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解碼中國式現代化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解碼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孫曉波 佟西中
中共二十大報告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為(wei) 下一階段中心任務,並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受訪學者認為(wei) ,中共以此表明將走出不同於(yu) 西方的發展道路,為(wei) 其他發展中國家拓展了現代化新路徑,為(wei) 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選擇。
什麽(me) 是中國式現代化
根據目前學界較流行的觀點,現代化是從(cong)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向現代工業(ye) 社會(hui) 轉型的發展變遷過程。以現代化創造出遠遠超越傳(chuan) 統社會(hui) 的生產(chan) 力、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是中國式現代化與(yu) 世界各國現代化的共性所在。
具體(ti) 到中國式現代化,在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看來,這是中國實際情況與(yu) 現代化普遍規律相結合的產(chan) 物,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找到的一條實現現代化的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既是路徑同時也是目標。
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被學界概括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的五個(ge) 重要特征”。
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首要特征。中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據2022年相關(guan) 人口資料,中國人口(約14.13億(yi) )約占世界總人口18%,大致相當於(yu) 10個(ge) 俄羅斯(1.45億(yi) ),3個(ge) 歐盟(4.468億(yi) ),4個(ge) 美國(3.32億(yi) )。
目前為(wei) 止,世界上還未有如此巨大人口體(ti) 量的國家進入現代化。迄今為(wei) 止,世界上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不超過30個(ge) ,總人口不超過10億(yi) 人。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hui) 委員張連起說,一個(ge) 擁有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要整體(ti) 邁進現代化,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將徹底改寫(xie) 現代化的世界版圖。
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另一重要特征。富裕是各國現代化追求的目標,但中國式現代化追求的是全體(ti) 人民的共同富裕。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鄢一龍向記者表示,中國式現代化也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現代化,共同富裕必然是內(nei) 在特征,這是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性質決(jue) 定的。他說,相比資本主義(yi) 是以資本為(wei) 中心,兩(liang) 極分化明顯,中國式現代化以人民為(wei) 中心,追求共同富裕。
分析認為(wei) ,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特征,凸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hui) 主義(yi) 性質,這是中國式現代化與(yu) 西方現代化的根本區別。
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乃東(dong) 區多頗章鄉(xiang) 嘎東(dong) 團結新村易地搬遷安置點,技術人員為(wei) 從(cong) 海拔4300多米搬遷下來的群眾(zhong) 檢查夜間照明設施。宋衛星 攝
中國式現代化還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竹立家表示,對比西方一些國家依靠侵略、殖民、掠奪、剝削積累的原始資本實現現代化,中國選擇的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強調同世界各國互利共贏。
世界曆史表明,一些老牌資本主義(yi) 國家的現代化,走的是暴力掠奪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國家落後為(wei) 代價(jia) 的現代化。而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從(cong) 沒有主動挑起過任何一場戰爭(zheng) 和衝(chong) 突。
北京長安街沿線2022國慶主題諸花壇中的“命運共同體(ti) ”花壇,以地球、和平鴿、飄帶為(wei) 主景,寓意深化全球發展合作,共創共享和平繁榮美好未來。趙文宇 攝
此外,中國式現代化還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竹立家看來,這些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特征,同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要實現的圖景。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還首次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9個(ge) 方麵的本質要求: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和生態文明等方麵。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研究所所長王虎學表示,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兩(liang) 個(ge) 堅持”,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是一個(ge) 基本特質的規定”。他說,從(cong) 價(jia) 值導向看,也是人民至上、人民為(wei) 中心的現代化。
張連起認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hui)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新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同步發展,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形成了係統協調的現代文明新形態。
他說,中國式現代化摒棄了西方現代化所遵循的生產(chan) 力發展單純服從(cong) 於(yu) 資本的邏輯,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wei) 中心的現代化、兩(liang) 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yi) 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既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理論的超越,又豐(feng) 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yi) 發展理論。
在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xi) 委員會(hui) 副主任葉小文看來,二十大報告相關(guan) 內(nei) 容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質,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與(yu) 西方現代化的根本區別。
葉小文指出,長久以來,因占據現代化發展早期紅利,西方資本主義(yi) 國家控製了現代化話語權,將現代化等同於(yu) 西方化,甚至認為(wei) 現代化隻能在西方文化土壤中發生。他說,“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探索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理論邏輯的超越,重寫(xie) 了世界現代化理論。”
一以貫之的現代化追求
回顧曆史,從(cong) 1840年鴉片戰爭(zheng) 以來,尋路現代化就是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學界普遍認為(wei) ,中國真正意義(yi) 上的現代化,起始於(yu)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從(cong) 新中國成立後提出建設“四個(ge) 現代化”,到改革開放後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到現在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民族複興(xing)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yi) 研究院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研究部副主任賀新元向記者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的內(nei) 涵已經越來越豐(feng) 富,涵蓋政治、經濟、社會(hui) 、文化、生態等方方麵麵。
中共二十大報告正式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在賀新元看來,這一論斷是路徑和目標的合二為(wei) 一,將民族複興(xing) 和現代化融為(wei) 了一體(ti) 。
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作為(wei) 後發者的中國在現代化道路上一路追趕,已經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第一大工業(ye) 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chu) 備國,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躍升,完成了從(cong) “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飛躍。
2021年7月1日,即中共建黨(dang) 百年之際,中共正式宣告實現了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從(cong) 二十大開始,中心任務變成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王虎學向記者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路徑,且是唯一正確的必由之路,“這是在不斷的探索、實踐、鬥爭(zheng) 、革命、建設過程中一步步走出來的,是經過實踐檢驗,且走得通的”。
竹立家表示,從(cong) 現代化的理論上看,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理論是需要實踐支撐,並由實踐檢驗。中國已經用發展事實證明了中國式現代化是行之有效的。
在鄢一龍看來,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與(yu)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二者實際上是一體(ti) 的,但內(nei) 涵角度各有側(ce) 重,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路徑。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張占斌表示,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曆史使命,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是目標,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路徑。“民族複興(xing) 與(yu) 現代化強國某種意義(yi) 上可以畫等號,現代化強國建成之日就是民族複興(xing) 之時。”他說。
那麽(me) ,如何完成中心任務,實現百年奮鬥目標,達成曆史使命?二十大報告也給出了明確答案。
人類實現現代化的新選擇
縱觀人類發展史和現代化曆程,人類社會(hui) 通向現代化的道路具有多樣性。分析認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是西方資本主義(yi) 模式,也不是蘇聯社會(hui) 主義(yi) 模式,而是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與(yu) 西方現代化在發展路徑上區別明顯。習(xi) 近平曾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ti) 學習(xi) 時表示,“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ge) ‘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ye) 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我們(men) 要後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jue) 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ge) ‘並聯式’的過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院長、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院副院長陶文昭表示,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變的現代化模式,現代化理論也是如此。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打破了對西方現代化理論的迷信,開辟了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
二十大報告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中國式現代化為(wei) 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
現代化本身定義(yi) 就是開放的,沒有標準化的現代化模式。在王虎學看來,現代化代表的是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一個(ge) 方向,但怎麽(me) 實現現代化,道路千條萬(wan) 條。他說,在現代化之路上,過去西方走在前麵,所以話語被西方壟斷,一度有人以為(wei) 現代化就是西方化。但中國走出了一條不同於(yu) 西方的現代化新路。
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與(yu) 比較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江雨說:“北京以高層次提出‘中國式現代化’,表明中國要光明正大、毫不含蓄地選擇自己的路徑。”
鄢一龍表示,中國式現代化屬於(yu) 中國,同樣屬於(yu) 世界,它開辟了非西方國家獨立自主探索現代化的新路,為(wei) 其他發展中國家拓展了現代化新路徑,為(wei) 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選擇。(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