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小四》:獻給高山生靈之作
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高凱)著名作家葉廣芩長篇兒(er) 童文學新作《熊貓小四》近日推出引發關(guan) 注,該作品為(wei) 讀者描繪了秦嶺深處一段人與(yu) 自然守護的美妙情緣。
據介紹,從(cong) 2000年2009年,作家葉廣芩曾在秦嶺腹地老縣城周至縣生活過9年。當時的老縣城裏隻有不到10戶人家,周圍都是繁茂的原始森林,屬於(yu) 國家自然保護區。9年間,作家跟隨野生動物保護人員在秦嶺的山水間考察探訪,親(qin) 身感受羚牛、金絲(si) 猴等國寶級動物與(yu) 人類的和諧共處,尤其是大熊貓與(yu) 當地的老百姓的親(qin) 密融洽。這些記憶雖然已過去20多年了,卻一直珍藏在葉廣芩內(nei) 心最深處,並最終令其萌發書(shu) 寫(xie) 秦嶺故事的念頭。
2022年10月底,這部生動展現人與(yu) 自然相互守護,書(shu) 寫(xie) 綠色中國、美麗(li) 中國的兒(er) 童文學作品正式出版。故事講述了秦嶺三廟村的小男孩汪汪,跟小夥(huo) 伴一起從(cong) 溪水邊救回一隻受傷(shang) 的熊貓幼崽,給它取名小四。在三廟村村民的傾(qing) 力救助和照顧下,在孩子們(men) 的傾(qing) 情陪伴中,小四健康快活地成長著,喝糊糊,跟花貓追逐嬉戲,跟黃狗稱兄道弟……成了人見人愛的大寵物。在書(shu) 中,讀者不僅(jin) 能真切感受到國寶大熊貓的可愛靈動、秦嶺動物的生機勃勃,還能領略到秦嶺高山峽穀的自然之美、秦嶺人豁達通透的精神氣質以及我國科研人員對秦嶺的默默奉獻。
在後記中,葉廣芩寫(xie) 道:“《熊貓小四》的故事來自三官廟村和老縣城村。那裏的山深得不能再深,故事的主角基本都有原型,我隻是在細節上做了些文學加工,使它們(men) 讀起來更連貫。”其中,作品中最讓人意難平的小周,葉廣芩回憶“他的名字叫曾周,是北京大學生物係學生。他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三官廟村來實習(xi) ,為(wei) 了跟蹤大熊貓,從(cong) 三星橋的崖頂跌落下去,一個(ge) 年輕的生命就此在深山定格,再沒能回到北京。他被安葬在三官廟村的山坡上,他的同學在周邊種了很多樹,立了碑,上邊刻著‘看見你我們(men) 更熱愛這片山林’。”
《熊貓小四》不僅(jin) 是一部呈現孩子與(yu) 熊貓之間動人故事的動物小說,更是一部講述淳樸明淨的大山人民對秦嶺生靈的守護與(yu) 關(guan) 愛、專(zhuan) 業(ye) 的科學團隊人員對秦嶺自然保護區做出的無私奉獻的生態小說。作品實寫(xie) 的是孩子和大熊貓的故事,故事背後隱含的是秦嶺人對一座山、一個(ge) 家園的守望,更是傳(chuan) 統文化中“以自然之道,養(yang) 萬(wan) 物之生”的中國智慧的傳(chuan) 承,是對新時代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觀念的鮮活體(ti) 現。守住綠水青山,是守住了美麗(li) 中國的根基,守護中華文化,是守住了民族複興(xing) 的根脈。
據悉,《熊貓小四》是葉廣芩“動物與(yu) 孩子”係列生態小說的第一部,未來,這個(ge) 書(shu) 係將以秦嶺的熊貓、老虎、金絲(si) 猴等多個(ge) 珍貴的、國寶級的野生動物為(wei) 主題,講述一段一段孩子和這些動物的故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