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南越國時期文字文物特展在廣州開幕

發布時間:2023-01-11 15:1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1月11日電 (程景偉(wei) 徐瑩)“字裏春秋——南越國時期文字文物特展”11日在位於(yu) 廣州的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開幕,展出文物240件(套),其中帶字文物140件(套),南越木簡更是自出土以來的首次公開展出。

  本次展覽設有“帝國南隅”“宅茲(zi) 番禺”“煙火人間”“書(shu) 同華夏”四個(ge) 部分,從(cong) 南越國製度、都城營建、生產(chan) 生活、華夏一統等各個(ge) 方麵,講述文字文物中反映的兩(liang) 千多年前的南越國史。

  展覽主要展示南越國宮署遺址及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帶字文物,兼有嶺南地區同時期的相關(guan) 發現。其載體(ti) 有青銅器、陶器、漆器、木簡等,書(shu) 寫(xie) 方式有印、戳、刻劃、墨書(shu) 等,文字內(nei) 容涵蓋地名、紀年、宮室名稱、官職人名、刑律稅法、農(nong) 耕養(yang) 殖、祭禮戰事等,屬於(yu) 當時人記當時事。

  以此次展出的南越文王墓出土“長樂(le) 宮器”陶甕為(wei) 例,當時人習(xi) 慣在器物上戳印宮室名稱,以示其所屬。曆史文獻記載,“長樂(le) 宮”為(wei) 漢長安城內(nei) 的宮殿建築,但這件陶甕為(wei) 南越文化特有器型,其紋飾也體(ti) 現出顯著的南方風格,應為(wei) 本地燒造。故此“長樂(le) 宮”應是南越國自建的宮殿,反映了南越國效仿中原王朝進行宮室營建和命名。

  本次展覽精選30件南越木簡展出,有記錄宮中禦苑種植棗樹之事,也有記錄稅收、刑罰、戰事等事,內(nei) 容相當豐(feng) 富,可窺見當時王宮禦苑中的曆史細節。其中有一件木簡的簡文“張成故公主誕舍人廿六年七月屬將常使□□□蕃禺人”。通過此簡的“廿六年”,能判斷其記錄之事發生在南越國第一任君主趙佗在位二十六年。簡文中的“公主誕”,應為(wei) 趙佗之女趙誕,這在《史記》《漢書(shu) 》等傳(chuan) 世文獻中未見記載,補充了曆史文獻對嶺南地區記錄的不足,對了解南越王室成員及其屬官、權力地位等情況具有重要意義(yi) 。

  據南越王博物院有關(guan) 專(zhuan) 家介紹,2004年,考古人員在南越國曲流石渠遺跡西北處的一口滲水井內(nei) ,清理出一批南越國木簡。從(cong) 1995年南越國宮署遺址發掘開始,至此將近十年,都未見任何竹、木簡牘,這批南越木簡顯得尤其珍貴。經過清理,木簡共計百餘(yu) 枚,字數逾千個(ge) 。

  據考證,木簡是目前南越國最早的出土文獻,被譽為(wei) “嶺南第一簡”。(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