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

發布時間:2023-01-11 15:16:00來源: 人民日報

  強國必先強農(nong) ,農(nong) 強方能國強(人民觀點)

  ——鉚足幹勁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①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是黨(dang) 中央著眼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鉚足幹勁,抓好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重心的“三農(nong) ”各項工作。本版今起推出係列評論,與(yu) 廣大讀者一道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三農(nong) ”工作的決(jue) 策部署,為(wei)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凝心聚力。

  ——編 者

  “三農(nong) ”向好,全局主動。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守好“三農(nong) ”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

  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塔爾鎮上舊莊村的大棚裏,村民們(men) 正在打包裝運剛摘下來的草莓;走進遼寧省鐵嶺縣蔡牛張莊玉米新品種推廣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大院中,堆成小山的玉米在陽光照射下分外耀眼;安徽省太和縣舊縣鎮張槐村農(nong) 田裏,冬小麥發芽吐綠、長勢喜人……冬日時節,廣袤鄉(xiang) 村湧動發展希望,億(yi) 萬(wan) 農(nong) 民信心滿懷。

  農(nong) 為(wei) 邦本,本固邦寧;務農(nong) 重本,國之大綱。強調“農(nong) 業(ye) 強國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國家安全基礎,都離不開農(nong) 業(ye) 發展”,闡明“沒有農(nong) 業(ye) 強國就沒有整個(ge) 現代化強國;沒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就是不全麵的”,指出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要“立足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農(nong) 耕文明的曆史底蘊、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要求”……在前不久舉(ju) 行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著眼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全局大局,係統闡釋了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係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wei)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三農(nong) ”工作明確了目標任務、戰略重點和主攻方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強國必先強農(nong) ,農(nong) 強方能國強。”回溯既往,中華民族曆來重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縱觀世界強國發展史,一個(ge) 國家要真正強大,必須有強大農(nong) 業(ye) 作支撐。走進果園,向果農(nong) 了解當年蘋果收成,同老鄉(xiang) 們(men) 親(qin) 切交流;在村蘋果洗選車間,聽取當地蘋果產(chan) 業(ye) 發展情況,並察看分揀裝箱生產(chan) 線……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國內(nei) 考察來到陝西延安,看看老鄉(xiang) 們(men) 脫貧後生活怎麽(me) 樣,還有什麽(me) 困難,鄉(xiang) 村振興(xing) 怎麽(me) 搞。親(qin) 切的話語、殷切的囑托,傳(chuan) 遞出重農(nong) 強農(nong) 的強烈信號。早在201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在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中國要強,農(nong) 業(ye) 必須強;中國要美,農(nong) 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nong) 民必須富。”我們(men) 必須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重中之重,始終把“三農(nong) ”工作牢牢抓住、緊緊抓好。

  一滴滴汗水,一季季豐(feng) 收。促進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我國糧食產(chan) 量連續8年站穩1.3萬(wan) 億(yi) 斤台階,農(nong) 業(ye) 發展日益由數量增長為(wei) 主向數量質量並重轉變、由依賴資源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由粗放型經營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轉變;促進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我國農(nong) 村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自然村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基本實現村村通電、通硬化路、通客車、通光纖和4G網絡,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在各地呈現;促進農(nong) 民富裕富足,2021年我國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931元,相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2年的2.88∶1縮小至2021年的2.50∶1……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對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擁有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來說,“三農(nong) ”向好,全局主動。從(cong)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守好“三農(nong) ”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應當清醒認識到,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曆史任務,將伴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過程。當前,我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麵臨(lin) 的難題和挑戰還很多,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放鬆“三農(nong) ”工作,要堅持用大曆史觀來看待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問題,矢誌為(wei) 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而不懈奮鬥。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意味著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的創新、農(nong) 業(ye) 發展進程的提速,需要付出艱苦努力,集聚眾(zhong) 智眾(zhong) 力。站立在96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yang) 分,我們(men) 不能簡單照搬國外現代化農(nong) 業(ye) 強國模式,而是要體(ti) 現中國特色,立足我國國情,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飯碗,依托雙層經營體(ti) 製發展農(nong) 業(ye) ,發展生態低碳農(nong) 業(ye) ,賡續農(nong) 耕文明,紮實推進共同富裕。農(nong) 業(ye) 強國,是拚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方此之際,尤應錨定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目標,科學謀劃和推進“三農(nong) ”工作,加強頂層設計;循序漸進、穩紮穩打,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因地製宜、注重實效,解決(jue)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最迫切、農(nong) 民反映最強烈的實際問題。

  電視政論片《新時代中國人權》講述了曾是“中國最貧困的角落”之一的四川大涼山的故事。搬新家、興(xing) 產(chan) 業(ye) 、強基建、抓教育……昔日貧瘠的土地煥發新的生機,成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麵貌持續改善的縮影。新征程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萬(wan) 眾(zhong) 一心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就一定能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強有力支撐。(人民日報評論部)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