中的男隊員孫超賢在女隊員王菊的掩護下立即將無人競速機升空。
“鎖定目標,發現13名‘恐怖分子’藏匿。”“突擊!”幾陣槍響過後,“敵情”順利解除……冬日的京郊某地,“獵鷹突擊隊”正在這裏展開一場捕殲戰鬥演練。
演練開始前,該支隊導調組大膽調整策略,不再直接從(cong) 整建製隊伍中抽派幾個(ge) 完整小隊來完成“作戰”任務,而是打破各自原有建製序列,在全支隊範圍內(nei) 隨機抽點隊員進行現場編組,更是首次在小隊內(nei) 部實現了男隊員與(yu) 女隊員混合同訓。
“獵鷹突擊,所向披靡。”從(cong) 2018年年初到2022年年底,編製體(ti) 製調整改革後的近五年時間,“獵鷹突擊隊”訓練轉型的步伐從(cong) 未停歇,從(cong) 主抓單兵單裝訓練質效,到加強內(nei) 部各要素各專(zhuan) 業(ye) 間體(ti) 係融合,再到提升模塊化建製化獨立作戰水平,部隊戰鬥力不斷躍升。
而今,他們(men) 放下之前獲得的所有榮譽,重整行裝再啟程,不斷探尋深層次交叉協同作戰方式,努力實現特戰隊員在任何複雜環境中與(yu) 任何一個(ge) 陌生單位都能融進去、成體(ti) 係、相適應,達到1+1>2的效果。這一變化,正是源於(yu) 該支隊全體(ti) 官兵對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深入推進實戰化軍(jun) 事訓練,深化聯合訓練、對抗訓練、科技練兵”的思考。
從(cong) “形聯”到“神聯”,除了作戰理念和戰場思維的更新,武器裝備的“硬核支撐”也必不可少。此次在京郊展開的捕殲戰鬥演練中,隊員孫超賢手持的無人競速機,在特戰尖兵不易進入的山洞裏能夠自由飛行並實現察打一體(ti) ,為(wei) 圓滿完成任務助力不小。這個(ge) 新裝備,正是支隊最新自主改良升級的一項創新成果。
“裝備改良之初,麵臨(lin) 的困難不少。”孫超賢說。飛行裏程近、續航能力差、定位精度不高、圖像傳(chuan) 輸模糊、電調聲音過大……麵對一個(ge) 個(ge) 棘手的難題,孫超賢查閱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學習(xi) ,聯係院校教員請教,不斷嚐試著從(cong) 槳葉、電機、飛掛等方麵進行改進調試,並為(wei) 其增加“投彈模塊”。最終,該項成果滿足作戰任務需要,順利列裝部隊使用,實現了科技力為(wei) 戰鬥力的高效賦能。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戰爭(zheng) 特點規律’,而我們(men) 隻有營造出氛圍良好的創新環境,建立健全獎勵機製,才能不斷釋放官兵的創造力,蹚開一條實戰化創新之路。”複盤總結會(hui) 上,該支隊政委任柯伊表示。
如今,在“獵鷹突擊隊”的訓練場上,官兵原創和改良的新裝備隨處可見——能同時具備圖像采集、現場取證、實時傳(chuan) 輸等多個(ge) 功能的“爬牆機器人”在模擬街區戰鬥中大放異彩;搜排爆和反劫機的戰鬥中,遙控聚集武器平台、柔性聚能切割器、智能爆破裝置相得益彰。
前不久,中原腹地,一場跨區域跨晝夜紅藍對抗演練在密林深處悄然打響。由武警“獵鷹突擊隊”和空軍(jun) “雷神突擊隊”合編組成的藍軍(jun) ,快速從(cong) 直升機上索降至紅軍(jun) 後方,趁著夜色在叢(cong) 林中穿插滲透。
“前方疑似‘敵’指揮所!”依托智能指揮平台上數據顯示和熱成像圖傳(chuan) 信息反饋,官兵們(men) 在確認無誤後,一邊派出仿生機器狗在正麵釋放虛假信號,一邊順勢從(cong) 側(ce) 翼展開對紅方強攻。最終,藍軍(jun) 一舉(ju) 完成“斬首行動”,獲得了對抗演練的勝利。
朱朝陽 劉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鄭天然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