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站建起黨支部 “陶然小哥”成基層治理“新夥伴”
在北京市西城區陶然亭街道快遞分揀中心,40平方米的黨(dang) 員活動室總是在每月22日最熱鬧。“不同快遞公司的小哥會(hui) 不時在黨(dang) 員活動室裏交流,聊聊各自遇到的困難,一起探討解決(jue) 方案,還會(hui) 定期學習(xi) 黨(dang) 史知識、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順豐(feng) 速運快遞小哥劉闊說。
這個(ge) 建在快遞站點裏的黨(dang) 支部不僅(jin) 為(wei) 快遞小哥排憂解難,也讓快遞小哥走出快遞站,真正成為(wei) 城市基層治理的貢獻者。
“我們(men) 有了共同的家”
“陶然亭站點服務區域較大,服務區域類型也比較複雜,區域內(nei) 多是胡同、老舊小區,收派件難度相對較大。”順豐(feng) 速運陶然亭分部經理李洋說,由於(yu) 場地局限,貨物中轉效率一直很低,派送時效受到影響,客戶的滿意度也較低,業(ye) 務量一直無明顯提升。
2021年年初,李洋調任到順豐(feng) 速運陶然亭分部,此時這裏約有160名員工、近160輛電動三輪車、20多輛貨車,在不到600平方米的中轉空間裏,站點日均中轉貨量近3萬(wan) 多單。人多、車多、經常占用公共資源,還有卸貨噪音,這些給周邊居民帶來不便,不少居民投訴到市長熱線,單日最高紀錄是8起。李洋曾嚐試走訪周邊的居民,記錄居民反饋的問題,甚至在過節時送些禮品,但並沒有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問題。
2021年7月8日,北京市西城區陶然亭街道工委書(shu) 記史鋒召集轄區內(nei) 順豐(feng) 、京東(dong) 、德邦、韻達等快遞企業(ye) 的黨(dang) 員,詢問目前經營存在的困難、小哥的工作環境及衣食住行的情況。“通過這次座談,我們(men) 感受到了黨(dang) 和政府對我們(men) 的關(guan) 注。”李洋說,座談結束後街道書(shu) 記現場建立了溝通微信群,並且跟大家互留了聯係方式。
一個(ge) 月後,麵積1500平方米的快遞分揀中心建成,順豐(feng) 快遞的小哥們(men) 有了新的中轉場地,這裏還配備了安全的充電設施、寬裕的停車場地,徹底解決(jue) 了快遞小哥停車難、充電難、占道經營的問題。
2021年8月2日,陶然亭地區快遞行業(ye) 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成立了,站點負責人任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將優(you) 秀快遞小哥發展為(wei) 黨(dang) 員,把業(ye) 務骨幹培養(yang) 成優(you) 秀黨(dang) 員,把優(you) 秀黨(dang) 員培養(yang) 成業(ye) 務骨幹,以黨(dang) 組織引導誠信自律、規範有序經營。
“黨(dang) 支部的成立使我們(men) 黨(dang) 員小哥有了共同的家,黨(dang) 支部內(nei) 的黨(dang) 旗讓我回想起入黨(dang) 誓言。”李洋說,“黨(dang) 支部也是我們(men) 共同溝通學習(xi) 的重要場所,街道還給我們(men) 配備了專(zhuan) 屬的黨(dang) 建管家,在支部內(nei) 我們(men) 強化了‘紅牆意識’,以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作為(wei) 價(jia) 值追求。”
陶然亭街道黨(dang) 群工作辦公室科長張辰說,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成立以來,這個(ge) 分揀中心營業(ye) 收入明顯提升,派單量由2021年的4萬(wan) 單增至7萬(wan) 單,營業(ye) 額由2021年的不足1億(yi) 元增至2.5億(yi) 元;員工隊伍穩定並快速壯大,快遞小哥由160名增至1000名;服務滿意率高達98%。順豐(feng) 速運陶然亭分部成為(wei) 順豐(feng) 北京分公司標杆分部,獲評“北京市工人先鋒號”。黨(dang) 在新興(xing) 領域的凝聚力、號召力、影響力不斷增強。
陶然亭街道還為(wei) 快遞小哥成立了11處蜂巢驛站,“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能飲水、累可歇腳、傷(shang) 可急救”。此外,街道還整合了工青婦、人社、教育、衛健、司法等部門的政策資源,借助黨(dang) 群服務中心等平台,幫助解決(jue) 快遞小哥婚戀交友、技能培訓、社會(hui) 保險、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看病就醫、法律援助等實際困難。
“多為(wei) 大家服務”
漸漸地,快遞小哥也變成了陶然亭街道居民的“好鄰居”,基層治理的“新夥(huo) 伴”,被稱為(wei) “最熟悉的陌生人”。
給各家各戶送快遞時,劉闊習(xi) 慣多問一句、多看一眼:如果客戶家裏有孩子在上網課,就盡量不敲門,以電話或微信告知;遇到不便下樓的老人,就順手把門口的垃圾帶走。有一次,劉闊到了客戶家門口卻一直沒人開門,等了許久後他了解到這家客戶腿腳不方便。此後,他便記下了這戶人家,以後再上樓前會(hui) 先給對方打個(ge) 電話。“因為(wei) 他動作非常慢,如果你上去就敲門,他可能會(hui) 著急。”
業(ye) 績考核中,不善言辭的劉闊一年的客戶投訴為(wei) 零。新人遇到問題時常會(hui) 向他電話求助,他覺得多問是好事,不問才麻煩:“我是黨(dang) 員,就應該多為(wei) 大家服務。”
李洋的另一個(ge) 身份是北京市西城區青聯委員,在他看來,快遞行業(ye) 的年輕人立足於(yu) 本職工作,要發揮社會(hui) 接觸麵廣、工作機動性強的優(you) 勢,做街道社區治理的“民情前哨”“流動探頭”“公益使者”,以誌願服務、線索直報等方式貢獻力量。
有的快遞小哥送件時看到老太太迷路,就會(hui) 把她送回家;有的發現路上掉了一個(ge) 錢包,主動電話聯係失主;有的送貨時發現收件人是孤寡老人,主動幫他們(men) 送貨、買(mai) 菜、洗衣服……如今,“陶然小哥”已經成為(wei) 品牌。陶然亭街道還引導快遞員組建平安誌願服務隊伍,並聯合陶然亭派出所建立“陶然小哥”群防群治工作機製,共有130餘(yu) 名快遞小哥收集社情民意,及時發現治安隱患,與(yu) 社區民警開展“點對點”信息交流。
小哥們(men) 的快遞車上還配備了微型滅火器,發現火情可以隨時參與(yu) 救援。他們(men) 還化身“文明使者”、開展“順手公益”,在快遞車上粘貼海報,宣傳(chuan) 光盤行動、文明養(yang) 犬、禮讓斑馬線等文明行為(wei) 。他們(men) 擔任“文明創建質檢員”,加入社區治理聯動微信群,隨時隨地拍照上傳(chuan) 不文明現象。“通過黨(dang) 建引領,實現了快遞企業(ye) 與(yu) 監管部門關(guan) 係的新轉變,變治理對象為(wei) 治理力量。”陶然亭街道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行業(ye) 自信出現了”
李洋坦言,一段時間以來,送快遞被視為(wei) “苦力活兒(er) ”,是個(ge) 看起來不那麽(me) “有麵兒(er) ”的工作,盡管大部分快遞員的工資已達到白領水平,但行業(ye) 的推薦度很低。但2019年出現轉折,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閱兵活動中,一線快遞小哥的身影出現在“美好生活”方陣中,那是快遞小哥作為(wei) 新興(xing) 青年群體(ti) 的一次高調亮相。“行業(ye) 自信出現了。”李洋發現,從(cong) 那以後許多快遞小哥跟客戶溝通時更加主動熱情,這個(ge) 職業(ye) 的社會(hui) 認可度顯著提升。
平日裏,劉闊早上六七點開始上班,晚上八九點下班,中午給自己留出半小時的吃飯時間。但在2022年12月中旬,很多快遞小哥“中招”新冠病毒,運力減少,貨量卻沒減,劉闊主動承擔起滿負荷派送的責任,忙起來連吃午飯的時間也擠不出。“啥也不想了,就想趕緊把這些貨送出去。”他說。
劉闊不隻是一名快遞小哥,北京疫情嚴(yan) 重時,他是在核酸檢測點做登記的誌願者;社區宣傳(chuan) 垃圾分類時,他站在垃圾桶旁當引導員。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上,五星紅旗在176位來自全國各行各業(ye) 及56個(ge) 民族的代表手裏傳(chuan) 遞,劉闊就是其中的快遞小哥代表。
臨(lin) 近年關(guan) ,北京琉璃廠東(dong) 街一些書(shu) 畫店的先生們(men) 寫(xie) 起了福字和春聯,有店主專(zhuan) 門給劉闊選了兩(liang) 條寬大的紅紙,寫(xie) 上“千祥雲(yun) 集家聲振,百福年增世業(ye) 長”。劉闊說,等過年回家,要把這幅春聯貼在河北老家的大門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