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創十年:豐富人民精神生活,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發布時間:2022-12-21 17:28: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步入快速發展階段,考古盲盒、文創雪糕、文藝節目“唐宮夜宴”……文化創意項目頻頻出圈,其備受關(guan) 注的現象背後,既展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豐(feng) 富成果,也反映出中華文明的傳(chuan) 播力、影響力和感召力不斷增強。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行業(ye) 布局日趨完善、規模日趨壯大,顯現出以文化文物單位為(wei) 龍頭、以區域板塊為(wei) 格局、以行業(ye) 集群為(wei) 紐帶、以知識產(chan) 權為(wei)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綜合態勢。“作為(wei) 正在迅速崛起和蓬勃發展的新興(xing) 業(ye) 態,文創不僅(jin) 滿足了我國社會(hui) 各界文化需要和廣大民眾(zhong) 精神需求,還讓優(you) 秀文化資源實現了多途徑、多維價(jia) 值的轉化,更成為(wei) 了新時代突出的人文亮點和重要的經濟支點。”西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國文化管理協會(hui) 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會(hui) 長孫小榮表示,十年來,中國文創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在穩固發展中構築行業(ye) 體(ti) 係

  在政策支持下取得卓越成就

  十年來,越來越多的文博機構立足自身文化內(nei) 涵,以創新為(wei) 手段,將帶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新研發的文創產(chan) 品之中。

  中國國家博物館裏,一件鐫刻著“長樂(le) 未央”的漢代瓦當,被設計成銀質鍍金的“人氣”紅手繩,一年內(nei) 售出近兩(liang) 萬(wan) 條。甘肅省博物館的文創玩偶“馬踏飛燕”也在近期紅遍網絡,產(chan) 品在甘肅省博物館的淘寶旗艦店,月銷量超過1.5萬(wan) 件。南京博物院更是積極探索文創產(chan) 品開發模式,牽頭組建了“江蘇省博物館商店聯盟”,並注冊(ce) “博蘇堂”品牌。

  為(wei) 了鼓勵文創產(chan) 品開發與(yu) 經營,引導文化企業(ye) 和旅遊企業(ye) 創新商業(ye) 模式和營銷方式,不斷拓展文創行業(ye) 的發展空間,十年來,國務院相繼出台《關(guan) 於(yu) 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yu)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若幹意見》等文件,從(cong) 多個(ge) 方麵對文化創意產(chan) 品開發作出部署。文化和旅遊部等部門出台《關(guan) 於(yu) 推進旅遊商品創意提升工作的通知》,與(yu) 中央宣傳(chuan) 部等八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chan) 品開發的若幹措施》,進一步完善文化創意產(chan) 品開發保障措施,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

  在政策加持下,各地文創領域有了大幅發展,在產(chan) 品體(ti) 係、綜合效益、開發能力等方麵實現全方位提升。四川省文物局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四川省文創收入突破1億(yi) 元大關(guan) 。廣東(dong) 全省博物館去年開發文創產(chan) 品2305款,實現文創產(chan) 品收入3993.39萬(wan) 元。河南博物院積極推進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申請商標保護文創品牌,搭建河南博物院文創基地,積極參與(yu) 數字版權保護的規範製定,推進文創領域數字化發展。

  “文化和旅遊部通過一係列鼓勵、扶持政策,讓整個(ge) 文創行業(ye) 形成了較為(wei) 完整的結構體(ti) 係,同時也為(wei) 優(you) 質文創產(chan) 品的可持續推陳出新營造了良好的競爭(zheng) 氛圍,有力滿足了市場對優(you) 質文創產(chan) 品的需求,調動了全國爭(zheng) 相研發文創產(chan) 品的積極性和主動創造性。”孫小榮認為(wei) 。

  在跨界融合中促進創新發展

  在時代背景下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十年來,中國文創積極探索、主動創新,在跨界融合中擁抱新領域,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將文創推向數字新階段,形成“文創+”的新興(xing) 業(ye) 態,全麵推動文創工作高質量發展。

  以文博為(wei) 例,新興(xing) 技術提供了新的文創手段和思路。2019年,金沙遺址博物館率先與(yu) 中國移動等機構合作,首次將5G傳(chuan) 輸、4K高清畫麵和VR技術相結合,遠程體(ti) 驗博物館之夜的詩歌與(yu) 情懷。2022年服貿會(hui) 上,中國農(nong) 業(ye) 博物館發布“農(nong) 博文創·藝術品風扇車”,通過數字文創藏品,生動形象地闡述農(nong) 耕文化的知識,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數字技術讓文物不會(hui) 褪色,且清晰度大幅提高。數字技術還可以通過視頻,讓文物‘複活’,與(yu) 當下互動。”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認為(wei) ,科技大大豐(feng) 富了文創的形態,提升了用戶體(ti) 驗。未來,隨著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等優(you) 勢將更加突顯,虛擬場景也將深度融入現實生活,為(wei) 文創產(chan) 品的多元化呈現和體(ti) 驗帶來更多驚喜。

  博物館作為(wei) 積極探索文創領域的文化單位之一,正在日益融入社會(hui) 發展,促進文旅融合,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2019年,全國5535家博物館共帶動旅遊收入約324億(yi) 元、對GDP的綜合貢獻為(wei) 539.46億(yi) 元,且帶動直接就業(ye) 崗位約1.5萬(wan) 個(ge) 、間接就業(ye) 崗位近2.7萬(wan) 個(ge) 。

  為(wei) 推進文化與(yu) 旅遊深度融合,發揮文創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優(you) 勢作用,文化和旅遊部開展“創意下鄉(xiang) ”試點工作,引導和整合社會(hui) 力量發揮文化創意優(you) 勢,促進鄉(xiang) 村旅遊發展。在“創意下鄉(xiang) ”工作的帶動下,文化創意成為(wei) 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的密碼,不斷解鎖出多元的文旅融合模式。西江千戶苗寨將苗族刺繡、銀飾鍛造、蠟染製作等苗族傳(chuan) 統非遺技藝與(yu) 現代審美樣式相結合,開發出了眾(zhong) 多文化旅遊產(chan) 品。福建省屏南縣依托古村落生態以及文化生態,積極開展油畫創作與(yu) 當地傳(chuan) 統村落文化的融合,進行專(zhuan) 業(ye) 繪畫教學,培養(yang) 農(nong) 民畫家,推動了傳(chuan) 統村落的保護與(yu) 修複、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特色表達。河南省開封市餘(yu) 店村基於(yu) 自身民俗特色,建設主題旅遊村,並對當地民俗文化進行創意開發,打造出鄉(xiang) 村特色文創空間,實現文旅融合發展新局麵。

  卜希霆說:“鄉(xiang) 村特色文化是亟待挖掘的文化寶藏,充分挖掘鄉(xiang) 村特色文化,融入現代新技術新需求,以新藝術形態展示、重新定義(yi) 和發現傳(chuan) 統文化的價(jia) 值,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路徑。”

  在國際傳(chuan) 播中彰顯文化實力

  在深入挖掘下提升文化自信

  十年來,通過文化創意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傳(chuan) 統文化實現了在當代的使用以及傳(chuan) 播、傳(chuan) 承價(jia) 值。2022年春節期間,文化和旅遊部舉(ju) 辦“佳節好物 一起過節——中國文化創意產(chan) 品新春推廣活動”,通過全球網絡直播、社交短視頻分享等方式,開展具有體(ti) 驗感、互動性和分享特色的春節特色文創產(chan) 品盲盒體(ti) 驗活動。通過世界各地友人打開盲盒,製作、使用、鑒賞中國文化創意產(chan) 品,有情景、有溫度地講述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2021年初,三星堆的再次發掘驚豔世界,文物轉化開發的係列文創產(chan) 品,鏈接起全球的情感共鳴,海外網友也從(cong) “雲(yun) 參觀”參與(yu) 到“雲(yun) 購物”中。文創產(chan) 品成為(wei) 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增強中華文明傳(chuan) 播力影響力的重要載體(ti) 。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需要依托文創產(chan) 品賡續傳(chuan) 承與(yu) 發展,文化創意肩負著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發展重任。孫小榮說:“文創是對當地文化的挖掘、提煉、研發和轉化,而這一過程本身就是對地方文化自信的激活和重塑。”在他看來,文創未來要大膽創新,要追求“傳(chuan) 統元素”與(yu) “現代審美”的巧妙結合,同時在文化元素的提取、創意研發的策劃,以及產(chan) 品的功能與(yu) 藝術審美的結合等方麵,講究“分眾(zhong) 審美”的表達。

  文創產(chan) 品正日益成為(wei) 新時代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載體(ti) ,推動實現文創點亮美好生活、文創賦能經濟社會(hui) 、文創講述中國故事。孫小榮認為(wei) ,未來,中國文旅也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輸出更多能夠展現中國文化獨特魅力的優(you) 質文化產(chan) 品,吸引更多的世界遊客來親(qin) 身體(ti) 驗和發現“美麗(li) 中國”,以文旅市場的互通互聯、合作與(yu) 交流,搭建起“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的情感紐帶和暢通渠道。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