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大市場 世界大機遇——2022中國經濟觀察之外資篇

發布時間:2022-12-15 17:29: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

  外資,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來,中國吸引外資持續兩(liang) 位數增長,前三季度吸收外資破萬(wan) 億(yi) 元,前10個(ge) 月引資規模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在全球跨國投資疲軟的背景下,中國引資規模穩定增長、引資結構不斷優(you) 化,印證大國經濟韌性強、活力足、潛力大,為(wei) 世界各國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

  引資穩步增長 彰顯經濟韌性強

  近期,德國科技集團賀利氏在上海、浙江、遼寧等地持續推進多個(ge) 新項目,今年在華投資規模再創新高。

  賀利氏大中華區總裁艾周平說:“中國一係列穩外資措施,更好支持外資在華投資製造業(ye) ,幫助企業(ye) 減負增效,不斷改善營商環境,讓我們(men) 紮根中國、持續發展的信心更強。”

  為(wei) 中國市場投下“信任票”的不止賀利氏。

  今年以來,在全球疫情反複、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國際環境複雜演變的背景下,我國吸引外資逆勢增長,前10個(ge) 月引資10898.6億(yi) 元,同比增長14.4%。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全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999.8億(yi) 元,2021年前11個(ge) 月突破1萬(wan) 億(yi) 元,今年前三季度就突破1萬(wan) 億(yi) 元。

  經濟穩定增長,是外資青睞中國的根本所在。

  《華爾街日報》近期報道稱,疫情以來,中國實際使用外資保持較高增長,主要歸因於(yu) 中國率先控製疫情、經濟持續恢複,加上政府推出穩外資舉(ju) 措等。

  健全重大和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zhuan) 班機製,實施新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麵清單,開展外商投資法執法檢查,發布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出台15條舉(ju) 措以製造業(ye) 為(wei) 重點促進吸引外資……

  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效能不斷釋放,一係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舉(ju) 措加力提效,“三駕馬車”共同持續發力,中國經濟穩步回升,展現出強大韌性。

  彭博社援引高盛集團的報告稱,持續優(you) 化疫情防控措施後,中國GDP增速可能會(hui) 在2023年下半年加快,並在2024年延續這一勢頭。

  “退出中國將使我們(men) 失去機會(hui) 。”西門子、巴斯夫、博世等8家德國大型跨國企業(ye) 首席執行官近日在德國《法蘭(lan) 克福匯報》聯合撰文稱,“我們(men) 堅信中國會(hui) 保持基本的增長動力。”

  引資結構更優(you) 折射高質量發展活力足

  12月2日,ABB機器人超級工廠在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正式落成投產(chan) ,超級工廠內(nei) 設有全球研發中心。“機器人造機器人”的前沿理念在這裏正變為(wei) 現實。

  前10個(ge) 月,上海實際使用外資205.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8.4%。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51家,外資研發中心19家,累計分別達到882和525家。

  今年以來,我國引資不僅(jin) 增長快,而且大項目穩,含金量足。前10個(ge) 月,高技術產(chan) 業(ye) 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1.7%,其中高技術製造業(ye) 同比增長57.2%,高技術服務業(ye) 同比增長25%。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我國引資結構不斷優(you) 化,折射出中國高質量發展活力足,逐步形成引資新優(you) 勢。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說,我國以低成本驅動開放的傳(chuan) 統優(you) 勢逐漸弱化,而以不斷升級的內(nei) 需市場、完善高效的產(chan) 業(ye) 鏈配套能力、不斷提升的科創能力以及持續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驅動開放的新優(you) 勢正在顯現。

  得益於(yu) 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跨國公司在華投資逐步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生產(chan) 環節轉變,並更加重視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

  巴斯夫廣東(dong) 湛江一體(ti) 化基地開工建設、空中客車中國研發中心落戶蘇州工業(ye) 園區,歐萊雅首次在華成立投資公司,阿斯利康在青島成立以罕見病為(wei) 主題的創新中心……

  ABB機器人業(ye) 務部中國區總裁梁銳說,在超級工廠,“在中國,為(wei) 中國”乃至“為(wei) 世界”的願景得以實現,來自中國團隊的創新智慧將被應用到全球工廠中。

  共享中國機遇 彰顯高水平開放潛力大

  世界經濟寒潮下,中國密集舉(ju) 行的國際經貿盛會(hui) 不斷釋放開放合作暖意。

  12月9日,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會(hui) 舉(ju) 行,315個(ge) 項目洽談簽約,涉及意向投資總額8790億(yi) 元。覆蓋先進製造業(ye) 、新一代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與(yu) 健康、海洋產(chan) 業(ye) 、現代服務業(ye) 等眾(zhong) 多領域。

  11月,第五屆進博會(hui) 總成交額735.2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9%;10月,第132屆廣交會(hui) 上傳(chuan) 展品超過306萬(wan) 件,創曆史新高;9月,2022年服貿會(hui) 共達成各類成果1300餘(yu) 個(ge) ;7月,第二屆消博會(hui) 吸引2800多個(ge) 知名品牌參展……

  “連續五年如期舉(ju) 辦進博會(hui) ,讓中國大市場成為(wei) 世界大機遇,釋放了中國全麵擴大開放、加強國際合作的積極信號,展現了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複蘇的中國擔當。”《世界開放報告2022》如是評價(jia) 。

  紮實推進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積極推進加入《全麵與(yu) 進步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今年以來,中國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推動形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在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開放的中國大市場,必將為(wei) 各國企業(ye) 在華發展提供更多機遇。

  “構建新發展格局,離不開更好引進外資;促進深層次改革,離不開更好引進外資;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更好引進外資。在華外資企業(ye) 應積極把握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共享製度型開放機遇、共享深化國際合作機遇。”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說。(記者謝希瑤、潘潔、劉夏村、周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