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青年在新征程上綻放絢麗之花
青年強,則國家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dang) 要把青年工作作為(wei) 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dang) 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dang) 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zhong) 的引路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青年工作的論述為(wei) 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科學係統的指導,為(wei) 引領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提供了根本遵循。
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
與(yu) 青年朋友知心,是高校思政工作實踐的重要途徑。《孟子·萬(wan) 章下》有言:“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知心作為(wei) 人與(yu) 人交往的高級層次,對於(yu) 高校思政工作者來說,就是要熟悉當代青年的思想特點和行為(wei) 特征,尊重和肯定青年天性,照顧青年特點,經常深入青年之中,聆聽廣大青年聲音。
高校思政工作者有著其他職業(ye) 所不具備的、能夠與(yu) 青年麵對麵交流的寶貴優(you) 勢,更應當從(cong) 與(yu) 青年的零距離接觸中,精準把握青年思想動態和價(jia) 值取向,更加係統地了解青年的行為(wei) 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傾(qing) 訴和聆聽的互動中,不斷感受青年對事物的認知看法,更加全麵地了解青年對自身學習(xi) 及生活境況的意見建議。特別是對一些現象的異議甚至是比較偏頗的批評,也要全麵兼聽,結合實際改之或勉之。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堅持回應好青年關(guan) 切,解答好青年之問,解決(jue) 好青年之思,和青年“心連心”“心貼心”,從(cong) 而使青年敢講話、講真話,願意與(yu) 老師結師友、交真心、訴真情,實現以師生相稱,以朋友相敬,以知心人相處。在這一過程中,高校思政工作者不僅(jin) 要注重與(yu) 學生的麵對麵交流,更要緊密結合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注重構建網絡思政育人體(ti) 係,為(wei) 青年打造一個(ge) 校本特色鮮明、符合青年品位、切合時代需要的網絡引領平台。要時刻發掘青年需求,不斷對接青年需求,用好網絡思政的人文屬性和教育張力,發揮網絡思政的巧勁,使青年對社會(hui) 、對時代的理解更加深刻、更有層次、更加立體(ti) 。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把思想工作真正做到青年心坎上,更好地幫助青年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明確自身的曆史責任和使命擔當,在時代發展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價(jia) 值。
做青年工作的熱心人
對青年工作熱心,是高校思政工作實踐的有力支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當代青年遇到了很多我們(men) 過去從(cong) 未遇到過的困難。壓力是青年成長的動力,而在青年成長的關(guan) 鍵處、要緊時拉一把、幫一下,則可能是青年頂過壓力、發展成才的重要支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真切話語既是對青年工作的具體(ti) 要求,也是對高校思政工作者進行的細致指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每到青年的節日,無論多忙,總要到青年中間同大家親(qin) 切交流,聽取青年心聲,感受青春脈動,他在青年工作方麵的實踐,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學習(xi) 的榜樣和典範。因此,要做好青年工作,高校思政工作者就必須以真情關(guan) 心青年,以行動關(guan) 愛青年。尤其青年時期正是一個(ge) 人的人生道路和奮鬥征程的起步期,在學習(xi) 、工作、生活方麵比較容易遇到各種困難和苦惱,所以必須關(guan) 注青年的切身利益和現實困難,顧及青年所思、所憂、所盼,具體(ti) 來說就是要不斷滿足青年群體(ti) 所麵臨(lin) 的學涯規劃、就業(ye) 創業(ye) 、情感心理等方麵的現實需要。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以賦能為(wei) 要領,如在學涯規劃方麵,要以提升青年學習(xi) 能力為(wei) 要,引導青年將“立誌”和“行動”有機結合,躬行踐履,腳踏實地,幫助學生持續養(yang) 成良好的學習(xi) 習(xi) 慣;在就業(ye) 創業(ye) 方麵,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將專(zhuan) 業(ye) 教育、社會(hui) 實踐和生涯規劃充分結合,以青年就業(ye) 創業(ye) 意願為(wei) 導向,為(wei) 青年打造一流的生涯規劃工作室,大力聘請社會(hui) 優(you) 秀人才和校內(nei) 的班導師、輔導員等擔任生涯規劃課程導師,結合持續拓展的專(zhuan) 業(ye) 知識,跟緊始終變化的就業(ye) 創業(ye) 形勢,有針對性地開展“一對一”輔導和團體(ti) 輔導相結合的精準指導;在情感心理方麵,對情感教育和心理疏導等工作既要能夠保證師生間親(qin) 切有效的幫扶指導,又要充分發揮青年朋輩間的互助功能,以提升青年對情感和心理問題的解決(jue) 能力和決(jue) 策能力為(wei) 切口,幫助青年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jia) 值觀。
總之,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須要以對青年工作的熱心,點燃青年奮鬥的激情;以青年奮鬥的激情,共築一個(ge) 溫暖有愛的青年成長環境。
做青年群眾(zhong) 的引路人
為(wei) 青年群眾(zhong) 引路,是高校思政工作實踐的主要目的。2022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為(wei) 誰培養(yang) 人、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做好引路人就是要堅持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深入推進黨(dang) 的創新理論在青年群體(ti) 中入腦入心,從(cong) 而引領青年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在青春賽道上奮勇爭(zheng) 先。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用黨(dang) 的新時代人才觀指導青年健康成長成才,要引導廣大青年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wei) 中踐行初心使命,使青年一代發自內(nei) 心地愛黨(dang) 、愛國、愛社會(hui) 主義(yi) ,以此培養(yang) 出具有創新精神、德才兼備,符合黨(dang) 和國家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一方麵,高校要堅持知識傳(chuan) 授與(yu) 價(jia) 值引領相統一,全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思政課教師要為(wei) 青年上好這一關(guan) 鍵課程,其他專(zhuan) 業(ye) 課教師要注重在自己的課堂中充分融入和提煉思政元素,將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hui) 大課堂,使各類課程與(yu) 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另一方麵,要在日常教育中加強思想引領,輔導員、班導師、其他行政人員等教師群體(ti) 要精準把握廣大青年生發展航向,科學設定和完善第二課堂成績單指標,在豐(feng) 富的實踐課程和活動中深化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鑄魂育人的責任擔當,融匯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和青年學生身心發展維度,培育當代青年的人民情懷、家國情懷、奮鬥情懷。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寄語青年:“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青年的殷切希望,引領廣大青年把個(ge) 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e) 中,爭(zheng) 做堪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守正創新,矢誌團結奮鬥,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上綻放絢麗(li) 之花。
(作者係長春理工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副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