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傳統文化實現青年化的三個前置條件
青年文化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雙向奔赴”有三個(ge) 重要的前置條件:專(zhuan) 業(ye) 化、敬意和誠意、當代性。
——————————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和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與(yu) 精華所在,青年文化則是由青年自主創造並受青年人喜愛的一種文化類型。近幾年來,中央電視台與(yu) 故宮、上海博物館等多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河南衛視以及B站(嗶哩嗶哩網站)等機構,都推出了一批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青年化闡釋見長的現象級產(chan) 品。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6日,中國青年報社更是在全媒體(ti) 平台推出“陪你慢慢變好·迎春到”跨年聯播,12天,13場直播,觀看量5000萬(wan) 餘(yu) 次,碎片化傳(chuan) 播及話題閱讀量等全網總曝光量超13億(yi) 。這些創新案例,無疑為(wei) “兩(liang) 個(ge) 結合”的年輕化、當代化、時尚化積累了鮮活經驗。
傳(chuan) 統與(yu) 新潮:文化的一體(ti) 兩(liang) 麵
青年文化往往具有探索性,追求個(ge) 性化,呈現出暫時性、變化性和另類性,比如一度深受追捧的“盲盒文化”“潮鞋文化”等。傳(chuan) 統文化則雋永但冷峻,似乎拒人於(yu) 千裏之外。不過,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文化之所以能曆經滄桑而不衰,恰在於(yu) 其本身在曆史長河中不斷迭代更新,不斷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文化的核心是意義(yi) 的創造、交往、理解和解釋,傳(chuan) 統文化要傳(chuan) 承下來,必須獲得當代性的意義(yi) ,必須貼近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必須獲得青年一代的認同和傳(chuan) 播。有著六百多年曆史的昆曲要擺脫深鎖在博物館庫房的命運,就需要青春版《牡丹亭》在劇本、演員、舞美和整體(ti) 風格等方麵的創新,就需要“園林版”《牡丹亭》借用聲光電和真實場景交集後進行沉浸式演繹。《國家寶藏》等係列綜藝節目,用VR、高清影像等新媒介技術還原曆史場景,再娓娓道來這些精美的傳(chuan) 統器物的前世今生。這類不斷創新的表達形式,既是當代的,也是青年的,不僅(jin) 褪去了傳(chuan) 統文化的塵埃和暮氣,而且使其魅力再度煥新。
青年文化靈動多變,需要從(cong) 各種文化資源池中汲取養(yang) 分來生成和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恰能非常有效地增加青年文化的寬度和厚度。近年來,諸多青年文化產(chan) 品通過拚貼、挪用、重構、再生等方式不斷向傳(chuan) 統文化借用素材、人物、手法和意義(yi) ,構築出獨特的文化風景,比如B站UP主(上傳(chuan) 者)“渾元Rysn”用嗩呐演繹二次元歌曲,“鍾也棠”在脫口秀、Rap(說唱)中融入古人的故事和形象等,都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傳(chuan) 統文化青春化的審美趣味。
傳(chuan) 統的,可以是新潮的;新潮的,也可以是傳(chuan) 統的。這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青年文化兩(liang) 者傳(chuan) 承和發展的內(nei) 在需要驅動的。
傳(chuan) 統文化“新潮化”的前置條件
青年文化和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雙向奔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通過對B站獲得高點讚、高評價(jia) 的作品的分析,我們(men) 發現有三個(ge) 重要的前置條件:專(zhuan) 業(ye) 化、敬意和誠意、當代性。
文化符號的借鑒相對容易,文化精神的演繹則需要專(zhuan) 業(ye) 素質過硬、文化領悟能力較強、想象力豐(feng) 富且跨界,又熟諳當代創新傳(chuan) 播方式的創作者來完成。這種專(zhuan) 業(ye) 性在複興(xing) 民族樂(le) 器、古風舞蹈、地方戲曲等傳(chuan) 統文化領域尤為(wei) 重要。比如,UP主“碰碰彭碰彭”畢業(ye) 於(yu) 武漢音樂(le) 學院,在法國深造四年,經常身著漢服在法國街頭用古箏彈奏中外名曲和流行音樂(le) ,因此收獲許多粉絲(si) ;B站《上元千燈會(hui) 》的評分高達9.9分,其背後是中央民族樂(le) 團駐團作曲家、國家一級演員、導演等專(zhuan) 業(ye) 人士共同努力的結果。
在媒介內(nei) 容日趨娛樂(le) 化、過於(yu) 盲目追求社會(hui) 熱點和屈從(cong) 平台流量邏輯的當下,許多青年創作者以工匠般的敬業(ye) 、專(zhuan) 注、熱愛的精神致敬傳(chuan) 統文化就更顯可貴了。比如,手工類UP主“才疏學淺的才淺”花20萬(wan) 元在15天裏用500克黃金敲打數萬(wan) 錘,純手工複刻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半張臉”黃金麵具。很多這類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的視頻作品都需要耗費巨大的時間、精力和財力,盡管創作者們(men) 的更新頻率並不高,但每一條視頻一旦上傳(chuan) 後就都獲得了極高的點讚、投幣和收藏數量,在B站必看榜單上“青史留名”。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既要符合新時代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的精神要義(yi) ,也要與(yu) 當代新技術“接合”而獲得新生。《繁華唱遍》是B站2019年拜年祭晚會(hui) 上由虛擬歌姬樂(le) 正綾演繹的一支古風MV,其二次元+古風的視頻畫麵、虛擬人聲詮釋的昆曲唱腔,給B站的年輕受眾(zhong) 帶來了全新視聽享受,也令公眾(zhong) 為(wei)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而深深折服。B站的彈幕創造了互動式觀看體(ti) 驗,“願你唱遍梨園繁華,回首依舊笑靨如花”不斷刷屏,引發青年群體(ti) 對於(yu) 複興(xing) 傳(chuan) 統戲曲的熱情與(yu) 共鳴。音樂(le) 合成技術、視頻畫麵設計、媒介互動技術等當代審美和技術的發展,都讓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青年文化與(yu) 傳(chuan) 統文化“接合”的內(nei) 驅力
隨著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日漸複興(xing) ,春節、元宵、中秋等特定節日的儀(yi) 式感越來越強,傳(chuan) 統文化的豐(feng) 富內(nei) 涵日益得到多樣化、青年化闡釋。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青年文化再生產(chan) 的優(you) 質資源池,但需要將深厚的、抽象的、專(zhuan) 業(ye) 的內(nei) 容進行重新編碼和轉譯,以青年更容易理解、接受和共情的形式與(yu) 內(nei) 容,傳(chuan) 播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精髓。像河南衛視2021年春晚和“奇妙遊係列”,將5G、AR技術構建的虛擬場景與(yu) 現實舞台相融,將曆史文化以前衛、時尚的方法呈現出來,契合了青年人的新潮文化,又激勵了青年的文化自信和對傳(chuan) 統文化的熱愛。
其他諸如共青團中央發起的“中國華服日”活動等成功個(ge) 案,不僅(jin) 打開了公眾(zhong) 觀看傳(chuan) 統文化的新視野,讓我們(men) 觸摸到了中華民族文化複興(xing) 和文化自信推動下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也讓我們(men) 對青年文化不拘一格創新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的活力、魅力刮目相看,傳(chuan) 統文化與(yu) 青年文化的“雙向奔赴”正迸發著澎湃動力。
(作者井常燦係蘇州大學傳(chuan) 媒學院碩士研究生;馬中紅係蘇州大學新媒介與(yu) 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傳(chuan) 媒學院教授)
井常燦 馬中紅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