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創新是第一動力

發布時間:2023-01-13 16:43:00來源: 人民日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握發展的時與(yu) 勢,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重大挑戰,提高發展的安全性,都需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隻有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才能推動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塑造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為(wei) 此,要讓創新貫穿黨(dang) 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全麵創新真正成為(wei) 加快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強大動力。

  創新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是推動人類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力量。世界經濟發展史表明,一個(ge) 國家率先成為(wei) 世界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就能快速實現現代化,躋身於(yu) 世界強國之林。而一些傳(chuan) 統強國衰落,與(yu) 其失去或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密切相關(guan) 。本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突飛猛進,全球經濟結構正在重塑,各主要國家紛紛把科技創新作為(wei) 國際戰略博弈的主戰場。在激烈的國際競爭(zheng) 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完善科技創新體(ti) 係、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具體(ti) 部署,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對曆史發展規律和當今國際競爭(zheng) 形勢的深刻把握,展現了我們(men) 黨(dang) 贏得優(you) 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的信心和決(jue) 心。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創新,全麵推進創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wei) 核心的全麵創新等,提出了一係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我國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科技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全社會(hui) 創新創造的動力和活力充分釋放。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位列第十一位,較2012年上升23位,實現連續10年穩步提升。中國已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

  然而,我們(men) 也要清醒認識到,關(guan) 鍵核心技術存在短板、產(chan) 品附加值偏低、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不足等問題仍然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製約因素。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迫切需要發揮創新激勵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wei) 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依靠創新加速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持續向全球價(jia) 值鏈中高端攀升。

  創新是多方麵的,包括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既要重視科技創新,也要重視與(yu) 生產(chan) 關(guan) 係有關(guan) 的製度創新,還要重視理論創新、文化創新等,全麵發揮創新的第一動力作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黨(dang) 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體(ti) 製”。要進一步將黨(dang) 的領導落實到創新發展的製度安排、能力建設等各方麵各環節,不斷健全新型舉(ju) 國體(ti) 製。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堅持科技創新和製度創新“雙輪驅動”,著力解決(jue) 誰來創新、如何激發創新動力等問題。完善科研經費管理、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評價(jia) 等方麵的體(ti) 製機製,不斷優(you) 化創新人才發展環境,提升創新人才服務水平。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更好把科技力量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

  自主創新是我們(men) 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是艱苦複雜的創造性勞動。要增強創新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發揚敢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勝利的精神,增強自主創新的誌氣和骨氣。要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麵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敢於(yu) 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努力突破“卡脖子”關(guan) 鍵核心技術,著力解決(jue) 一批影響和製約國家發展全局和長遠利益的重大科技問題,更多實現原始性引領性創新,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