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自強與中華美學精神”學術論壇舉行
光明日報訊(記者牛夢笛 通訊員李怡霖)不久前,中國文藝評論(北京師範大學)基地揭牌儀(yi) 式暨“文化自信自強與(yu) 中華美學精神”學術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舉(ju) 行。
論壇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圍繞中華美學精神相關(guan) 的多個(ge) 議題分享經驗、獻言獻策,展開了深入研討。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兼秘書(shu) 長、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表示:“要充分發掘中華美學精神的實踐內(nei) 涵,推動當代中國的藝術實踐;著力創新中華美學精神的互鑒發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自信自強走向世界。”
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黃會(hui) 林從(cong) 當代電影藝術切入,溯源電影中的中華傳(chuan) 統美學精神。她深刻反思影視作品在產(chan) 業(ye) 化、市場化中間出現的一些迷失,她認為(wei)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發展新技術,開拓新領域的同時,也應該從(cong) 傳(chuan) 統美學當中汲取靈感,體(ti) 現豐(feng) 富的古典意蘊和鮮活的民族色彩”。
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wei) 認為(wei) ,媒介對於(yu) 傳(chuan) 播中華美學精神的重要意義(yi) 不言而喻。在他看來:“要利用新興(xing) 媒介,促進中華美學精神與(yu) 當代審美感受的融會(hui) 貫通。一方麵,讓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成為(wei) 當代人文價(jia) 值的源頭活水;另一方麵,讓全新藝術形態大幅度提升受眾(zhong) 的審美體(ti) 驗。”
論壇的最後,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yu) 傳(chuan) 媒學院院長、中國文藝評論(北京師範大學)基地主任肖向榮表示,此次論壇的成功舉(ju) 辦是中國文藝評論(北京師範大學)基地建設邁出的堅實第一步,標誌著基地建設的良好開端。今後,基地將力圖打造專(zhuan) 家學者的“會(hui) 客廳”、後備人才的“蓄水池”、文藝事業(ye) 的“加油站”,為(wei) 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提供堅實的學術支撐、信息支撐和人才支撐,為(wei) 建強新時代文藝評論陣地、繁榮新時代文藝事業(ye) 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